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华+黄贵华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堂必须关注和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也就是让学生能在经典文学中体会人的情感美,理性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温情并茂的精品,都蕴含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情感因素,让学生在情景中自主体验,与文本对话,进行心灵交流和思想碰撞,通过理解和感悟文本,自主走向精神成长,进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高尚情操,让他们自主形成健全人格,为他们的未来人生打好底色,使之终身受益!
那么,在语文课堂中究竟可以培养学生的哪些情感呢?
一、热爱祖国
要培养学生的情感,首先得从人物形象入手。如在学文天祥《过零丁洋》时,教师可以从文天祥这个民族英雄切入,激发学生:生命诚可贵,但文天祥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立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死决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生的意义所在。同样,从《雷电颂》中我们感受了光明与正义化身的千古不朽的爱国者-屈原。他们的灵魂与精神激发我们昂扬的斗志和爱国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热爱家乡
“美不美,家乡水;甜不甜,故乡人”,在教汪曾祺《端午的鸭蛋》时,启发学生:小小的鸭蛋包含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对故乡的热爱。就像莫言笔下永远都在描画山东的红高粱,贾平凹永远说不完商州民俗。晓苏总是鞋油菜坡。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如此,我想学生会对自己的家乡增添一份别样情!也会更爱自己的家乡,为家乡做贡献!
三、敬爱自然
自然风光的描写在语文课本中不算少,如吴岗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在上课时,我和学生一起跟随作者游览了曾经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水如明镜的仙湖-罗布泊,学生对过去的仙湖赞美不已,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然后,我们又一起踏进三十年后的罗布泊:那一片巨大而又令人恐怖的黄色沙地深深的刺痛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此时,我让学生寻找仙湖消逝的原因,他们明白了这出悲剧的制造者是人!而且悲剧仍在继续。救救青海湖和月牙泉!此时无声胜有声,无需任何言语,学生的思想情感已经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觉悟了-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学生敬爱自然的情感就这样在课堂中不知不觉培养了。
四、敬爱父母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亲情的文章,最熟悉的莫过于朱自清的《背影》,文中记叙了他与父亲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样,胡适在《我的母亲》中深情地唱出了自己对母亲深深的爱戴与崇敬之情。在学这些文章时,可以让学生默默理解和感受作者对父母亲那份深浓的爱,同时回忆平时自己与父母亲的相处,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对父母感恩。从内心深处敬爱父母。
读一本好书就如和一个崇高的灵魂对话,一篇好文章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受到洗涤;使他们产生对真善美的向往,自主地吸入正能量。从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他们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让我们把语文课堂从纯知识考试演练室转变为培养学生情感,健全学生人格的园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