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党内激励机制建设研究*

2014-10-13 05:40:52涂双滨
关键词:波特学生党员入党

涂双滨

(宁德师范学院 党委组织部,福建 宁德 352100)

调动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与制定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密切相关。当前各高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有效激发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践行党的宗旨,成为各高校党组织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然而,受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大学生党员党内激励机制建设面临着困境。

一、党内激励机制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本质上是一个组织,它既有一般社会组织的共性,也有其特有的个性,符合组织运行的一般规律。学者温敬元在其《党内激励机制及其制度设计》一文中对党内激励机制的内涵进行了很好的概括,即“党组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党内活力,促进党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采取的激励方式方法、对策措施和体制制度的有机统一体”[1]。制定党内激励机制的过程是党组织激发和调动党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党员人性化管理,制定各种制度化措施以实现党组织目标的过程。研究大学生党员党内激励机制问题必须在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党内激励机制理论科学内涵的基础上进行。

二、大学生党员党内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一些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理想信念动摇,无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内激励机制建设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神激励作用弱化

当前,很多高校学生党支部在考察学生入党时较多地考虑硬件因素,比如看学生是否获得奖学金,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取得优异学习成绩等条件,而淡化了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有些学生各方面硬性条件都达到入党要求,但思想上没有真正入党,甚至出现刚入党就提出退党的现象;有的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开展活动较少,内容和形式单一,大学生党员参加组织生活较少,缺乏党员归属感;有的学生党员甚至脱离党组织,精神上缺乏目标激励,安于现状;有的高校党组织在评选优秀大学生党员时只注重物质奖励,忽视精神激励,致使大学生党员对利益的追求大于精神追求,出现了部分大学生党员扮演“经济人”角色的现象。精神激励弱化成了当前大学生党员党内激励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负向激励方式难以落实

激励的方式分为正向和负向两种,正向激励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产生正能量,负向激励可以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当前,很多高校党组织只重视党员的正向激励,忽视了负向激励的作用,特别是在大学生党员党内激励中,负向激励的运用大量缺失,表现在:一是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成效不大。很多高校学生党支部没有要求大学生党员参加民主生活会,学生党员无法深刻体会剖析自我的感受,即使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轻描淡写,隔靴搔痒,没有触及灵魂,批评与自我批评显得走形变味。二是大学生党员出现“能进难出”现象。学生成为预备党员后,由于很多高校党组织放松了对预备党员的严格考核,淡化思想政治考察,出现学生入党后,几乎都可以按期转正的现象。在年底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时,只评选优秀党员、合格党员,基本不会评选“不合格”学生党员,缺乏竞争淘汰机制,无法起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

(三)党内激励机制持续性不强、覆盖面不广

由于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多数为兼职,加上学生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任务比较重,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党内激励、关怀和帮助比较少,激励也仅限于极少数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难以涵盖所有学生党员,导致很多大学生党员感受不到组织的关心和爱护。此外,很多学生党员入党后受到各方面影响,认为入党后没有入党前想象的那么好,得不到想要的奖励和认可,导致精神懈怠,积极性减弱。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没有及时给予激励,奖励、关怀和帮扶也因为具有阶段性特点,难以持久并形成长效机制。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党员党内激励机制持续性不强,覆盖面不广。

三、综合激励模型对大学生党员党内激励机制建设的启示

(一)综合激励模型

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是美国行为科学家波特和劳勒1968年在弗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激励模型理论[2],该模型如图1所示。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直观揭示了人的努力与工作绩效、奖酬和满意感之间的关系,指出个人主观的努力并不一定取得预期的工作绩效,它受到个人能力与素质、工作条件以及角色感知、期望公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个人获得奖酬及满意感之后会对需求起点产生影响,从而产生新的需求。新的需求又会促使其努力工作,并进一步产生新的工作绩效。这是一个循环反复、不断运转的激励过程。该模型为我们研究大学生党内激励机制建设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的理论框架。

