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慧仪
一、创建背景和意义
我校早在2001年实施学分制时就提出开设人格与行为规范教育课程,即借助班会课,结合学校不同时段的主题活动,设计有针对性、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教育主题,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与职业技能学习同步进行,学生学习合格给予2个学分。十多年过去了,面对社会深刻转型、思想日益多元、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以及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中职学生呈现如下特点:处于青春期,精力旺盛,心理困惑、心理冲突较多;情感脆弱,自信不足;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动力不足;以自我为中心,组织纪律观念差;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弱;就业、创业意识低,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人格与行为规范教育已成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此外,强化德育教育是培养中职学生健全人格的关键,对中职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可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许多学校已经认识到人格和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持续开展教育,常常借助主题班会,或者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来介入人格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由于能力本位的思想影响,往往比较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人格与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视不够,而且多流于形式,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课程内容,鲜有针对性强的校本教材可依。因此,教育时效性差,对学生的教育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在新形势下,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人格和行为规范教育校本课程亟待开发建设。
我校以申报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为契机,以科研引领、班会课为载体、全体班主任参与创建新形势下中职人格与行为规范教育校本课程,使之成为国家教育部提出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德育必修课及《心理健康》选修课的有效补充,使之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职业需求相结合,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有别于普教的人格与行为规范教育。
二、实施内容与过程
根据我校历年来成功举办的主题班会课、文明礼仪讲座、爱国主义和公民意识教育、法制教育、艺术节、技能节、社团活动等思想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成功做法和人文资源,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职业需求整合、归类、提升人格与行为规范校本课程内容,使之系统化和规范化,并形成教材和教学课件。
中职人格与行为规范校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行为规范、专题教育、塑造健康人格、规划职业生涯、企业与职业等五大方面,具体实施如下。
第一学期。九月:(1)解读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2)庆祝教师节。十月:(1)庆祝国庆;(2)认识自己、悦纳自我。十一月:(1)了解专业、确定目标;(2)参加公益活动。十二月:(1)了解校园文化内涵;(2)法制教育。
第二学期。三月:(1)学雷锋、在行动;(2)学习专业,掌握知识。四月:(1)祭奠英烈;(2)积极参与、展现自我。五月:(1)学会交流、学会包容;(2)诚实守信。六月:(1)了解企业文化内涵;(2)禁毒教育。
第三学期。九月:(1)文明礼仪;(2)感恩教育。十月:(1)国庆献礼;(2)垃圾分类教育。十一月:(1)提高能力,培养技能;(2)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十二月:(1)解读企业规章制度;(2)新年梦想。
第四学期。三月:(1)职业行为规范;(2)青春期教育。四月:(1)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直面挫折、树立自信。五月:(1)认清形势、正确抉择;(2)求职简历的撰写。六月:(1)求职礼仪;(2)融入职业、做一个合格的职业人。
三、成效
创建中职人格与行为规范教育校本课程,有利于指导班主任开展日常的德育工作,为学生塑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德育规范提供指引。班主任对学生心理辅导和个性化帮教工作的技巧得到提升,使班主任逐渐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通过人格与行为规范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在不同年级、不同时段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和法制、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职业观,塑造健康人格,为学生个体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了“以心养德,以德育人”的德育目标。
责任编辑 魏文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