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 想
浅谈彗星的拍摄
□ 詹 想
笔者用佳能500D相机+200mm焦距镜头拍摄的L4彗星伴仙女座大星系M31照片。
刚刚过去的2013年,有两颗彗星很是吸引了天文爱好者甚至普通公众的眼球,一颗是3~4月比较容易观测的C/2011 L4 PANSTARRS(下文简称L4),一颗是11~12月比较容易观测的C/2012 S1 ISON。其中,ISON彗星尤其引人关注,因为发现之初,就计算出它的轨道在近日点极端接近太阳,是一颗典型的掠日彗星。而掠日彗星往往会成为漂亮的大彗星,比如1965年的池谷-关、2006年的C/2006 P1 McNaught,都是白昼大彗星,最亮时白天可见,过近日点后非常壮观。另外,北半球自从1997年的海尔-波普之后就没出现过漂亮的大彗星了,因此,ISON被北半球人民寄予了厚望。可惜,这颗传说中的世纪彗星,如飞蛾扑火般冲向太阳,却没能再完整地逃出来。
ISON死了,但是它留下的彗星热潮仍在。此时,天空中就有一颗很值得观测和拍摄的亮彗星——C/2013 R1 Lovejoy(下文简称R1)。新彗星的出现其实没什么规律,说不定下个月又会出现一颗漂亮的彗星,所以,如果你想拍彗星,不妨从现在就开始练习。
每次在微博上发布彗星的消息,总会有许多人问:这彗星在哪里?几点往哪个方位看?这些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因为一般的彗星肉眼看不见,只说一个大概的时间方位几乎是不可能找到的。另外彗星移动很快,每天的位置都有不同。所以,真正想观测彗星的同好,一定要学会利用电子星图自己查询彗星的位置。
计算机上可运行许多电子星图软件,最常见的叫“虚拟天文馆”,是一个免费的3D星空演示软件。在这个软件的“设置”-“插件”里,有“太阳系编辑器”,这里可以下载最新彗星数据,然后显示彗星的位置。具体方法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找到,在此不再赘述。
笔者最喜欢用的电子星图软件是经典的Skymap。这个软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却相当专业,数据极为丰富。用它下载彗星数据非常简单,首先点击菜单“File-Preferences-downloaded data...”,第一个网址是下载彗星数据的网站,默认的网站可能是错的,改为“http://www.minorplanetcenter.org/iau/ Ephemerides/Comets/Soft01Cmt.txt”(这个网址,直接用Google搜“skymap comet”关键字,也能搜出来)。然后,点击菜单“Tools-Download data...”,点第一个“Download Comet Data”,即可将最新的彗星数据下载下来(图1)。
让软件显示彗星也很简单,点击右侧工具栏彗星图标,即可对彗星显示情况进行设置(图2)。你可以点击左下角的“All”选中所有的彗星,或者手动用复选框选中你想显示的彗星。在右边可以选择只显示距近日点在XX天以内的彗星(All comets within XX days of perihelion),或者所有选中的彗星(Selected comets only);也可以只显示XX等以上的彗星(Comets brighter than mag XX),或者全部选中的彗星(All selected comets)。如果左下角选择了“All”,则在右边不要选择显示全部彗星,那样的话太多了,软件可能会卡死。如果你左边只选中了你想显示的彗星,那么在右边可以选择显示全部。另外,一定要确认“Display comets on map”前面的复选框是选中状态。
最后,无论你用哪个软件,更新彗星数据并显示后,就可以设置好你想观测的时间,然后看彗星的方位和地平高度了。如果你想用长焦镜头或望远镜拍摄彗星特写,只需要在星图软件上放大,就可以看到彗星的精确位置(图3)。
图1 Skymap下载彗星数据对话框。下面还能下载小行星数据和人造卫星数据。
图2 Skymap设置彗星显示情况对话框。笔者这里是选中了所有彗星,然后显示所有亮于16等的彗星。
图3 这是笔者用Skymap下载最新彗星数据后,显示的北京地区2013年12月14日凌晨5:30时东偏北的彗星情况。5颗彗星扎堆出现在这片天区,不过多数都很暗。
图4 2013年4月6日凌晨的L4彗星(上)伴M31(下)从东北方升起。照片中还有明显的绿色气辉。
如果你想拍的彗星比较亮比较大
那么,用固定式星野摄影的方法就能将其拍下来。如果你有幸赶上那种壮丽的世纪大彗星,那么用广角镜头便可以轻松进行拍摄。不过,这种场面毕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更多的彗星并没有那么大。所以,这时候要想一定程度体现彗星的细节,可能需要用到50mm左右的标准镜头乃至85mm左右的中焦镜头。在这样的焦距下进行固定摄影,如果希望背景恒星不明显拖线,那么曝光时间一定要短,在6~8秒为宜。这么短的曝光时间要想拍下漂亮的星空和彗星,则要求镜头的光圈要比较大,同时相机机身的高感能力要比较强。图4是杨勇(新浪微博@Lysuna)2013年4月6日凌晨拍摄的L4彗星伴仙女座大星系M31从东北方升起的照片,使用佳能6D+85mm镜头,f/1.2,ISO3200,8秒曝光。这款镜头十分强大,光圈可以大到f/1.2,所以感光度不用设得太高。如果你只有最大光圈f/1.8的镜头,那么可以把感光度上到6400,也能得到差不多的曝光值。
