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华
张鹰1972年进藏,一直都待在那里,很民间的身份,持之以恒的低姿态:低位进入,低调行事,恪守谦恭朴实、保持谦和微笑,是其不变的风格和表情。到成名成家了,依然本色不改,让人不由不赞叹,民间文化工作者就该是这个样子。这一印象得自于从边多、廖东凡到一众民俗学家的群体表现。按说,为人师表,甚至德高望重,适当“端”点儿架子也无妨——我本人的确曾向他们提议过,不过不用对方回答,提议者自己先就否定掉了:跟谁“端”去?跟老百姓吗?
所以张鹰因此风格受益,拥有了好人缘。虽说他对边多、廖东凡言必称老师,实质上呢,也还是几十年的至交莫逆,如果有需要,相互间都可以两肋插刀。这一回他主编《人文西藏》一套六本图书,上述两位都义不容辞地赶来相助,分别为《藏戏歌舞》和《宗教艺术》配了文字。其他几位撰文者次多、张宗显、郭翠琴、张晓明,都是圈子里热心的兄弟姐妹。西藏的民间生活素有互助传统,并无“各人自扫门前雪”之类格言,从事民间文化的,自然而然地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相互帮扶,抱团取暖。一应成果几乎皆荣归于合作的群体,谁都不容易独自芬芳。本来早几年张鹰邀我加盟,终究还是因为自己的忙,难以帮上别人的忙。张鹰也不生气,倒是我心存了歉意,为其人其书写篇小文,聊作补偿。
我与张鹰先生共事多年,在西藏文联同住一院,屋墙房顶一体相连的邻居,这说明之间该有多么
熟悉。他是从藏剧团调过来的,先是在《西藏民俗》(《西藏人文地理》前身)做主编,后来当选为西藏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民间团体的职务,算不得官员。再往前追溯,是从秦腔剧团调到藏剧团的。那个秦腔剧团的存在虽说就如流星一现,但是年轻的张鹰作为招考而来的美工,命运就此改变,还是心怀感激。否则的话,在那个流动性约等于零的年代,很难有机会走出陕西家乡,也就不成其为“鹰”,难有今天的成就了。
今天的成就:画家倒在其次,摄影家当之无愧,还是收藏家、民俗学家。这一切对于一无各项专业训练背景的张鹰来说,缺乏先天优势,没有捷径可走,可想而知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为此他把自己删繁就简,打造成极其单纯的形象,除了工作和他所热衷的上述种种,一无所求,从未听他抱怨过什么。见面的时候,三句话不离本行;见不到了,定是下乡去了,每下乡必满载而归。上世纪80年代是我们大家的丰收季,这个时代之于文化事业进展的意义不能不提上一笔:“文革”之后拨乱反正,政策得以落实,西藏的民间文化复兴一度热火朝天。与此同时,国家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一项带有“抢救”性质的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张鹰所在的文化厅承担了举凡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等有声有色诸门类的集成工作,西藏文联承担的多为文字类,民歌、谚语和民间故事。总之,搜集和初步整理是1980年代的主题词。这样,就给张鹰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好几年的时间里,他随边多老师走遍了西藏的乡村牧场,衣食住行,仪式歌舞等凡物化的、有形象的,无不收入于他的摄影摄像镜头中。由于走得远,走得深入,得以见人所未见,收罗到许许多多珍稀素材。尤为幸运的是,边多是个超棒的老师,对于西藏民间文化那可是如数家珍、无所不知。就像远古即有、至今仍存的石制乐器,边多老师要是不说不指点,无论张鹰还是谁,都不会注意到石琴的存在。在考古学家没走到的地方,西极阿里的荒凉山野,他们额外发现了原始的岩画、洞窟的壁画,壁画上古代舞蹈的举手投足;从藏南到藏北,农牧文化中因差异而更其丰富的内容吸引着他们频繁往返;藏东横断山区康巴文化格外引人注目,不过山路险峻,他们的车倾翻到山沟里了……
那些过程中的故事说也说不完。事实上,每一幅图片的拍摄都有来龙去脉,背后都有一个或一连串的故事。那是张鹰登堂入室的时段,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遗补缺、充实完善、整理出版,是1980年代之后的又一系列关键词。30余年的辛勤耕耘结成硕果,继其编著的《西藏神舞戏剧及面具艺术》、《西藏面具艺术》、《西藏脱模泥塑》、《西藏民间艺术》相继出版之后,由他主编的这套《人文西藏》丛书问世,把那些千百年来流布于西藏各地的文化风情分门别类地编织起来,立此存照,方便检阅,包括《节庆礼仪》、《宗教艺术》、《生活习俗》、《传统建筑》、《藏戏歌舞》、《西藏服饰》,既是物质文化的,也渗透着精神文化,可谓民间文化精华集大成。不是说与大学无缘吗?这些作品何尝不是西藏这所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
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坚持一生,功德圆满——张鹰是榜样。从“老陕”的本色,到西藏大地的赋予,一再地叠加着其人其作的朴实厚重,像极了他所观照和表现的群体和现象。就连写他的这篇小文,也不由得受到感染,一落笔就见平实平易,“端”不起架子,一如张鹰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