(二)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对大学生党员党内激励机制建设的启示

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励模型为载体,以便更好地实现组织的意图和目标,制定大学生党员党内激励机制也不例外。通过对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的分析研究,我们从中获得以下启示。

图1 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3]Fig.1 Porter-Lawler composite incentive model

1 明确努力程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由综合激励模型可知,个人取得较好工作绩效是前提,只有取得绩效才能获得奖励和报酬,而不是先有奖酬才产生绩效。建立大学生党员党内激励机制可以借鉴综合激励模型理论,明确努力程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对于积极申请入党的大学生,党组织首先要对他们传达一个明确的信号,即入党的真正目的和原因,让入党申请人明白入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了毕业后找工作,或者获得更好的经济利益。党组织要从理想信念上激励大学生党员,尽可能减少功利、物质的刺激因素,多强化内在精神奖励,把好入党关,明确入党与今后个人成长的关系,激发大学生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样才能激发党员的激情,确保党员和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2 引导大学生党员的“期望” 根据弗鲁姆期望理论的公式: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4],笔者认为,影响激发大学生党员活力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大学生对入党的期望,二是大学生入党后对自身和党组织的评价。高校党组织要科学地调适大学生党员的期望和期望值,在入党启蒙教育和预备党员考察阶段就要对党员进行党的宗旨、奋斗目标、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的宣传和教育,特别要关注和正确引导大学生党员入党前的心理期望,对个别学生党员进行差异化、个性化激励管理,使他们的期望与实现党组织的目标相一致,在实现党组织目标和满足大学生入党荣誉感和责任感的过程中推进党员和党组织的建设。

3 正确引导大学生党员的“角色感知” 从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可以看出,“角色感知”是影响个人实现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重视对激励过程“角色感知”的正确引导,对研究大学生党员党内激励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当前,很多高校党组织没有对党员的角色进行很好的定位和引导,特别是对于大学生党员,由于数量多,队伍庞大,很多党员入党后淡忘了党员身份,充当与一般同学相同的角色,没有发挥党员的应尽义务,缺乏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义务感。因此,高校党组织应发挥党员的“角色感知”作用,让大学生党员时刻谨记党员身份,自觉感知自己角色的权利和义务,将党员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化为党员的内在要求,从而激发大学生党员为实现党组织目标进行努力工作的激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党内激励机制建设对策

针对当前大学生党员党内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启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党内激励机制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一)尊重大学生党员主体地位

尊重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是进行大学生党员党内激励机制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可知,要实现组织的目标,就要满足个人的需求,个人是贯彻整个激励过程的核心因素。同样,在党内激励机制建设中,党员属于激励对象,处于激励客体地位,能否激励党员的积极性,是检验党内激励机制建设成败与否的重要标准。大学生党员受到尊重后,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组织荣誉感和归属感不断被增强,从而提高为党的目标努力工作的热情。尊重党员主体地位,首先要增强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大学生党支部要通过组织党员参加革命实践活动,使广大学生党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同时通过制定学习教育培训制度,着力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政治使命感、工作责任感和党员归属感,激发党员“想干事”的热情。其次,要提高大学生党员的主体能力。要重视对大学生党员的实践锻炼,不管是对入党积极分子还是预备党员,党组织都要给他们压担子,为他们创造到基层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党员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他们在实践锻炼中感受党组织对他们的信任,获得工作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最后,要完善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机制。一是保障学生党员享受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知情权、监督权,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参与党内生活,增强集体荣誉感;二是畅通学生党员联系党组织的渠道和平台,使学生党员可以通过一定渠道向党组织反映情况和问题,提出党的建设合理化建议等。

