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构建中学教师阳光心态的思考

2014-10-14 17:00黄咏梅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2014年11期

黄咏梅

摘 要:近年来,由于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加之社会对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广大中学教师普遍存在焦虑、心理负担过重等问题,为帮助教师缓解心理压力,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和谐,更好地开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本文对如何构建中学教师阳光心态进行了论证,指出影响教师阳光心态的主要因素,提出构建教师阳光心态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教师心理 阳光心态 阳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10-015-02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以辽宁省14个城市的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显示: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8%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在工作量增加,学生教育难度增加,收支不平衡,个人发展机会不多等多因素的影响下,教师中有60%多倍感压力沉重。事实表明,当前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改善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构建教师阳光心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中学教师阳光心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构建教师阳光心态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教育领域而言,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正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构建教师阳光心态既有利于学生、教师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

(二)构建教师阳光心态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是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英国作家狄更斯曾说过:“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有力量”。新课程改革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仅需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与道德力量,通过言传身教,通过自身良好的情绪和健康、成熟的性格去感染学生。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阳光心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必须重视构建教师阳光心态。

(三)构建教师阳光心态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和谐稳定。新课程改革认为,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关注的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教师保持阳光心态,具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才能创造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良好环境,才能培养出具备阳光心态的学生。教师的心态问题往往会指向学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稍有不慎,甚至可能造成师生隔阂和矛盾等严重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构建教师阳光心态,对于创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建立谐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中学教师阳光心态的主要因素

当前,平民化的办学现实与精英化的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教师秉持的学生观与客观的生源状况之间的矛盾、发展问题的繁重与自身能力薄弱之间的矛盾凸显。这一系列矛盾叠加无疑对教师心态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予以分析。

(一)客观因素

一是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的工作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与个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知识突增、信息爆炸、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很多知识上不再比学生“闻道在先”,威信受到了一定的动摇和影响,由此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他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是九十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个性方面存在着许多缺陷,如自私、任性、依赖、孤僻、缺乏集体意识和劳动观念、意志薄弱等。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早,又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思想困惑多,心理冲突多,教师工作中的难题增多了,已有的方法不能解决新的问题,新的理论和方法又没有系统全面地掌握,因此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

二是教育的社会环境。首先,社会成员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这种要求和期望最主要地体现在对教师培养人才的质量上。学生、家长、学校及各级领导、社会上的其他人都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他们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只求奉献,不讲享受,认为教师应该安贫乐道,任何事情都比一般人做得好。其次,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脑体倒挂导致教师的心理失衡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富的大款与教师长期的贫困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超负荷的劳动负出、劳动创造出来的巨大的潜在价值、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与教师微薄的工资收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再次,社会发展过程中许多不正之风的蔓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使得教师的成就动机难以实现,因而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学生考试与成绩的压力、学校管理制度与评价机制的压力、教育改革的压力。

(二)主观因素

教师本人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值过高,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压力;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造成的心理压力;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心理压力,导致教师自我期望值与现实不符、生活单调与经济压力、新知识更替与再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问题出现。

三、构建中学教师阳光心态的意见和建议

构建教师阳光心態需要教师自身积极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学校和全社会的关心。构建教师阳光心态,应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应当建设一个良好的阳光教师群体,营造阳光的育人氛围。从教师个体的角度来看,教师需要反思和重建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重视自身心态问题,提高服务教育事业的使命意识。

(一)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我们都视教师为传授知识、解决疑难的人生指引者、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学环境的变化,尊师重教的思想虽然妇孺皆知,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不多。教师身上背负着很多辛酸,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精神压力大,经常超负荷工作;对自身职业的价值发生认同危机;教师工资欠发,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更是捉襟见肘……缺乏应有的精神和物质保障,已经并且正在对我们的教育事业产生着消极影响。

我们应从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等各

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同时,启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程,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考核项目和继续教育的内容,开通教师心理保健咨詢热线,这些举措对于构建教师阳光心态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关心教师成长,积极营造阳光健康的育人氛围

学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做到既协调一致,又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时时处处尊重和发挥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实施科学高效的民主管理。

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学校远景规划和近期发展目标,帮助广大教师在学校总体设想下规划出自己的个人成长计划,让学校整体规划和教师个人规划有机结合。

为每位教师建立教师成长档案,明确每名教师每学期的自我发展目标,以工作目标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责任感和成功欲望。

此外,还要重视对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情绪疏导。有计划地对教师开展心理测验与调查,联合社会机构开展教师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定期不定期地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建立教师心理咨询机构,邀请心理学专家讲课,有针对性地采用集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通过一系列扎实的工作,为教师构建阳光心态提供重要保障。

(三)构建健康心理,提高服务教育事业的使命意识

教师需要反思和重建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认识到教育的过程既是培养学生成人的过程,也是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应通过创造性劳动体验教师职业的特殊意义与价值,提高服务教育事业的使命意识。

教师的角色定位需要其在行为上严格约束自己,积极注重并加强自身阳光心态的培养。首先,教师自身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时适度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与情绪。其次,要开展阳光教育,促进教学相长。所谓阳光教育,就是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的教育,是用生命培育生命、用爱心滋养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用尊重播撒尊重、用智慧启迪智慧的教育。开展阳光教育,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阳光心态的传递和双方的共同成长。此外,教师应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

总之,构建教师阳光心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作用和意义日益凸显。在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体的共同努力下,教师阳光心态的成功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现代化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波.阅读疗法概念辨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5,(1)

[2]谢雪梅.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归因分析与对策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1)

[3]段运.1995--2008年我国阅读疗法论文统计分析[J].情报探索,2009,(11)

[4]李凤敏.浅谈教育心理学与英语教学[J].世纪桥,2010,(19)

[5]李发.培育教师阳光心态,汇聚学校和谐发展的正能量[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