如果你没有太强大的机身和镜头,又或者你想用更长焦的设备拍摄彗星的特写
那么,固定摄影的方式就不适用了,这时你需要使用赤道仪跟踪拍摄。使用赤道仪可以大大拓展你的天文摄影题材,这时你不需要太高的感光度和太大的光圈,而是用更长的曝光时间,更从容地拍摄。这样,你可以得到更好的画质和细节表现。
现在,市面上有许多小巧轻便的星野赤道仪,国产的价格大约在2000元左右,相比动辄上万的定焦大光圈镜头便宜得多。这些星野赤道仪使用也很方便,可以直接用干电池供电,可以直接架在相机三脚架上,跟踪精度对一般的星野摄影也完全够用,实乃普通爱好者玩天文摄影的必备佳品。
图5是笔者在2013年12月14日凌晨观测双子座流星雨时,拍摄的一张R1彗星和双子座群内流星同时出现的照片。使用佳能650D+50mm镜头,f/2.2,ISO1600,30秒曝光,用一台星野赤道仪跟踪。地景长城虽然有些拖线模糊,但因为本来就是剪影,所以也看不太出来。
如果你想拍摄彗星比较精细的特写
那么,就必须使用拍摄深空的那一套方法,用同样的曝光参数拍摄许多张,后期进行叠加。不过,彗星有其特殊之处,因为它相对于恒星背景是移动的,所以,拍摄时单张曝光不宜过长,个人感觉用等效800mm左右焦距拍摄时,单张控制在2分钟以内为宜。然后,后期叠加时,要按照彗核的位置叠加,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彗星影像。
图5 2013年12月14日凌晨拍摄的双子座流星雨群内流星(右上的明显亮线)、R1彗星(中部)、长城(下方)在一起的合影。中偏左略显模糊的一小团是武仙座球状星团M13。另外,图上还有卫星若干。
如何按照彗星的彗核进行叠加呢?著名深空叠加软件DeepSkyStacker(简称DSS)提供了这一功能,在这里也只介绍此软件叠加彗星的功能,它的基础使用请大家自行查阅相关教程。
1 运行DSS后,首先点击左下方的“Settings-Stacking Settings...”,然后点击第二个选项卡“Comet”,下方有三个选项(图6),建议选择第二项“Comet Stacking”,这个就是按照彗星位置叠加。第一个选项“Standard Stacking”是普通的按照恒星位置叠加,这时彗星会拖线;第三个选项“Stars+Comet Stacking”理论上可以通过复杂的算法让彗星和星点都不拖线,但笔者测试后发现,这个选项会让黯淡的彗尾细节损失严重,因此不推荐。
图6 DSS中的彗星叠加设定
2 设置好以后,按照正常叠加深空的流程,打开图像帧、暗场帧和平场帧。打开后,不要直接开始叠加,因为软件并不知道彗星在哪里,需要你告诉它。在下方的图像列表里,选中第一张图像,上方的预览窗口会显示这张图,右边会显示4个工具。点那个彗星工具(这时如果弹出一个提示对话框,选第三个“to continue without xxx”选项),然后把鼠标放在彗核的中心,按住Shift键并左键单击鼠标,就设置好了彗核的位置。注意,你可以使用鼠标滚轮局部放大图像,或者看左上方的局部放大图,仔细确认彗核的中心。利用小键盘上的方向键可以微调鼠标的位置,找准以后再点击鼠标。点击成功以后,会出现一个紫色的圆框框住彗核。最后,记得点右边工具栏里最下方的“保存”工具,这样彗核的位置就被保存下来了。
图7 DSS里手动选择彗核
3 依次选中每一张照片,手动选择好彗核的位置并保存。全部选好以后,就可以按照平时叠加深空的方式,开始叠加了。叠加完后,再用Photoshop之类的图像处理软件,调整色阶、曲线、饱和度、降噪等,并最终出图。
图8 笔者用佳能500D相机+FSQ106望远镜(焦距530mm)拍摄的R1彗星特写照片。单张曝光1分钟,ISO1600,16张叠加。
图8就是用彗核叠加模式叠加并处理的R1彗星的照片,可见彗星很清晰,彗尾的结构和细节很精细,但背景恒星拖线了。
不过,彗核叠加模式不是必须的。比如,如果你用的镜头焦距不是特别长,或者总曝光时间不是特别长,那么可以用普通叠加模式。而如果你想拍摄彗星和别的天体相伴的场景,则必须用普通叠加模式。这时控制总曝光时间不要太长非常重要。
题图就是用普通叠加模式叠加并处理的L4彗星伴仙女座大星系M31的特写照片,如果用彗核叠加模式,M31拖线模糊了,就会有违这照片的初衷。所以我使用佳能500D+小白镜头,200mm端,f/2.8,ISO1600,单张曝光1分钟,连拍9张叠加。200mm焦距不是很长,累积9分钟总时间也不是很长,所以彗星没有太明显的移动,这时用普通叠加模式,能够清晰地显示彗星与M31的细节。
(责任编辑 张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