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

2014-10-11 13:02孙彩霞余群英
中国德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建构基地家长

孙彩霞+余群英

摘 要 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对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多维主体责任分担机制;扩大学校社会资源网,采取双向参与模式;整合课程资源,建构系列化课程体系;链接家校情意等路径有助于建构中小学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

关 键 词 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 孙彩霞,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余群英,浙江省杭州富阳市新登中学教师

当前中小学学校在实施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造成中小学的社会实践活动长期处于一种零散、无序、浮夸、空壳的状态,亟需建构一套持续长效、积极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机制,充分释放、激活社会实践活动的效益,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的困境

由于理论研究的滞后,实践经验的不足、相关支持条件的制约,以及学校观念的保守,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小学学校的实施过程中并不如意,诸多的现实问题困扰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其中学生安全保障问题,实践基地的选择与合作问题,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体系建设问题,以及社会家长的支持问题等是诸多问题的核心问题。

(一)学生的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学校不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下,一旦学生出现问题,不管是否是教师或学校的职责,所有的矛头直指教师以及教师所在的学校,为此,学校与教师感到压力重重,潜意识中形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逃避心理与“学生问题无小事”的安全防范意识,以致学校尽可能地少组织外出活动,实行“圈养”模式。另一一方面,各级教育部门在审核学校上报的社会实践活动材料时,步步审查,“能不组织出去,尽量不出去,能就近的绝不容许跨越”是其部门内部的隐形规则。由此,一大批有关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被取消。适度的担忧可以引发警惕,提前防范,避免问题的出现,但过度的担忧使之形成逃避、放弃的行为态度时,恐怕就陷入了僵死的境地。加之,中小学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由于安全保障的估计不足,安全措施不充分,学生的安全事故也屡屡发生,牵扯到的学校、教师甚至教育部门承担了过多不该承担的责任,这些现象或多或少地增加了学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顾虑,最终导致社会实践活动成了随意、盲目的形式主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合理完善的责任分担机制与相应的法律制度导致谁都不愿意承担责任,也都担不起责任。

(二)实践基地的选择与建设缺乏适切度与稳定性,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可供实施的载体

由于受课程体系和文化氛围的制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在选择与建设方面一直困扰着中小学学校。具体表现在区域内可供选择适合中小学学生参观、学习、锻炼的实践基地有限,其次,就仅有的基地与学校可开展的合作项目非常少,相对实践基地而言,开放中小学学生实践基地几乎是一项默默的公益或慈善项目,“搞不好还要承担责任”,仅有维持的实践基地大部分源于“基地领导的孩子在该校就读”,那就意味着当其孩子毕业了,相应的基地也就随之结束。类似鲜活的案例在学校中屡屡出现,不难道出中小学学校与实践基地建设方面缺乏稳定持久的制度规约,亟需第三方给予固化与支持。究其原因,就学校层面而言,社会实践活动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内容设计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学校在选择社会实践基地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仅就一次活动的目标选择实践基地,而没有考虑与实践基地的长效合作。其次,从社会层面来讲,社会实践活动尚未形成全社会认可、支持的文化氛围。一方面,由于目前社会各界对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淡漠,相关部门还没有从育人的高度来为中小学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没有可供实践的合适场所;就教育管理部门而言,也没能找到恰当的方式和载体来有效地支持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一系列的现实困境都迫切需要相应的制度机制加以保障与规约。

(三)学校观念的保守与社会实践课程内容的凌乱,阻碍了课程开展的有效性

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缺乏长效发展,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受传统课程观与评价观的影响,部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相对比较保守,认为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并未纳入到关键性评价,也没有强行纳入到现有课程体系中,社会实践活动只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延伸,或一种课外活动。致使社会实践的时间很容易被挤占,沦落为一种活动形式。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相对简单,集中在考察体验类、社会实践类、志愿服务类等类型上,其时间长短不一、质量参差不齐,很难保证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益。二是,由于社会实践活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上的滞后性,造成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缺乏完整性、系统性。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强调规模化效应和简便原则,活动主要集中在某个时间段,致使社会实践活动处于一种零散、无序、多变的状态,而忽视了实践活动的连续性,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这就要求学校重视并建立相应的管理监督机制规约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并给予序列化指引。

