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业
自发现黄耀新老师的博客以后,我又上了一年语文课。我不是黄老师的粉丝,是黄老师货真价实的学生,一个已然被黄老师影响一生的学生。虽然黄老师当年教我语文,我的专业是英语,如今也是一名英语老师。
如果没有黄老师当年的口传心授,我恐怕用一年的时间也体会不到汉语是制约翻译水平的重要因素,乃至决定因素。
如果没有黄老师当年语文课的旁征博引,我在后来的高等教育阶段,恐怕只会每天死抠26个字母,而不会把《明朝的那些事儿》买全,不会重去读已经对情节已经滚瓜烂熟的《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不会去选“古典小说鉴赏”“古典诗歌鉴赏”“现代汉语”“世界文明史”“中西方文化比较”这样的课。
当年一个往届同学给我们班介绍经验时曾说:“黄老师教得非常好,我们那一届就是他教的,我们都觉得上黄老师的课有点那种上过去老学究的课的感觉。”一年以后,我们拜别一高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
黄老师强调学语文要大量的阅读,大量的积累。老师所积累的知识量,深不可测。时而把古文字书于黑板,于是我知道“臣”字的本来意思不过是“奴才”;时而将一历史事件信手拈来,如解放战争时期“哑铃布局”;时而评论时事,指点江山,如当年抵制日货时,老师一针见血指出“只有弱小的一方才抗议、抵制”。
黄老师不仅对知识执著,还倡导“研究”,课上的口头禅是“咱们就继续研究”。“研究”这个词,用得多好!高中生怎么了,也可以研究!只有在高中阶段培养起“研究”的精神,才能在未来的高等教育道路上获得更大的收获。所以,后来我面对艰深的《语言学入门》和记忆量庞大的《英美文学史》,还有每个单词有若干种变化的《法语TEF考试冲刺教程》,我几乎都逼迫自己探究其背后本质。今天想来,当然有心智当时较成熟的因素,但是黄老师那句“继续研究”确实是我的不竭动力。
黄老师的“绝活”,是作文讲解。作文最不好讲,无论英语还是汉语。“教的曲,唱不得”。黄老师不是“应试模板作文”教学,也不是放任学生随意写。黄老师的作文讲解,有激情,有理性。一次作文课,一向稳重的黄老师却表情丰富,语调铿锵有力,以至下课时我们全体同学情不自禁长时间鼓掌。黄老师善于挖掘出隐藏在材料背后的文字,能把看似“华丽丽”的文章辨出优劣真伪,这并不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能做到的。
黄老师让我认识到鲁迅的睿智。老师当年写的《大哉,鲁迅》,表达了老师对鲁迅先生的那份热爱,我一直难以忘怀。“读书的好处就在于你的感受早被世界上的某个人说清楚”,经历一番起伏后,我再读鲁迅,发现原来鲁迅先生早已经把这人世的种种看得明明白白,把那道貌岸然的汉奸嘴脸看得清清楚楚。内山完造称鲁迅为“亚洲唯一大文豪”。这个评价中肯,准确。记得老师说,“鲁迅骨头最硬”。没错!优厚的待遇并没有软了鲁迅先生的骨头。而在黄老师之前,鲁迅先生对我来说,不过是一个作家,他的课文还经常要求背诵。
黄老师对我的影响,是写不完的。
(作者为2005届学生,现为沈阳工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