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创新要“接地气”

2014-10-10 14:28宋鑫陶
商周刊 2014年19期
关键词:接地气海藻产学研

宋鑫陶

1998年10月,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明月集团”)重新组建改制时,还是一个深陷困境、濒临倒闭的企业。如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它已摇身一变,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企业和国内蓝色经济海洋生物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如果要深究这一改变背后的推动因素,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无疑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第一位是技术

2006年,李园园应聘到明月集团,开始做与海藻肥相关的产品开发。当时,由于没有产品订单,海藻肥车间的工人大都被分派到了其他车间,但她觉得海藻肥项目不能丢弃,于是便接过这一项目,开始自主研发。

“那时车间就我一个本科生,连同一个业务经理,总共两个人,不是在外面跑,就是在厂里做研究。每个月都出去很多次,去考察市场上大企业都在卖什么产品,紧跟他们的成熟产品,把样品买回来,再琢磨自己的方式、方法,把自己的想法和设计加进去,但总体上仍是以效仿为主。”就是在这样势单力薄的境况下,李园园在从2006年到2009年不到三年时间里,成功完成了海藻肥系列品种项目的开发。

2009年,明月集团海藻肥的营业额已达800多万元,并成立了事业部。也许正是得益于海藻肥的成功,明月集团认识到了研发的重要性,企业也开始从自主研发慢慢走上了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事实上,据明月蓝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园园介绍,企业早在2001年左右就已经在跟中科院海洋所合作,只是在产品研发方面没有取得意想中的成果,“感觉没有跟实际应用结合的那么好”,这条路一度因此而中止。

但产品研发带来的成果和效益,以及企业需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需求,使明月集团认识到,研发之路不仅要走下去,而且要强化产学研的结合,走一条以企业自主创新为主、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道路。“产学研在公司整体发展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正规军的角色。之前自主研发时,虽然灵活,但没有大专院校等科研单位的支持,总感觉像是在打游击战,散而且不系统。”分管明月蓝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和质量部的李园园深有体会。

据介绍,在与高等院校合作方面,明月集团与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水科院黄海研究所、山东科技大学等十几家高校科研单位,都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聘请了十多位国内外相关领域高层次专家作为企业技术顾问,先后组建了海藻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应用、腐熟剂产品开发、海藻活性物质及功能性生物制剂、苹果产业体系产品开发及应用推广、苏云金芽孢杆菌系列微生物制剂、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功能性食品等7个联合实验室,还牵头组建了“海藻多糖提取与应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链,联合开发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薛长湖在去年明月集团改革15周年的座谈会上,就为企业分析说:“明月集团一开始做海带的应用,最成熟的是海藻肥,但技术含量并不高,发展海洋生物产业,第一位的就是技术。企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一个厚重的研究团队和一个技术中心。明月集团有一个20人的技术中心,这支撑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一味依靠外在力量,企业是永远发展不起来的。”

产学研结合是大趋势

2010年,明月海洋生物产业基地建成投产,海藻肥料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2011年10月,青岛明月蓝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公司在向多元化加快发展的同时,研发队伍和业绩都在不断扩大。“现在我们有自己的实验室,10多个人的研发队伍,而且一半以上是研究生。这几年,公司(青岛明月蓝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越来越快,业绩也是每年翻番,去年就达到了9000多万元。”

目前,借助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优势,其不断推动产业由原料型产品向应用型终端产品延伸,拉长蓝色经济产业链条,相继转化技术成果及产品10HD多项,培育了海洋功能食品、海洋化妆品、海藻生物医用材料、海洋生物肥料等四大新兴产业,实现了海藻生物产业链集聚发展。

据悉,英籍科学家秦益民博士团队开展的生物医用材料项目、上海李成亮教授团队开展的海洋护肤化妆品项目以及华中农业大学喻子牛教授团队开发的海藻微生物制剂项目,均进入产业化阶段。与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韩军博士团队、美籍华人王正平博士团队已达成合资合作意向,重点开发药物制剂和营养食品项目。而依托众多的科技创新团队,明月集团也成功孵化出了青岛明月蓝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明月爱熙化妆品有限公司、青岛明月生物医用材料有限公司三个子公司。

据明月集团企划部副经理徐玉强介绍,公司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先后成立了海藻工艺及提取物研究室、海洋食品配料研究室等7个专业研究室,建立了全国海藻生物检测研发中心、山东省海藻多糖提取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科研平台,并正在加快建设海藻生物科学研究中心。该中心建成后,将是国家级的海藻生物产业自主创新科研平台和海洋生物新兴产业的孵化器。

徐玉强还向记者介绍,公司已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20项,开发了海洋药物、海洋化妆品、食品配料、医用材料等80多个新产品,申请国家专利42项,获得授权17项,并先后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以及多个省市专家工作站。正是不断增强的科研实力,推动着企业的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

明月集团的成就,离不开企业在产学研上的执著。企业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占到了销售收入的5%以上,拥有600多名各类技术人员,以及24名拔尖人才和技术带头人,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也如李园园所说,企业在所有的产品研发方向上,都拥有几名专家,这与她当年进入明月时的境况,已是天壤之别。

近几年,企业开始关注微生物行业。据李园园介绍,他们已经跟山东农业大学合作了3年,制作生产微生物肥料,主要用于经济作物,防止病虫害,也已经同华中农业大学合作了两年,主要研发生物杀虫剂。“我们是借助海藻的优势,跟大学的生物学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然后再突出自己的优势。”在李园园看来,“产学研结合是将来企业发展的重要辅助力量,也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大趋势,也正是企业由传统的初级制造能迈向依靠科技驱动的发展轨道的关键所在。”

企业才是核心节点

产学研协同创新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但政府是推动科技创新网络链接的重要力量,却并非创新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智囊”保障,其既可以承担攻关课题,也可以向企业输送科研人才,但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也通常会有衔接不畅的现实难题。由于市场信息、推广成本、资金、渠道等因素的制约,也会导致一些实用技术得不到有效开发。

有专家建议,科研创新要“接地气”,应该着力解决好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探索协同创新模式,通过战略协作、合作攻关、联合申报等,集中破解企业发展的共性问题。

对于明月集团而言,它们也在通过“人才强企”和“借力引智”工程,建设开放式创新平台,以及借助科研孵化器优势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等举措,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事实上,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上,企业既要借助政府和科研院所的协助,更应该将自身视为核心节点,利用其具有的更强的市场敏感性和盈利动机去发现技术的商业用途。企业通过“产品创新”、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的“过程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才应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导力量。

科技创新成果最重要的是通过企业来实现应用和市场推广,并创造市场价值。所以在产学研中,企业才是核心节点,这样的节点越多,就越有利于科技创新、扩散与科技成果转化。也许正是深谙此道,明月才成就了今天的优势。endprint

猜你喜欢
接地气海藻产学研
海藻保鲜膜:来自海洋的天然“塑料”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海藻球
海藻与岩石之间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中水电,在老挝“接地气”有回报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