(四)家长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解有所偏差,表现出不配合

但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大部分家长对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不清、态度存有偏差,他们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教师组织学生们一起玩乐,或是一种活动而已并没有上升到课程甚至是育人的高度。从效益的角度讲,由于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效果的取得具有滞后性、延期性的特点,需要通过长期持续的实践才能看到显性效果,而目前部分家长们认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科成绩,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是变相的“乱收费”,而抱有理解态度的家长表示支持学生参与,但这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更不愿意成为众多学生们的家长一起与学校组织承担学生们的活动。小学阶段或多或少家长们会参与,随着年级的升高,家长们“分数”至上、重知轻智的培养意识越来越强,家长在接受并配合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面临巨大挑战。因此,要平稳长效地实施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还需从社会环境、家长教育等方面做相应的宣传工作,加深大众对社会实践活动意义的理解与认知。endprint

鉴于上述对中小学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分析,目前我国亟需建立一套全面促进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的保障机制,进而化解学校、家长、教育部门、社会、学生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之间的现实阻隔,进而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意能力。

二、建构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长

效机制的现实路径

建构完善有效的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还是一种理想,是一个过程,但是它的实现程度与我们的正确认识和主观努力有着密切联系。鉴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层面探讨建构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现实路径。

(一)建立多维主体联动的责任分担机制,保障中小学学生安全

安全机制的建立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家长、社会以及学生个人的综合力量。首先,从制度方面出台责任问责与责任分担的法律法规,明晰参与主体间的各自责任,建立责任分担机制。目前,政府、学校、家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责任分担处于失衡状态,政府和家庭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而学校承担了它长期以来不该承担以及无法长期承担的责任。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责任分担机制,完善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建构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育人环境。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场地、设施的安全性监督,配备必要的安保人员,设置相应安全警示标志。学校层面,要加强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和预案;社会层面,需加强与社会保险或安全机构的合作关系,建立中小学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的保护伞,确保中小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除家长或相关人员的忧虑,支持中小学社会实践。再次,加大宣传力度,践行家长再教育,使家长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意义所在,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协同学校积极做好实践活动安全保障工作。最后,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要遵守各项规定和注意事项,确保人身安全。

(二)利用社区、家长扩大社会资源网络,实现双向参与模式,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推进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首先,与社区建立稳定的、双向参与的社会实践基地。“学校与社区的正规、非正规的条件与改善是不可或缺的,开发基地的构筑是基本条件。”[1]因此,学校要积极与社区各职能部门相互协商、相互配合,促使社区主动接纳中小学生开展社区实践活动,进而建立“社校”双向参与模式的社会实践基地,为促进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走向常态化、规范化发展轨道奠定基础。“双向参与式模式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间的联系的一种有效模式。实施这一模式,有助于促进社区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有助于推动城乡社区积极关心教育、支持教育”。[2]其次,以学校布局调整为契机,充分利用现有校舍资源。由于学校布局调整,致使各地区出现大量闲置的校园。我们可以此为契机,将闲置校园改建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利用区域资源的特点开展特色教学活动,进而在节约、高效的基础上,建立生态、优化、长效的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三)整合课程资源,建构系列化课程体系

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和合共生的。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中小学学校课程,用课程与教学的思想与理论去设计和统整,能够更好地开发和实施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把社会实践从随意性转向校内外社会实践相统一的整体设计。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是一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操作程序复杂的一项工作。因此,要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根据学生的成长阶段、发展特点,分层次、分内容地设计系列化课程体系。分层次体现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的社会实践内容,以贴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分内容体现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原则,这样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可以有重点、有选择的参加,避免学生参与活动的盲从。与此同时,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实践活动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加强宣传引导,链接“家校”情意

家长的广泛支持,是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动力所在。因此,政府部门和学校要大力加强宣传,引导家长对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正确的认识,在连接“家校”情意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发展。通过宣传,要家长意识到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掌握科学和技术,解决实际生活、生产和社会问题等所必需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是促进学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认知和行为相统一的纽带和桥梁”。[3]以推进学校、家长之间相互支持,协调一致,共同搭建中小学社会实践的平台,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社会实践的体制和机制。

参考文献:

[1]佐滕学.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1.

[2]殷世东.论中小学社区服务课程的常态化开设[J].教育评论,2009(2):90-92.

[3]殷世东.中小学社会实践的价值意蕴与有效开展[J].课程·教材·教法,2011(9):9-13.

责任编辑/齐 欣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构基地家长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家长错了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建构游戏玩不够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