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伊
学校组织秋游,我和其他三位同学为一小队,目标是登上慕田峪长城的顶峰!
世界文明的慕田峪长城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西接居庸关,东连古北口,长城两边均有垛口,特别是并矗在正关台的三座敌楼以及位于西端的箭扣、牛角边、鹰飞倒仰等著名的景观,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为登上慕田峪长城的顶峰,我们十一班同学各个斗志昂扬。可是,这长城爬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一路上不少同学停下来休息,有的坡很陡峭,需要手脚并用“爬”上去,越往上走,人越稀疏,几乎看不见人影了,然而路却在延伸,根本就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走过敌楼时,山风殷勤地送来阵阵凉爽,无限峰光虽然好,我们却不敢停步久留,因为转眼就见夕阳,光阴不等人。
正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最艰难的一段路,竟是在接近顶峰前。我们体力似已耗尽,焦渴难耐,抬眼望向那段陡坡,又长又险,没有平坦可供休息的地方。怎么办?前进,还是返回?此时,我们抬头仰望那高高的顶峰,“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斗志又一次被点燃。停下来喝口水、喘口气,毅然决然地叫上同伴们踏上第一级台阶。不久就有同学落在了后面,我向前面喊了一声“走慢点”,一边又转身拉起后面同学的手。只见那同学的脸通红,喘气声很大,但还是往前迈步了。我紧盯着前面同学的步伐,努力地向上攀登。我知道爬长城不仅是体力战,还是毅力战,笑到最后的人才是赢家,所以,当有同学几次停下来想回去时我都劝道:“我们都坚持走到这儿了,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来,还不如往前走呢?我们不是还要爬到顶峰吗?”话虽这么说,往前看,还有好长的路;往后看,只走了不到三分之一。但是,毕竟前面的路已经走过来了,此时放弃未免辜负了当初我们十一班的雄心壮志。咬咬牙,低喝一声“走!”
我们的速度虽然不快,但是我们的脚步一直没有停,迈好脚下的每一步,我们终于走完了这段路。没有欢呼,没有雀跃,只是呼出一口气,吸进几分清爽,望着起伏的山脉轻轻地笑,可见爬得越艰苦,攀上顶峰后的快感就越强烈。那快乐不是简单的娱乐所能比得了的,而是超越自我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欢畅愉悦。再一次抬眼望去,到顶峰还有段距离,继续——上!
等我们终于站在曾经以为是顶峰的地方,才愕然地发现了一段之前从不知道的野长城,似乎还在向上。平台两边的树上挂满了火红的许愿带,或许这些留下许愿带的人,有的鼓足勇气继续攀登,有的就此唱着凯歌下山了。我们相对无言,只是用眼神探寻着对方的想法,是去,还是回?
一个同学首先打破了沉默:“在我们前面的那批男生去哪儿了?”是啊,他们没有返回,至少我们过来时没遇到。我左右巡视了一下——没有别的路了,估计他们一定是走进了这片未知的地域。我们四人站在这里越发感觉很不安全,我们必须把前面的同学叫回来!于是我们义无反顾地向前走了。
感觉真的很危险的,小道只容我们单个通过,似乎一不小心就会滚下山崖。在这么高的地方手机信号也不好,无法联络,实在有点担心。可是没想到在我们担忧时,后面的同学陆续赶上来了,竟然都闯进了这片不毛之地。见到越来越多的同学,忽然觉得很亲切,也很安全了。
不一会儿,前面的那一批男生折回来了,说前面还有很长的路,按照有关规定,是不能往上爬了,可以说,我们已经到了顶峰了。这时,一个同学兴奋地点着人数:“……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哇塞,都是十一班的!”我们是一个团队,还没有任何班能像我们这样齐聚在山顶呢!我们活跃在下山的路上,自豪地欢笑着,奔跑着,一下子给宁静的山谷注入了不少生机。“十一班,靠谱!”我们又蹦又跳地一起呐喊着,也喊着班主任的名字,真希望她也和我们在一起。
一个人走得快,但一群人走得远!我们四人跟着大部队往回走,内心里产生着一种强大的集体归属感。刚才小心翼翼地走过来的小道,这会儿也都不再吓人,几乎是轻轻松松地就跑了下去。这不禁让我们想到,古代那么艰苦的条件,可以筑成这般震烁古今的万里长城,或许就是有一股集体的力量吧。
下山的时候,大家回味着马不停蹄地向顶峰攀爬的情景,有些惊叹我们竟登上了这么多台阶。此时十一班的同学们都仿佛理解了什么是信念,或许就是心中那个顶峰吧。在不断地认为已经达到顶峰时,却又看到了去往更高顶峰的路。因为还未到顶峰,所以大家都不想停下来欢呼感叹,还要继续攀登。因为勇于攀登,也就无暇伤感于自己的得失遗憾。或许那个顶峰是无穷尽的,但对于攀登者来说,追梦的过程本身就是充实而欢愉的人生体验。
目标是一种动力,在困难的环境下,如果觉得身心疲惫,就要想想最初的目标愿景,努力调适自己适应困境,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内心就会变得强大了。就像我们这次登长城,刚爬一会儿,就感到非常疲累,但如果自己执意不停下来,就会慢慢适应这种向上攀登的感觉,度过疲劳期后,自己的身心也就自然轻松了起来。此时,我想起卢梭的一句话:“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指导老师:傅湘涛)
责任编辑/李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