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地
(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从养殖场选择出生日龄和体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公犊12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TMRⅠ组和TMRⅡ组。
试验组精料利用牛场自配制的饲料,TMR饲料由课题组研究后配制,有两种饲料配方。
饲料配方的主要成分
在TMRⅠ日粮中加入壳聚糖,按50毫克/千克饲料添加到饲料中。
在TMRⅡ利用EM原液∶红糖∶水∶饲料,按1∶1∶35∶100混合, 在28℃~30℃条件下密封发酵5天后饲喂奶犊牛。
犊牛出生后及时哺喂初乳,出生后第10日起,试验组犊牛开始训练采食。饲喂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每日分2次饲喂,自由饮水。30日龄断奶。试验组饲喂牛场配方精料,粗料自由采食;试验组饲喂TMR日粮。
分别在奶公犊第2、3和4月龄测定体重、平均增重、体高和体斜长。
T检验
表1显示,该试验开始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体重分别为45.69和45.65和45.21千克,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犊牛饲喂TMR后,在2月龄时三组之间差异仍不显著(P﹥0.05),但是试验组有增加体重的趋势;而在3月龄时,两个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表1 TMR饲料对犊牛体重的影响 千克
从表2数据分析,1~30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各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30~60日龄阶段,试验Ⅰ组和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60~90日龄,试验Ⅰ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表2 TMR饲料对犊牛日增重的影响
表3 TMR饲料对奶公犊体高的影响
表4 TMR饲料对奶公犊体斜长的影响
从表3数据得知,1月龄的各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月龄阶段,试验Ⅰ组和Ⅱ与对照组相比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龄试验Ⅰ组和Ⅱ与对照组相比体高有增加趋势,试验Ⅱ增加趋势更明显一些(P﹥0.05)。
从表4数据可以看出,1月龄和2月龄的各组间体斜长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月龄试验Ⅰ组和Ⅱ与对照组相比体斜长有增加趋势,试验Ⅱ增加趋势更明显一些(P﹥0.05)。
TMRⅠ和Ⅱ对犊牛各月龄体尺有提高的趋势,但影响不显著(P﹥0.05)。
TMRⅡ提高了整个试验期犊牛的体重和月增重,并且在4月龄时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