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因自身播出形式和国内受众调查市场发展水平的局限,其收视数据存在统计困难、成本高的问题,收视分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也经常受到质疑。如何在现有市场环境下剥茧抽丝,选择有效的收视分析数据和分析方式是文章重点探讨的问题。这不仅对电视天气预报这种特殊类型的电视节目管理有比较现实的意义,对于类似天气预报的小版块节目的收视研究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天气预报;片段式节目;收视数据;分析指标;电视节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P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0-0011-03
收视调查自20世纪50年代引入电视行业开始,其准确性和实用性就一直存在争议,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调查方法和数据模型不断进化,收视调查数据目前仍旧是衡量电视媒体价值的主要工具。中国收视调查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和欧美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市场收视调查的主要用户不是广告运营商,而是节目制作单位,比如电视台,因此收视调查数据被广泛应用于电视节目的质量管理。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是电视节目中相对特殊的一个类型,在中国电视行业中出现得比较晚,是20世纪80年代。1980年,气象部门与广电部门合作,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开播《天气预报》节目。发展到今天,除了在地方电视台播出的天气预报节目外,单由中国气象局直属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制作的在全国性公共频道播出的国家级天气预报节目每天就近百档。节目之间横向的宏观质量管理和栏目内部的微观业务管理都需要量化、准确的收视数据来支撑,然而受天气预报节目自身播出形式和收视调查市场发展水平的限制,如何准确获取节目的收视数据,如何有效利用数据进行节目间的对比分析一直存在很多难点。
1 天气预报节目收视数据统计分析难点
天气预报节目自身具有时长短、播出时间相对不固定以及播出平台、时段差距大等特点。导致节目的收视调查数据从统计到分析都困难重重。
1.1 时长短,收视统计分析有难度
很多观众会有惯性收看和等待收看的收视习惯。惯性收看是指看完喜欢看的节目后,如果没有其他主动想收看的节目,就会继续留在这个频道看下面播出的节目。等待收看是指在自己喜欢收看的节目播出前,提前转换到该频道,等待喜欢的节目播出。因此节目的进入和结束很容易受到前后播出节目收视的影响。对于时长较长的节目来说,节目的平均收视数据可以对这种影响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但对于时长较短的节目来说,这种影响会很大。天气预报节目一般时长都比较短,最长的5分钟,最短的1分钟,因此当节目收视发生变化时,很难判断影响收视的因素来源于自身还是前后节目。
此外,天气预报节目的时长远远低于目前中国日记卡式收视调查的最小记录单位,这就意味着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分析数据只能采用收视仪调查数据。而目前中国的收视调查市场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仍在使用日记卡式调查方式,全国只有70多个城市有收视仪调查数据,这个范围相对于真正的目标受众范围还有很大的差距。
1.2 播出时间相对不固定,收视数据统计难度大、成本高
目前在公共频道播出的天气预报节目中,有部分节目是插在新闻节目中播出的,虽然是独立版块,但没有独立片头,按照目前收视调查的命名规则并不能独立算作一档节目来统计,因此在天气预报节目进行收视分析的初期,只能使用时段统计的方式来计算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数据。
然而天气预报节目的播出时间又存在相对不固定的现象,特别是插在新闻节目中播出的节目,受前后新闻的影响,提前或延后几分钟播出是比较常见的,这对于时长只有几分钟的节目来说,使用固定时段来统计节目的收视数据,数据准确性就会大打折扣。
为了提升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对无片头节目可以向收视调查公司订购节目监播单,但同时也提高了收视分析工作的成本。
1.3 播出平台和时段差距大,不利于横向比较
播出平台和播出时段会直接影响节目收视数据的高低。天气预报节目时长短,专业服务类的定位又容易导致栏目间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很难形成品牌效应,自身抗干扰能力弱,收视情况就更容易受到播出平台和播出时段的影响。
目前国家级天气预报节目开路公共频道的播出平台一共有20个,其中有覆盖率高、收视效果好的优质播出平台CCTV-1、CCTV-新闻等平台,也有境内落地情况一般的境外平台,比如凤凰卫视。而且节目播出时间从凌晨0点到半夜11点均有分布,播出平台和播出时段差距都很大。简单地使用收视率、收视份额或者触达率等都很难进行节目之间的横向比较分析。
2 对天气预报节目进行收视分析是否有实际意义
基于天气预报节目收视统计难度大、成本高的特点,一些业务管理者对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分析工作提出了质疑:(1)天气预报节目是气象部门的公共服务窗口,应坚持社会效益为重,收视不好的节目也要坚持做,节目间的横向收视比较是否有意义?(2)花费人力财力开展收视分析工作对天气预报节目的质量提升是否有实用性?