(二)健全和完善党内奖惩制度

党内奖惩措施是一种有效的外部激励方式,内容上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方式上分为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健全和完善党内奖惩制度,一是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在综合激励模型中,个人有需求,就会努力工作,从而产生工作绩效,获得来自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工作奖酬。在建设大学生党员党内激励机制过程中,大学生党员会对党组织产生利益需求,这种利益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需求,这是党员需求在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要调动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实现党组织的目标,就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的原则,只坚持物质激励,会导致党员成为“经济人”,只注重精神激励,大学生党员就可能变成“道德人”。二是要运用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坚持正面激励,通过在大学生党员中制定目标激励政策,为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建平台;通过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挖掘优秀大学生党员先进事迹,为其他党员和群众树立榜样,让榜样成为无穷的激励力量;通过在大学生党员中开展评先评优活动,坚持数量和政策对大学生党员倾斜,规范表彰奖励办法,形成制度,做好宣传,使大学生党员享受与教师党员一样的奖惩待遇,营造良好的精神激励氛围。另一方面坚持负向激励,通过制定监督考评体系,采取参加组织生活会,制定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方式,加强教师和非党学生对大学生党员的监督;通过将竞争机制引入大学生党员党内奖惩领域,对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大学生党员,通过评选“不合格党员”,制定“党员能进有出”的弹性制度,激励优秀党员努力奋斗,鞭策“不合格党员”改正不足而后积极进取。正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党员党内奖惩机制。

(三)建立党内关怀帮扶机制

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关怀和帮扶,让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是制定党内激励机制有效的手段和载体。高校党组织可以借鉴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中关于正确引导大学生党员“角色感知”的启示,以党内关怀为宗旨,以帮扶为途径,建立以激励为核心的大学生党员党内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多种形式的党内关怀机制。党组织在进行党内关怀时要从思想、政治、生活、心理和精神等全方位入手,在政治上进行引导,生活上进行关心,心理上进行疏导。党组织还要定期派人通过谈心交流等方式,让大学生时刻感受党的关心和温暖。二是建立困难党员台账制度。高校党委组织部要组织各学生党支部定期做好困难大学生党员的摸底工作,及时更新困难党员数据库,建立困难党员台账制度,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扶工作。三是做好走访慰问工作。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利用“七一”、元旦和春节等重要节日,走访慰问困难大学生党员,不仅要从物质上给予帮助,还要从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进行关怀。四是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制度。要通过“三会一课”、定期参加党组织生活,评选表彰优秀大学生党员等形式,使大学生党员加强业务培训,增强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本领。

(四)努力建设激励型党组织

借鉴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可知,建立激励型党组织是高校建立大学生党员党内激励机制的最终目标,它是对党组织和党员进行激励的最高境界[5]。对作为激励主体的高校党组织而言,要时刻站在大学生党员的立场,关心和关爱大学生党员,倾听他们的心声,鼓励他们成长,从满足大学生党员的正当需求入手,通过创造条件、改善党员生活环境、提升党员业务和能力、重视大学生党员的“角色感知”等方式,使大学生党员的自身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作为激励客体的大学生党员而言,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在实现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激励和完善。此外,高校党组织还要为大学生党员制定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和大学生党员政治规划[6],为构建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党内激励机制创建良好的环境;大学生党员还要正确处理好入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把实现自己的目标同实现党组织的目标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对党组织的荣誉感、归属感和满足感,让自身与党组织在实现建设激励型党组织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1] 温敬元.党内激励机制及其制度设计[J].理论与改革,2008(4):49-52.

[2] 李杏林.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6.

[3] 陈光潮,邵红梅.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及其改进[J].学术研究,2004(12):41-46.

[4] 胡永新.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对教师激励的启示[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12-16,98.

[5] 刘正周.管理激励[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6] 焦向东.试论党内激励机制建设[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0.

猜你喜欢
波特学生党员入党
读《哈利•波特》有感
小主人报(2022年18期)2022-11-17 02:19:54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3:50
成为哈利·波特
勇敢的哈利·波特
学生天地(2020年21期)2020-06-01 02:12:54
憨娃入党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46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 01:42:26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2
浅谈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几点认识
入党志(外一首)
中国火炬(2011年3期)2011-12-23 13: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