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娟
“带着失望的心情,我再去寻访山茶树,却看到圆满的树形上,一个个饱满的花蕾已经结成了,她们正在静静地储备力量,等待着冬春二季的绚丽绽放。我自语,广
州的秋天终于还是来了。”
——节选自《广州的秋天》
说起学生时代写作文,比起规规矩矩地按要求写作,我便偏爱天马行空地自在表达。大概是性格使然,我的作文也显得随性,无关宏大主题,无关作文目的,无关每单元一期的作文作业,也无关考试成绩。这种随意性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给我带来了恶果。
在我第一次学写日记的时候,因没听懂老师的要求,只知道要写明日期和天气,于是我把小学课本上关于天安门广场升旗的短文原封不动地抄在了日记本上,“凌晨五点钟,天有点儿冷……”,结果自然招来了老师和同学的一通嘲笑。
不过,这件事给了我非常有益的启示。我自那时起明白了“文体”的重要性,进而了解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渐渐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写作基础。除此之外,我总能从一些与作文有关的小事得到启发,进而增强了对写作的信心。
写好一篇作文,要从生活中感悟。自小学三年级起,在老师的教导下,我如婴儿学步渐渐掌握了作文这一门技巧,作文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已经可以得到保证,“流水账”也记得哗啦啦响。但看自己的作文,总觉得“面目可憎”,不堪卒读。一个秋日的周末,我的小伙伴邀我出门玩耍,我们来到一片田野,田野上尽是收割过后的稻茬和肆意生长的野花,我们在阳光下跳跃,光着脚丫在田土上奔跑,跑累了就四处闻闻嗅嗅,像两个快乐的小狗。那个周末,我以《紫色的小野花》为题写了一篇周记,令人兴奋的是,这篇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屡次在全班面前当作范文朗读。这是我第一次写作文受到表扬,无限地激发了我对写作的热爱。我看着自己的文章,心里有一股由衷的愉悦感。著名作家汪曾祺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及,每当他写出一篇好文章时,他会乐滋滋地对自己说“你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对于写作者而言,这种愉悦感是相通的。因此,只有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有感而发,才能真正写出好的作文来。
写好一篇作文,要从经典中寻求知己。文学是一切艺术之母,历经数千年,它的发展比其它一切艺术门类都要早,产生了许多经典作品。与经典著作对话,不仅可以明事理,更可以从中感受文学的力量,将作者的智慧化为己用。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做朋友。我更要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该书的作者做笔友。试想,有这样文采斐然的笔友,写作文还会差吗?小学时我读《西游记》《红楼梦》,初中时我读外国名著,高中时涉猎范围更广,我迷上了泰戈尔的写作风格,他的诗集《吉檀迦利》,我每天都要翻一翻,读一读。一次考场作文,泰戈尔的诗句不经意地在我笔下流泻而出,与我的作文融为一体,很好地帮助我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时至今日,我仍能记得那时吟诵的诗句:“你一次次地清空这脆薄的笛管,又不断填以新鲜的生命。”经典,常读常新。
写好一篇作文,要从心出发。作文似乎是学生时代特有的定义,无论命不命题,都有一定的要求限制,让你带着一定的目的性写作。但你要明白,作文并不只是为了考试,为了得高分,其最终目的是表达自己的内心。正因为如此,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动写作的态度才更为重要。在作文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不人云亦云,不写空话套话,抓住一切灵感写作,勤学善思。我手写我心,便是好文章。
责任编辑 张家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