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中职学校对口单招生这类特殊的群体,学生底子薄,对语文学习兴趣低,缺乏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语言素养。中职对口单招语文作为中职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如何创新发展语文“双基”教学,是需要我们教育者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对口单招语文“双基”教学的低效探源
(一)学生方面
1.学业基础差
笔者通过前期对中职对口单招生语文学习情况进行了大量调查,发现许多对口单招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相当贫乏。例如最基本的字词,许多学生经常会混淆形似字及同音字;不仅如此,学生乱用词义、编词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有学生在作文中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写成“五星红旗迎风飘荡”;“作家又到学校收集了许多王老师的事迹”写成“作家又到学校收集了许多王老师的事情”。另外,在拿捏词语的感情色彩方面也是错误百出,例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至于句子中词语搭配不当、成份残缺、不合逻辑、结构混乱等病句现象更是层出不穷。
2.学习兴趣低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从调查中发现,中职对口单招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大多对语文的学习没有兴趣,连基本的文本知识都掌握不好,更不用说提高他们的语文基本能力。
(二)教师方面
1.教师的教学针对性不强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对口单招语文教师对单招语文教学目标模糊不清,缺乏对对口单招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教学目标的研究,继而导致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不够科学明确。许多对口单招语文教师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语文教材的分析上。更有部分对口单招语文教师在对对口单招语文教学大纲不了解的情况下,就随意地对照语文教参安排教学任务。至于对对口单招生三年需要掌握哪些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能力要达到何种水平却不甚了解。教学的随意性大,想到哪就讲到哪,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而影响了“双基”教学的效果。
2.教学方法僵化呆板
在有些对口单招语文教师看来,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成绩,所以很快遭到了摒弃。为了让学生应付对口单招语文考试考查的重点内容——课本知识,教师认为必须将课本内容讲解详细、分析透彻。于是教师们不遗余力地将一篇篇底蕴丰厚、气韵生动的课文分解成了段、句、字词等琐碎不堪的考试知识点。一节本应该生动的语文课变成了犹如流水线似的标准化操作,学生如同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在按照标准化的操作程序接受和记忆教师传授的知识,从而导致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任何发展的空间。
二、对口单招语文“双基”教学的实施策略探索
(一)以单招考纲为依据,制定科学而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
江苏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语文考试大纲是以原国家教委、省教育厅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为基础,同时兼顾培养目标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要求制定的,是单招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命题人向考生公开透露的准确权威的信息。考纲规定了单招考试的性质、复习考试的内容范围、形式要求及能力层级。
(二)制定科学而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
对于参加对口单招考试的学生,除需掌握基础知识外,还要具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根据考纲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如《雷雨》这篇课文,教学主要目标是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其中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是本篇课文分析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围绕重点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目标的分层设置,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求进行选择。如此一来,既能让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以及对所教内容的接受性,也能让不同基础的学生有了获取知识成功的体验。
(三)综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双基”培养任务的完成,有赖于适当的“方法”,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就不能有效落实。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师“百无一漏”地教和学生被动地学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能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法和学法,从而达到夯实“双基”教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