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 气
董桥写沈从文,说他临摹汉碑、练隶书一练几十年,写了一辈子字不觉得自己是书法家。又说沈从文20世纪30年代在北平写《边城》,院落里有槐树、有枣树,每天朝阳初上,他坐在小竹椅上据着红木小方桌静静地写,每星期只写一章。“情致那样闲淡,难怪沈先生真是连写字都不屑‘向世味上更浓一番了。所谓慢,所谓底气,就是这么来的。”
(文/子沫 潇风荐自2014年6月5日《科教新报》)
幸 福
抗战前,孙犁在北平当小职员的时候,曾买了两丈花布,寄到妻子的娘家。这一件我们今天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却让妻子记了一辈子,只要和孙犁在一起,妻子就会“诘问”:“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
据孙犁回忆,妻子临终前还向他提起了这件事,孙犁依然像以前那样回答:“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孙犁写道,“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抗战胜利后,孙犁回到故乡,见到了因战争而分开8年之久的妻子,“她脸上皮肤,已变得粗糙”,乱世中养育儿女的艰辛,已尽在其中。尽管如此,她对他没有丝毫抱怨,“天冷,妻把一双手,插入我棉袄的口袋里。夕阳照耀,她显得很幸福。”
(文/李浅予 王世全摘自《百姓生活》2014年第5期)
敬 畏
我有个同事。以前是中学教师,汉语功底极深,关键是他喜欢,上瘾。他老父生病住院,兄弟姐妹轮流陪床。轮到他,他就拿本古文书去看。
我们都知道医院病房有多嘈杂。一间病室,三四张床,每床有一两人陪护,探望者一拨拨来了又走,医生护士进进出出,出院的入院的,病危抢救的,痛苦呻吟的……日夜不息。
那么吵,看得进去吗?他说,你信不信,那些文字一读,周围的声音就听不到了。不仅是我听不到了,是周围真的安静下来了。
有天小护士问:你是大学老师吗?看这么深的书。
陪床的一个小年轻,用很小的声音问:这个,好看吗?
同事说,我发现,他们见我在阅读,不约而同都放低了说话的声音。我并没有嫌过一句,他们完全是自觉的。诧异的是,那氛围会传染,仿佛有一种敬畏,对老祖宗的东西。
我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汉文化,就是叫人渐渐地、不知不觉地,进入平和心境的那种力量。
(文/莫小米 南亭摘自“乐读网”)
忠 诚
1946年,已是著名力学专家的钱伟长,放弃了年薪8万美元的优厚待遇,以探亲为由从美国回国,随即在清华大学机械系任教。为培养更多好学生,他一个星期讲17堂课(一般教授只上6堂即可)。尽管如此,钱伟长那时的月工资为15万金圆券,只够买两个暖瓶,日子几乎无法维持。1948年,友人捎信给钱伟长,告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工作进展较快,亟愿他回该所复职,携全家去定居并给予优厚待遇。于是,他到美国领事馆申办签证,但在填写申请表时,发现最后一栏写有“若中美交战,你是否忠于美国?”一项,钱伟长毅然填上了“NO”。时局纷乱之时,他选择了留在祖国。
(文/王恩山 如夏摘自《散落的历史》,新星出版社)
节 约
看过一次歌唱家李光曦的访谈,他和搞药学研究的妻子一同到场,主持人问他,家里有什么特殊的规矩时,李光曦夫妇笑着说,是节水。为了节水,全家人只要都在家里,方便的时间基本要凑在一起,李光曦每次方便之后都会在家里招呼一声“后来者”,妻子儿女们便先后赶在一拨儿“批量解决”了,这样就可以少用几次冲水了,而这,已经是李家多年的习惯。
不独李光曦,我们还听说过很多国外巨富,一生节约克己,很多节约细节陪伴他们终身,这一点,常被视为他身为富人、名人的精神追求和境界,事实上,他们也就是凭借这种能力,变为富人、名人的。包括“节约用水”这个细节,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很有修养的人,能优雅生活的人,会把水龙头开到最大,会容忍身边的“长流水”,这种奢侈、粗肆的生活方式,与文明人的修养与能力是格格不入的。节约是美德,也是能力,更是衡量一个人、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硬指标。
(文/佟彤 北方摘自2014年6月19日《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