王正坤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支撑,包括校舍建筑、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有形文化,还包括校风、学风、教风等无形文化。笔者以为,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五性”。
积淀性。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积淀和文化积累。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挖掘本校的历史积累和精神积淀,并仔细分析、筛选、提炼出最响亮的文字,作为校园文化之魂。
夷陵区下堡坪乡赵勉河小学有74年办学历史,所在地既是明代著名户部尚书赵勉的家乡,也是革命老区。学校通过深入挖掘,整理、提炼出以“正身、正心、正行”为主题的“正文化”。以此为魂,学校大力弘扬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正气”之风;着力锻造师德高尚、敬业爱生的“正德”教师群体;努力培养品行高尚、学做真人的“正直”学生。
课程性。再好的校园文化,如果不能体现在师生的行为中,都形同虚设。课程是让校园文化融入师生行为的支撑点。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夷陵区实验初中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中华传统文化读本》,用课程指导德育教育和礼仪教育,并辅以“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创建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等活动。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的言行举止及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经过多年积淀,“弘扬传统文化”成为学校的文化特色。
规划性。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对建校历史不长的学校提出了挑战。这样的学校要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需要用战略的眼光,做长远的规划,而不能头脑发热,想当然地创建特色。
例如,夷陵区很多寄宿制学校都在开展寝室文化建设,学校让学生给自己的寝室命名,在床头、墙壁上张贴自己的画作。学生自己动手布置的寝室非常漂亮、温馨,这是否就形成了寝室文化呢?没有。这还只是刚刚起步。鄢家河小学认真规划,通过动员、定名、推介、评比四个阶段加强寝室文化建设。评比作为最重要的环节,每学期举行一次,每次活动都邀请所有师生参与,评比后颁发证书,给予奖励。又如,鸦鹊岭初中统筹规划“和雅”文化。学校不仅有挂图、文化墙、长廊、校本课程等,还按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对每个年级的学习内容、活动等做出科学安排。这样统筹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校园文化就慢慢地形成了。
独特性。校园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在与当地自然景观、风俗习惯、文化底蕴、人们的行为活动等的融合。
打莲响这种寓娱乐、健身、欣赏于一体的文艺形式,曾经深受当地人们喜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渐渐淡忘了。夷陵区雾渡河初中充分挖掘,让打莲响成为该校靓丽的风景。三斗坪镇中心小学位于三峡坝区、黄牛岩下、峡江之滨,壮丽的山水哺育了峡江人民。学校挖掘当地古今历史名人的轶闻趣事、诗词歌赋,以及历史的发展变迁等,将“峡江文化”浓缩于校园,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色。
全员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智慧,让他们共同参与,这样形成的校园文化才有生命力。
赵勉河小学为了提炼校园文化关键词,首先动员全校师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然后结合学校的改革实践和办学方向,向师生征集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在此基础上初步提炼出教风、学风等文化内涵后,学校公示結果,组织教师释义答疑,然后投票确定关键词。
只有发挥了师生集体智慧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不半途而废,人换事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