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平
经过多年探索,秭归县职业教育中心总结出了“三个体系”的专业建设策略。
专业建设应构建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
优化专业结构。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市场需求、学生实际、培养目标等,把专业分为八类:计算机应用、机械加工技术、电子技术应用、制冷和空调设备、旅游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皮革制品造型设计、物业管理。
学校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积极研发校本教材,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充实服务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学校还积极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优质的生产实习资源实现学校职业教育的最优化。比如,学校以屈原祠旅游为契机,积极开发屈原文化,把其纳入旅游服务专业进行教学。
优化专业课程。当前,不少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表现为“两多一高”(课程多、内容多、要求高)。课程多,动辄二三十门课,学生“望书兴叹”,心有余而力不足。内容多,专业内容过度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致使内容过多过繁,难教难学,且不能学以致用。要求高,专业要求超出学情,脱离实际,学生读不懂、听不懂。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学校以创新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教材、教学模式、学法指导的全面升级,为打造“有效课堂”奠定了坚实基础。
整合专业,把书包变小。学校
推行“大专业”制,将多门相近、相邻的学科整合成一门学科,实现专业内容模块化管理。整合前全校15个专业方向,共193门课程,其中每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达12门之多,公共基础课程达13门之多。整合后,全校8个专业方向,共121门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每个专业方向减少到6门,专业课程减少到7门。
精选内容,把教材变薄。学校依照国家培养目标,结合行情、校情、学情,按照“教得了、学得会、用得着”的原则,采用“归、并、删、降、加”的办法,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归”是将多门学科涉及到的同一知识划归到某一学科,解决因重复而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并”是选一门课程作为主导学科,将其他相近、相邻的学科整合成一门学科,解决课程过多的问题;“删”是删除一些理论过多过深、要求过高又不实用的内容,解决课程无效的问题;“降”是降低标高和难度,专业课紧紧围绕基本常识、基本原理、基本流程、基本规范等要求进行,素养课紧紧围绕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发展能力等进行;“减”是停开一些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对学生终身发展作用不大的课程,减少课程总量;“加”是适当增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专业建设应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体系
招生难致使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无门槛,过程无管控,毕业无标准,教学评价形同虚设。这种有教无评、有学无考、教师无责任、学生无负担的状况,使很多学校陷入了“招不进来、走不出去”的恶性循环。为破解这个难题,学校秉承“让每一个学生获得进步”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行以网络化、社会化、差异化为主要内容的评价体系改革,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职业教育学业成绩评价体系。
评价方式,多维一体。一是坚持笔考、机考、操作、模拟四维一体,改变了以前“笔考为上,一考定音”的评价方式。二是坚持技能考证、技能竞赛、技能高考、技能考核的有机融合,推行成绩互通。为配合评价方式改革,学校组织开发了计算机网络考试系统,实现了组卷、阅卷、成绩分析、成绩发布智能化。此外,学校还与县人社局合作,完善了专家考评、企业考核、以赛代考等技能考证制度。
评价内容,“三基”结合。在评价内容上,学校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等关键要素,使评价变得更加简明可操作。基础知识方面,突出基本的文化素养、基本的公共素养、基本的理论知识教学。基本能力方面,重视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基本技能方面,坚持实用的原则,要求学生必须取得一个中级以上的技能等级证,鼓励学生取得多证和跨专业考证。
评价标准,凸显个性。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学校按照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学业基础、发展潜力等方面量身定制个性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发展,激励学生进步。一是把学生的进步值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二是把学生某个方面的特长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三是推行以赛代考、考试考证有机融合。
专业建设应建立一套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体系
学校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路,按照精品、特色、差异化发展策略,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目前,学校开设的专业基本达到了“与经济发展对路、与用人需求一致、与学生意愿吻合”的目标,使学生需有所学、学有所成、成有所用。
把握区位优势,坚持走精品之路。秭归县毗邻三峡大坝,旅游资源丰富。学校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全国旅游名县”的目标,以服务环坝旅游企业为抓手,精心打造旅游服务类专业群。目前,学校开设有酒店管理、导游服务、康乐服务、旅游文化等专业,并与区域内平湖旅游、九畹溪漂流、三峡人家、泗溪风景区等6家旅游文化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坚持走特色之路。秭归是移民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抢抓移民政策机遇,筑巢引凤,致力于建设工业强县。百丽鞋业、AB服饰、匡通电子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秭归,改变了人才需求格局。学校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停开了与地方经济不对路的专业,新开设了皮革制品造型与设计专业。目前,正在积极论证物流服务与管理等与区域产业能够对接的特色专业。
自觉补位,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学校根据区域内各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采用错位发展策略,主动避开计算机应用、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等热门专业。2012年,学校将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四个方向整合成两个方向,将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由四个方向整合成三個方向,将机械加工技术由四个班的规模调整为两个班。同时增加了电子技术、空调和制冷设备运行与维修、学前教育等专业的办学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