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柱
前段时间,媒体上一则关于云南13名初中生编孝歌唱骂教师,被教师用电线抽打的新闻事件,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对此事也特别关注。
学生不仅从老师那里接受知识,明晰做人的道理,还得到老师生活上诸多的关爱。用不辞辛苦、呕心沥血形容教师这个职业一点不为过。因此,作为学生,理当尊重老师,感恩老师。但作为教师,更应该明白,学生不是成人,他们是孩子,孩子的思维和成人是不一样的,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叛逆期,他们不但会与教师、家长对抗,也和社会对抗,在他们眼里,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不合理的。
作为教师,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孩子的这种叛逆虽不合成人心意,却正是孩子的可贵之处,也正是促进我们社会不断发展的源动力。因而,对孩子们的某些过激语言、不轨行为,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审视,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相反,要有意识地开发引导。就算是孩子对含辛茹苦教育他们的老师不感激,甚至大逆不道地“骂”老师,老师也不能简单地以牙还牙,而要用一颗包容之心,宽容孩子的一切。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暴语恶行,有时并非发自他们的心底,只不过是他们情绪的一种宣泄方式。很多时候,在这种忤逆的宣泄中,闪烁着孩子们超人的智慧,彰显着孩子们独特的创造力。
上个世纪初,教育家徐特立在长沙师范当校长。一天,在图书馆的窗户上出现了这样一段打油诗:“特立狂涛骇浪中,宝刀血溅首元龙……黄竹村中鸡犬喧……”不言而喻,诗中的“特立”指的是校长徐特立,“首元龙”“黄竹村”指的是首元龙和黄竹村两位老教师。胆敢戏弄校长、诋毁老师,真是无法无天,师生们无不气愤,跑到徐特立那里告状。首、黄两位老教师更感到伤心和气愤,认为这是在侮辱师长,有失道德,要求徐特立严加惩处。
徐特立却没有恼怒,也没有对孩子横加指责,而是真诚地和他们进行了交流,肯定了他们诗中显露的才气,并语重心长地劝慰他们将聪明才智、写作技能用到正道上来。同时,也教育他们,对老师应该要尊重。
孩子们感于校长的真诚,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向老师们道了歉。并在校长的支持和鼓励下,办起了“窗户报”。徐特立每天晚上都要提着灯笼到阅览室窗下阅读。遇见好的文章他就摘抄下来,发表在《教育周刊》上。这样一来更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个个跃跃欲试,人人奋笔疾书,写作热情空前高涨。再后来,为首的那个顽皮孩子成了我国著名的剧作家,他就是《义勇军进行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田汉。
面对孩子的“犯上作乱”,徐特立为什么没有发怒?那是因为在徐老的眼里,孩子就是孩子,骂老师不过是孩子们的恶作剧而已,无论多么地出言不逊,其实并无多少恶意,不值得生气。若是生气,岂不是把自己和孩子置于同一水平线上,失去了教师的风范。一个睿智的教育者应当认识到,位低权无的孩子,敢于向老师挑战,那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才气。对此,教师不但不能生气,应当从孩子的“恶”中发现他们的职明才智,加以引导。就像教育大家徐老一样,以师者的大度包容孩子的一切,真诚地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并给孩子创设能释放聪慧的窗口。正是徐老的大度与包容,不仅造就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与高亢,更培养出了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伟人毛泽东……
云南巧家县13名初中同学,作孝歌唱骂老师,这与100多年前长沙师范的“窗户打油诗”何其相似。同学对老师的不满不是一骂泄之,而是编歌唱骂,这充分显示了13名同学不同凡响的“聪明与才智”。但可惜的是,如今的当事老师不是徐特立,他们被学生的“唱骂”激昏了头脑,不仅没有发现同学们的“聪明才智”,相反,火上心头,怒中失智,以打还骂,甚至像法西斯一样,用电线对学生进行抽打,这不仅失去了教师的风范,甚至忘却了人的本性……
在笔者的家乡,如果孩子和大人发生争执,和事佬劝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要和孩子一样”。什么意思?孩子就是孩子,孩子是不懂事的,孩子是不明事理的,所以,才需要我们大人去教育。如果大人非和孩子一样,那就不能再称其为大人了!
诚然,教师当有教师的尊严,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作为成年人的教师,不能和孩子一样。当有天空一样的博大胸怀,菩萨一样的宽容之心。对于孩子的“犯上作乱”,我们即便没有徐特立老人的睿智—将错误升华成伟大,也应学习徐老的大度包容,宽容孩子,用真诚打动孩子,用尊重赢得尊重!反之,如果你和孩子同立一个台阶,当孩子冒犯时,你不仅不宽容孩子,而是和孩子一样变本加厉地进行回击,那你就不仅不配为人师表,而且连做一名“大人”的资格都不够了!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平县接山镇教科研中心)
责任编辑/肖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