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虹 刘春宏
(江苏省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210014)
目前在我国,水力失调是采暖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仅使部分用户室内温度过高,部分用户室内温度过低,而且可能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建筑模型简化思想应用于采暖水力计算,鸿业暖通设计软件在采暖水力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双管制系统可以实现变流量控制,有利于节能,因此室内采暖系统多采用双管系统,当系统正常运行时,热网各热用户在运行中会出现水力失调现象[1]。如图1所示,在供热系统中,由于各环路的作用压力与该环路本身所消耗的压力之差不平衡;靠近主干线入口端的散热器内热媒所通过的路途短,压力损失小,有较大的剩余压力,环路中热媒流量就会偏大,从而超过实际所需要的值;远端散热器内热媒所通过的路途长,压力损失大,通过远端环路上的热媒流量就会减少,从而会出现有的环路过热、有的环路不热的水平失调现象。热水供热系统中,管段的阻力损失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ΔPy、ΔPj分别为沿程阻力损失、局部阻力损失(Pa);ly、lj、lzh分别为沿程阻力管段折算长度、局部阻力管段折算长度、计算管段折算长度(m);R为比摩阻(Pa/m)。
图1 上供下回式双管采暖系统
在布置热水采暖各并联环路时,应从水力平衡方面着眼,合理选择各支、立干管的管径,并相应调节各个并联环路上的控制阀门,使各环路间的压力损失接近平衡,且管道的流速都在经济流速及经济比摩阻下,从而消除各环路间冷热不均现象。
当采用双管上供下回采暖系统时[2],建筑上层散热器过热,下层散热器过冷,通过上下层散热器的热媒流量相差较大,就会产生垂直失调,其主要是因供回水立管中热水密度差异而造成,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ΔP为自然循环作用压力(Pa);h为各层散热器中心距总回水管的距离(m);ρ供、ρ回分别为供、回水密度(kg/m3)。
建筑物高度相差悬殊,自然循环作用压力ΔP相差大,这时可在建筑物散热器的进水管加装温控阀,利用恒温阀阀头中的感温元件来控制阀门开度的大小,当室温升高时,感温元件因热膨胀压缩阀杆使阀门关小,减少流入散热器的水量,降低散热器以控制室温;当室温下降时,感温元件因冷却而收缩,阀杆弹回使阀体开大,增加流入散热器的水量,恢复室温。温控阀的调节作用能改变系统的总压差。
综上所述,以图1为例,计算模型选定为楼层数为3的上供下回双管系统,建筑楼层高为3m,系统设计供回水温度为95/70℃。在计算模型中,认为每个用户热负荷需求是相同的,即流量相同,各工况下,将各用户回水温度的微小差异忽略,认为所有用户回水温度都是相同的。
将计 算 模 型 合 理 地 简 化[3-4],每根立管的总热负荷则通过单根立管的热水总流量为:
根据《实用供暖工程设计》附件5-2《室内热水采暖系统管径计算表》查得R=33Pa/m,供回水立管管径均为DN20。在室外各环路即建筑物入口处采暖供水管路(或回水管路)上安装平衡阀或其他水力平衡元件,并进行水力平衡测试,立管理论分析如图2、图3所示。
图2 双管采暖系统立管水力平衡分析1
图3 双管采暖系统立管水力平衡分析2
通过第1层与第2层并联环路的压降不平衡率为:
式中,ΔPⅠ、ΔPⅡ分别为1楼、2楼的阻力损失(Pa)。
对于垂直失调通过设置适当的恒温阀预设压力值,来保证各环路阻力平衡。
鸿业软件集当今国内外同类专业软件的优点于一身,实现计算绘图一体化,经过多年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以其贴近设计人员的思路、高智能化、高自动化而受到广泛好评。以图1所示的管道连接方式为例,在鸿业水力计算程序中可以设定流速、比摩阻或管线承担的负荷为依据,如图4、图5所示。
图4 供暖系统形式
图5 参数设置
按上述各式编制后,程序自动计算其管径、系统的阻力和不平衡率,计算结果如表1~表3所示。
根据GB507369—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设计标准,要求通过各种措施使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相对差额不大于15%。计算结果满足要求。
表1 采暖干管输入
表2 采暖立管参数(以立管N1为例)
表3 采暖系统不平衡率(以立管N1为例)
通过调节系统水力平衡,为保障水暖供热系统的高效、稳定、节能、舒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既满足了工程设计和规范要求,又实现了供热水力系统的舒适性和节能性。
[1]贺平,孙刚,王飞,等.供热工程[M].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李宝林.关于室内供热高低楼层比例失调的分析与供热系数调整[J].黑河科技,2001(1)
[3]王海英,卢建津,张于峰.双—双管室内供暖系统水力平衡性分析[J].煤气与热力,2002(2)
[4]刘永鑫.供暖系统质调节运行参数与失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