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驱动力及模式研究综述

2014-10-15 23:44乌云嘎
北方经济 2014年10期
关键词:驱动力小城镇工业化

乌云嘎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的主流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较早,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始,英、法带头的工业化发展迅速,大大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起步较晚,大多是二战以后城镇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一、城镇化的概念

著名的西班牙工程师A.serda提出城市化的概念, 在经济学中是指由于工业化引起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克拉克将城市化视为“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 沃斯认为“城市化是指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镇)生活方式发生质变的过程”。麦基、兰帕德、沃尔夫、弗里德曼和麦基等学者认为,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缩影,是空间、物质、人口、经济、体制及社会特征的多维现象反映。国外学者埃尔德里奇认为:人口集中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

对于城镇化的概念国内学者主要有三种观点,即“城镇化”、“城市化”、“都市化”。我国城市地理学家周一星认为,城镇化的本质含义是: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这种发展过程必然使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上升。与之相适应,必然导致人口从农业活动为主的农村向非农业活动为主的市镇转移。高佩义认为,城市化就是“一个由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化”或“都市化”都不能很好地概括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状况,而城镇化一词比较适合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二、城镇化驱动力

(一)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

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促进欧洲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韦伯分析19世纪欧洲国家的城市化,认为在空间上工业化所导致的劳动力分工是促进城市化的驱动机制。周一星、许学强、宁越敏、费孝通等人认为除了少数国家,城市化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是正相关的。段杰、李江认为,产业的空间集聚,也就是工业化是促进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徐涵秋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结果,认为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是福清市城镇空间扩展的主要驱动力。钟秀明也认为, 社会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是同步的,但发展中国家却并不是都相同的。

(二)产业结构的转换

在17世纪中叶,威廉·配第分析了荷兰、英国等国的农业、工业和商业活动, 认为不同产业比较利益会使得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向非农业部门。A·费雪尔、S·库茨涅兹、W·霍夫曼、日本的筱原三代等人随后也都研究过产业发展及其结构转换趋势,其中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在W·配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配第—克拉克定理影响较大。汪冬梅研究我国农村区域系统时认为,农村区域系统中产业转换与发展是城市化的重要动力。赵君、肖洪安等认为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经济结构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将为城市化发展持续动力。杨德刚、李秀萍分析新疆城市化过程及机制,认为产业结构的转换是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力。

(三)城镇化的推力——拉力

城镇化过程中,不仅有城镇本身的拉力(吸引力),即城镇基础建设、生活环境、教育和医疗条件等优势对农牧民有较强的吸引力,还有农村牧区的推力,也就是与之城市条件相反的恶劣的自然环境,较差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刘启明把城镇化的微观动力概括为城市的向心力、离心力及来自农村的推力的综合作用结果。顾朝林、段杰、李江认为,城乡间及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力。且相互作用的大小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吸引力、空间交通网络的主导轴、小城镇对其中心城市辐射的吸纳力和乡村地区的推力。李世泰[16]在研究农村城镇化时认为,利益的动力、产业的发展、制度和农民排斥力对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作用较强。

(四)多元化的驱动力

许学强、姚华松指出“广博的自然地域和复杂的人文环境,必然孕育了多元化的城市化动力机制”,我国城市化驱动力是复杂的、多元化的,“一元论”、“二元论”是无法概括的。陈洋、李郇等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关系密切。薛凤旋认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劳动分工重组的背景下,外资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新的驱动力。崔功豪、马润潮认为促进小城镇发展的驱动力有政策、资金和地方社区政府的作用,而农民群体和区外力量也有重要的作用,而更多的是自下、自内、自外的结合,共同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过程。

三、城镇化模式

费孝通教授通过大量研究,在比较苏南苏北的小城镇发展后提出城镇发展的“模式”一词,并总结了我国各个地区不同的发展模式,例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民权模式”、“侨乡模式”、“珠江模式”等。

“自上而下”型的城镇化主要是由国家政策和制度变化等驱动力影响下引起的城镇化。这种模式的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行政中心的乘数效应、大型国家项目的带动和新的制度变迁可以将原有的城镇发展或形成新兴工矿业城镇。“自下而上”型的城镇化是由于人口稠密地区,有经商传统或商品意思较发达的地区。当地村民通过自筹资金,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发展小城镇的乡镇企业或个体工商业,以不同方式实现了人口城镇化。

凌耀初认为,中小工商业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在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层次不高,政府调控能力较弱。其次,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也没有形成比较优势。国外学者Jonathan Eaton比较日两国城市化的过程时指出,中等城市的经济效益高于大城市。赵春音认为,发展小城镇对与土地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不利的一面,特别是我国人多地少,发展小城镇,使小城镇数量上的增加难以解决农村人口过剩的基本问题,还可能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基础建设较差,无法满足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甚至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四、生态环境与城镇化

由于城镇化研究内容的逐渐深入和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国内学者都认识到生态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性,对于中西部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压力较大的地区提供了促进城镇化的机会。方创林认为,西北干旱地区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短缺并不是限制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是“导致生态环境变化(改善和退化)的主导因素是草地类型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变,城市用地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显著”。顾朝林认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生态思维是城市化的新取向,可持续的生态规划、生态管制势在必行”。牧区的小城镇吸引力和对中心城市辐射力的传递能力较差,生产方式和经济方式转变缓慢,无法实现产业结构上的转变,服务业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不能有效促进人口就业,也就限制了城镇化的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转换,带动人口就业,实现人口城镇化,从而促进牧区城镇化发展。

五、结语

通过以上对城镇化含义、驱动机制及模式分析得出:1.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其驱动机制不同。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城镇化发展处于不同的层次,因此应针对当地实际情况,正确分析城镇化驱动机制。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驱动力由政府指导为主的“自上而下”和人口稠密地区自发形成的“自下而上”两种驱动力趋于多元化,即自下、自上、自外、自内共同作用的驱动机制。3.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发展也比较迅速,同时产生的各种城市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因此,生态思维的提出无疑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例如中西部的农牧交错带和牧区提供了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机会。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杨再梅

猜你喜欢
驱动力小城镇工业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温暖厚实,驱动力强劲 秦朝 QM2018/QC2350前后级功放
突出文化产业核心驱动力
以创新为驱动力,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态度 Q Acoustics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小城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