其实强调天气预报节目的社会效益和效率优先的原则并不矛盾。对于没有经济收入的节目进行收视分析,改进节目内容和形式,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对收视表现不好的节目进行收视分析,查找收视表现不佳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节目内容和形式没能满足受众需求则需要改进节目,如果是因为在这个平台这个时段受众对天气预报节目的需求本身就小,就应该调整节目制作资源配置,尽量降低该档节目的制作成本,将更多的资源配置给受众需求更大的节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扩大社会效益。
目前借助收视仪数据和特约监播的手段已经解决了精准提取天气预报节目收视数据的难题,对收视分析工作实用性的质疑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对收视调查数据准确性的质疑。收视调查数据本身是一个存在一定误差的抽样调查统计数据,虽然从统计学原理来看,抽样调查是具有科学性的,但它毕竟不是全员调查,数据结果始终不能绝对代表全部的受众收视表现。对于天气预报这样时长短的小节目来说,是否能利用这些存在误差的数据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关键在于选对分析指标和
方式。
3 如何选择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分析指标
针对收视数据本身存在误差的特点,要提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就要尽量使用高重合数据,就是尽量使用较长时间范围内的平均数据来评判节目的收视表现。对于时长不足3分钟的节目,不建议使用逐日分钟收视变化来判断节目内容或选题设置的优劣。
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多年来一直是收视调查数据中最为常用的两个指标,但受天气预报节目播出平台和时段的影响,在节目间进行收视比较的时候不能直接简单使用这两项指标。而且,随着媒体领域的不断发展变化,很多频道的收视率和收视份额都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在节目自身纵向收视分析时,也不建议直接使用收视率和收视份额指标。
结合天气预报节目自身的特点,经过反复比较研究,推荐以下三项收视分析指标和方法:
3.1 时段收视贡献
天气预报节目统一由气象部门制作,在公共频道播出。除了部分节目的播出时间有硬性规定外,其余大部分天气预报节目的播出内容、形式和频率都由播出平台决定。曾经天气预报节目经常被新闻节目用来做调节时长的“松紧带”,不仅影响了公共气象服务的效果,也非常不利于节目建立自身的品牌效应。要提升播出平台对天气预报节目的重视,扩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平台,就要用数据证实天气预报节目自身的价值。
其实天气预报节目的主要功能是服务大众,自身的定位是非常具备受众基础的,这一点从新闻联播后《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表现就可以看出,多年来它一直是央视节目收视的最高峰。
使用效率为零时,播出比重与收视比重相等,供求关系平衡。使用效率为正数时,收视比重大于播出比重,供小于求,使用效率为负数时,播出比重大于收视比重,供大于求。对于供大于求的节目,可以适当调整制作资源配置,将更优质的制作资源向供小于求的节目倾斜。同时可以以此为依据,向合作媒体协商更多的播出平台。
4 结语
虽然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天气预报节目在收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面受到一些局限,但从节目自身的特点出发,换个思路,也许可以找到更为便捷有效的分析方法。当然,除了上面推荐的三项分析指标,肯定还有其他有效的分析指标也可以用于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分析。希望此文能在抛砖引玉的同时,对其他短小节目的收视分析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G.韦伯斯特,帕特西亚·F.法伦,劳伦斯·W.里奇.视听率分析:受众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 张闽红.电视气象预报节目特点分析[J].东南传播,2009,(10).
