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总 人民心中永远的楷模

2014-10-14 06:28陈干群
祖国 2014年18期
关键词:彭德怀毛主席

陈干群

2011年3月21日,习近平同志赴彭德怀纪念馆参观时高度评价:彭老总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个人,他的精神永远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他的精神来激励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伟人家乡建设好,要把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办好。

2014年10月17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人民心中永远的楷模——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从赣南于都出发开始长征的80周年纪念日。

湖南乌石彭德怀希望小学师生为学习和纪念这位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在“踏着彭总的足迹,做一个真正的人”感召下,编辑的本校校本教材《石穿》,在这个日子出版了。现摘录《从小立志为穷人做好事》和《毛泽东和彭德怀》两篇文章,以飨读者。

从小立志为穷人做好事

1898年10月24日(清光绪24年农历九月初十),彭德怀(原名彭得华)诞生于湖南湘潭乌石彭家围子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时中国正处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黑暗日子。

6至8岁,彭德怀在私塾读书两年,因母亲去世,父亲病重,即辍学在家,以砍柴换米糊口,还曾讨过饭。10至12岁,在富农家放牛。13至14岁,为生活所迫,离家到黄碛岭土煤窑当童工,每天车水、运煤,劳动十二三个小时,监工经常打骂工人,彭德怀与工人一起向监工作斗争。15岁的彭德怀受当地元末农民起义军“打富济贫”传说和清太平天国革命故事的影响,参加饥民闹粜(即迫使商人和大户平价粜米),被通缉离家出走。1914年,16岁的彭德怀带着反抗悲惨命运的火种,辗转到洞庭湖西林园当了两年堤工。他受到工头和堤工局的层层盘剥,饱尝生活的辛酸,痛恨社会的不平,在参加堤工要求年关预发工资的斗争中,被指认为“不安分子”而遭驱逐。

1916年,18岁的彭德怀在长沙投入湘军,从此开始了他一生中的戎马生涯。这个时期,他接触辛亥革命的新思想,刻苦学习,开阔眼界,秘密组织“救贫会”,决心为劳苦群众谋利益。彭德怀1922年进入湖南陆军讲武堂学习。返回原部队后,团结士兵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1926年随部队编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攻武昌,占当阳,进宜昌。

在北伐战争中,他结识了共产党员段德昌。听了段德昌的谈话,阅读了段赠送的进步书刊,苦苦求索的彭德怀有如茫茫黑夜里看到了曙光,他由衷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将朴素的救贫思想逐步地转变为自觉的革命行动。在湘军的12年中,他由二等兵、班长、排长、连长、营长,成长为勇武刚直的著名团长。1928年4月,在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的严峻时刻,他于湖南南县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彭德怀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向低潮,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在此形势下,彭德怀利用时任湖南陆军独立第五师一团团长的合法身份,冒着生命危险,多方积聚革命力量。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与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滕代远以及邓萍、黄公略等,毅然率部举行了著名的平江起义。平江起义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彭德怀任军长。

(本文主要依据《彭德怀传》)

毛泽东和彭德怀

1965年9月23日,毛泽东约彭德怀谈话,要彭去西南担任建设第三线副总指挥,彭德怀提出:我在庐山会议时曾做过3条保证,最后一条是今后工作不好做了,要劳动生产,自食其力。毛主席说:“也许真理在你那边。”

这个话我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安慰他,鼓励他前去工作;二是毛泽东对在庐山会议上对彭德怀的态度,有某种程度的松动……

在庐山会议上,林彪利用毛泽东对彭德怀的错误态度,落井下石,推波助澜,算历史总账。无端地诬陷彭德怀为“野心家、阴谋家、招兵买马,组织军事俱乐部”,说其一贯不与毛泽东合作,最多是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这是颠倒是非,历史是最可靠的见证……

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全国解放,在漫长的战争中,无论逆境或顺利时,无论从军事上或从政治上,毛和彭是相互信赖的,竭诚合作的,忠诚支持的。

1936年1月,把大本营安在陕北的党中央,为了把抗日战争主张扩展到华北去,并解决部队给养和物资的困难,准备东渡黄河开辟吕梁山根据地。即把红军改编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队,彭为司令员,毛为政治委员。2月20日,先锋队东渡了黄河,挺进山西,围攻赵城、霍县,直逼太原。东征战役歼敌7个团,缴获几十万发子弹,扩大红军8000人,俘虏4000人。这是第三次在关键时刻需要实行重大战略行动时,由彭出任司令员,毛当政治委员。正是反映毛、彭亲密合作的又一见证。

东征回师后,5月28日毛主席和中央决定成立西北野战军,又任命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挥戈西进,突破西(安)兰(州)公路,10月迎接二、四方面军,实现了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的大会合,这是毛主席运筹有方,善用能人,也是彭德怀英勇善战的表现。

当年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毛主席又任命彭德怀为红军前敌总指挥,率军直抵三原,有力地协助周恩来在西安团结东北和西北两军人马,稳定西北形势,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7年7月7日抗战爆发,9日彭德怀率红军通电请缨杀敌,8月22日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军委前方分会,以朱德、彭德怀为正副书记。8月25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为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习惯上仍称八路军。从此展开了八路军在华北的8年浴血抗战。

1940年,国民党在宜昌失败之后,日本狂炸重庆,企图侵犯西安。当时,妥协投降的情绪弥漫大后方。这时朱德回延安,彭德怀单独指挥作战。为了克服投降危险,打破敌人对华北解放区的“囚笼政策”,8月20日发动了百团大战(又称大破袭战役)。实际上动员了105个团,进行了3个月又15天的战斗,毙敌2.5万人,俘敌1.8万人,破坏铁路450余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摧毁桥梁、隧洞260处,拔掉敌据点2690个。这次战斗,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信心,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振奋,给投降派以重大打击,给日本侵略军以严重创伤。这次战役有力地执行了毛主席关于“力争时局好转”的方针,给敌人以重创,华北日军司令部把这次战役痛苦地叫做“挖心战”,endprint

1946年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帮助下,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失败后,1947年3月改为向山东、陕北重点进攻。蒋介石嫡系部队胡宗南部和地方部队马步芳、马鸿逵、邓宝珊部共35个旅(师)进攻陕甘宁边区。毛主席毅然决定要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指挥西北野战军2.4万人奋勇迎战。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先后打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等以少胜多著名的“三战三捷”战役,并由防御转入反攻,解放了整个西北。彭在这期间还创造了新式的整军方式,和平解放了新疆。这些都圆满地执行了毛泽东关于解放全中国的伟大战略部署。

1950年冬,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纠集16个国家兵力进攻朝鲜和我东北,美军先头部队已侵抵中朝边界35里处,南朝鲜部队达到5里处,毛泽东在林彪不愿承担抗敌指挥时,决定派彭德怀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在3年抗美援朝的战争中,以劣势装备战胜了以美国为首海空优势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打到三八线,终于迫使敌人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上将,哀叹“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没有胜利的停战书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威风,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充分显示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威武不屈、英勇斗争的精神,使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事实证明,从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彭德怀都是战斗在艰苦的地方和最艰险的前线,完成了最艰巨的任务,经常是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作战。毛主席从井冈山会见彭德怀到粉碎三次“围剿”,从艰苦卓绝的长征到抵达陕北,从渡河东征到向西挺进去迎接二、四方面军会师,从保卫延安到抗美援朝,总是尽可能地把彭德怀留在身边,共挽狂澜。每当局势严峻时,毛主席总是派彭德怀去担当重任,而他也都是挺身而出,勇敢坚定、艰苦卓绝地扭转了局面。可以说,在中国革命伟大战争中,彭德怀是善于冲锋陷阵的猛将之一,是勇于战胜困难,敢于打恶仗、硬仗、险仗的将帅之一;在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战略方针上,他是最坚决、最勇敢、最忠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毛泽东的军事理论和战略思想中都凝聚着彭德怀的实践和智慧。应该说,彭德怀是毛主席的最得力的助手和亲密战友之一。

事实证明,彭德怀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立下了赫赫战功。

彭德怀作为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不仅表现在一生英勇卓绝的战斗中,就是在晚年身处囚室,长期监禁中,仍然对党、对人民忠贞不渝,在“专案组”和看管人员威压下,仍然光明磊落,坚持不说假话,写下了撼人心扉的思想“纪实”……

在那难熬的岁月中,在魑魅魍魉的审讯室,这位70多岁的老人,有时也难免说几句违心的检讨,但他毕竟是百炼成钢的革命英雄和民族英雄。他站稳脚跟,咬紧牙关,下定了响彻千古的决心:“宁可毁灭自己,决不损害人民军队”。

作为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在其历史上也有局限性和过失。彭在8万字的“自述”中,痛定思痛,作过检讨……

同任何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一样,彭在历史上有这些过失是不足为奇的,而且这些问题都早已得到正确解决。仅仅因为一封信,又在“庐山会议”上算历史老账,既伤害了同志,又不能弄清是非,为后来“文化大革命”整老干部开创了一个坏例。对党内同志、对干部采取“老账、新账一起算”的办法,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随着对彭德怀问题的彻底昭雪,让我们永远摒除这一错误做法。

如今,两位伟大人物都离开我们多年了,但他们和其他革命前辈为我们创立了人民的军队,打下了人民的江山,他们的丰功伟绩,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们在漫长的中国革命战争中同心同德、艰苦备尝、生死与共的铁的史实,也将永远留在人民心中。有人赋诗一首,恰当地概括了毛主席和彭德怀的一生,读之为之动容:

精诚长夺晚霞丹,成也千古,败也千古。

壮烈永昭青史灿,生为人民,死为人民。

(本文摘自何载《怀念彭德怀》一文。何载同志在抗日战争以前参加革命,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兼中南海党总支部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兼机关党委书记)endprint

猜你喜欢
彭德怀毛主席
彭德怀甄别伪造信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
读毛主席《沁园春》感怀
彭德怀挂甲屯遗著(二)
彭德怀咬文嚼字
彭德怀的军事秘书谈彭德怀
彭德怀与麦克阿瑟的三次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