[3] 罗琴,虢亚冰,等.电视节目评价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4] 詹姆斯·A.布朗,沃德·L.奎尔.广播电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卢晓露(1979-),女(回族),山东蓬莱人,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受众研究质量管理。
方式。
3 如何选择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分析指标
针对收视数据本身存在误差的特点,要提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就要尽量使用高重合数据,就是尽量使用较长时间范围内的平均数据来评判节目的收视表现。对于时长不足3分钟的节目,不建议使用逐日分钟收视变化来判断节目内容或选题设置的优劣。
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多年来一直是收视调查数据中最为常用的两个指标,但受天气预报节目播出平台和时段的影响,在节目间进行收视比较的时候不能直接简单使用这两项指标。而且,随着媒体领域的不断发展变化,很多频道的收视率和收视份额都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在节目自身纵向收视分析时,也不建议直接使用收视率和收视份额指标。
结合天气预报节目自身的特点,经过反复比较研究,推荐以下三项收视分析指标和方法:
3.1 时段收视贡献
天气预报节目统一由气象部门制作,在公共频道播出。除了部分节目的播出时间有硬性规定外,其余大部分天气预报节目的播出内容、形式和频率都由播出平台决定。曾经天气预报节目经常被新闻节目用来做调节时长的“松紧带”,不仅影响了公共气象服务的效果,也非常不利于节目建立自身的品牌效应。要提升播出平台对天气预报节目的重视,扩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平台,就要用数据证实天气预报节目自身的价值。
其实天气预报节目的主要功能是服务大众,自身的定位是非常具备受众基础的,这一点从新闻联播后《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表现就可以看出,多年来它一直是央视节目收视的最高峰。
使用效率为零时,播出比重与收视比重相等,供求关系平衡。使用效率为正数时,收视比重大于播出比重,供小于求,使用效率为负数时,播出比重大于收视比重,供大于求。对于供大于求的节目,可以适当调整制作资源配置,将更优质的制作资源向供小于求的节目倾斜。同时可以以此为依据,向合作媒体协商更多的播出平台。
4 结语
虽然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天气预报节目在收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面受到一些局限,但从节目自身的特点出发,换个思路,也许可以找到更为便捷有效的分析方法。当然,除了上面推荐的三项分析指标,肯定还有其他有效的分析指标也可以用于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分析。希望此文能在抛砖引玉的同时,对其他短小节目的收视分析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G.韦伯斯特,帕特西亚·F.法伦,劳伦斯·W.里奇.视听率分析:受众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 张闽红.电视气象预报节目特点分析[J].东南传播,2009,(10).
[3] 罗琴,虢亚冰,等.电视节目评价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4] 詹姆斯·A.布朗,沃德·L.奎尔.广播电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卢晓露(1979-),女(回族),山东蓬莱人,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受众研究质量管理。
方式。
3 如何选择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分析指标
针对收视数据本身存在误差的特点,要提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就要尽量使用高重合数据,就是尽量使用较长时间范围内的平均数据来评判节目的收视表现。对于时长不足3分钟的节目,不建议使用逐日分钟收视变化来判断节目内容或选题设置的优劣。
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多年来一直是收视调查数据中最为常用的两个指标,但受天气预报节目播出平台和时段的影响,在节目间进行收视比较的时候不能直接简单使用这两项指标。而且,随着媒体领域的不断发展变化,很多频道的收视率和收视份额都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在节目自身纵向收视分析时,也不建议直接使用收视率和收视份额指标。
结合天气预报节目自身的特点,经过反复比较研究,推荐以下三项收视分析指标和方法:
3.1 时段收视贡献
天气预报节目统一由气象部门制作,在公共频道播出。除了部分节目的播出时间有硬性规定外,其余大部分天气预报节目的播出内容、形式和频率都由播出平台决定。曾经天气预报节目经常被新闻节目用来做调节时长的“松紧带”,不仅影响了公共气象服务的效果,也非常不利于节目建立自身的品牌效应。要提升播出平台对天气预报节目的重视,扩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平台,就要用数据证实天气预报节目自身的价值。
其实天气预报节目的主要功能是服务大众,自身的定位是非常具备受众基础的,这一点从新闻联播后《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表现就可以看出,多年来它一直是央视节目收视的最高峰。
使用效率为零时,播出比重与收视比重相等,供求关系平衡。使用效率为正数时,收视比重大于播出比重,供小于求,使用效率为负数时,播出比重大于收视比重,供大于求。对于供大于求的节目,可以适当调整制作资源配置,将更优质的制作资源向供小于求的节目倾斜。同时可以以此为依据,向合作媒体协商更多的播出平台。
4 结语
虽然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天气预报节目在收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面受到一些局限,但从节目自身的特点出发,换个思路,也许可以找到更为便捷有效的分析方法。当然,除了上面推荐的三项分析指标,肯定还有其他有效的分析指标也可以用于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分析。希望此文能在抛砖引玉的同时,对其他短小节目的收视分析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G.韦伯斯特,帕特西亚·F.法伦,劳伦斯·W.里奇.视听率分析:受众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 张闽红.电视气象预报节目特点分析[J].东南传播,2009,(10).
[3] 罗琴,虢亚冰,等.电视节目评价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4] 詹姆斯·A.布朗,沃德·L.奎尔.广播电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卢晓露(1979-),女(回族),山东蓬莱人,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受众研究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