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顺单6号玉米群体结构根系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2014-10-09 03:44杨世佳赵艳花潘中涛冯明友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13期
关键词:透光率低密度叶面积

杨世佳,陈 瑾,赵艳花,潘中涛,张 毅,冯明友

(安顺市农业科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提高玉米籽粒产量是玉米产量构成的重要因子,也是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之一,而玉米产量取决于品种自身的遗传特性及种植环境的影响[1-2],实际生产中栽培密度是重要的影响因子[3],通过密度调节玉米个体与群体结构的平衡发展,能为高产提供良好的群体结构。目前,密度影响玉米产量的相关研究较多[4-5],不同株型的玉米品种在高产栽培中对密度的要求不同,同时密度对植株根部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影响,而根量、叶面积,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6-7]。目前。对黔中地区玉米种植密度与群体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试验以黔中地区主推的耐密型品种顺单6号为材料,设计了不同的栽培密度,研究不同密度对该品种的群体结构、根系特征及产量的影响,探索其最适的种植密度,为实际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3年4~11月在安顺市农科院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耕层土质为黄壤土,土壤理化性状:pH值5.20,有机质12.45 g/kg,碱解氮84.10 mg/kg,有效磷24.23mg/kg,速效钾45.65mg/kg。前作为绿肥。选用当地主推耐密型品种顺单6号为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分高、中、低设6个密度处理,低密度为3.45万和4.20万株/hm2,中密度为4.95万和5.70万株/hm2,高密度为6.45万和7.20万株/hm2,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24 m2,6行区,单株留苗,每个处理3次重复。4月25日播种,播种前施有机肥1.5 t/hm2,基肥(撒可富:28-9-11)375 kg/hm2,追肥(尿素)分为两次施入,第一次于苗期(150 kg/hm2);第二次于大喇叭口期(225kg/hm2),其他管理与当地实际一样。

1.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1)叶面积指数和透光率。分别在抽穗期、拔节期、吐丝期、灌浆中期(吐丝后24 d)和乳熟期测定叶面积指数和透光率。叶面积指数和透光率根据文献[8]中的方法计算,单叶叶面积=长×宽×系数(系数为0.75~0.50),即未展开叶片数量为m,则展开叶(n)系数为a=0.75,未展开叶(n+1)系数为b=a-(0.75-0.5)/m,未展开叶(n+2)系数为 c=b-(0.75-0.5)/m,依次类推。叶面积指数(LAI)=单株叶面积×单位土地面积内株数/单位土地面积。透光率采用农业环境监测仪TPJ-22测定,前两个时期测定植株顶部和底部,后三个时期测定植株顶部、穗位层和底层,透光率(%)=测定层光强/冠层顶部光强×100。(2)根体积和干重。于吐丝期采用双向切片法[9]取样,连续取两株。以第1株与第2株的1/2株距处到第3株与第4株的1/2株距处为长,以1/2行距为宽,挖长方形样方分层取根,每20 cm一层,取根深度均为80cm,将每层所取的土层分别装入网袋,用水冲洗根系,剔除杂质并捡出死根后,测定根体积及根干重。(3)于乳熟期调查植株农艺性状,分别调查上下穗位的叶夹角、株高、茎粗和双胞率。(4)成熟期测定产量,实收中间3行测产,同时记录实收株数,每小区取10穗调查穗部性状,同时每小区取3株,分茎、叶、穗器官在80℃烘干至恒温称重,进行干物重测定。数据采用excel2010及SPS11.5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叶面积及透光率的影响

2.1.1 叶面积 从图1中可以看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同一生育期单株叶面积呈下降趋势,而叶面积指数则呈上升趋势,5个生育期的变化趋势均一致。在吐丝期之前,群体尚未封垄,主要以个体生长为主,植株迅速长大,叶片增加,所以此时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变化主要以个体影响为主,受种植密度的影响较小。而吐丝期、灌浆中期及乳熟期,群体趋于稳定,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受种植密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在同一密度处理下,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吐丝期的最大,在低密度和7.20万株/hm2的处理下,种植密度对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较小。由此可见,种植密度对玉米群体叶面积的调节主要集中在吐丝之后,其中种植密度为4.95万、5.70万和6.45万株/hm2之间的调节性较大。

图1 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各生育期植株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比较Fig.1 Comparison on leaf area per plant and LAI of maize plants in the growth period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2.1.2 透光率 由表1可知,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同一生育期玉米群体的透光率表现为下降趋势,6个处理的变化趋势一致,且密度对大喇叭口期之后的透光率的影响较拔节期的要明显。吐丝期、灌浆中期和乳熟期穗位部的透光率变化不大,而基部的透光率呈先降后增的趋势,这是由于乳熟期上部叶片处于持绿色状态,而下部叶片衰老干枯,导致穗位部遮阳变化不明显,下部遮阳减少所致。

表1 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各生长时期植株透光率的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n light transmittance of maize plants in the growth period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2.2 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及干物重的影响

2.2.1 农艺性状 由表2可知,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农艺性状以株高、茎粗和叶夹角的变化较为明显。其中,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株高呈升高的趋势,高密度中的7.20万株/hm2处理的植株显著高于低密度和4.95万株/hm2处理的植株。茎粗和叶夹角随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茎粗以低密度处理的显著大于5.70万株/hm2和高密度的处理;叶夹角以低密度、中密度处理的植株显著大于高密度处理的。这表明,种植密度的变化引起玉米个体株高、茎粗及叶夹角的变化,从而起到调控玉米个体与群体形态结构的作用。

2.2.2 干物重 由表3可知,成熟期玉米的单株干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茎鞘、叶片和穗干重的单株趋势也如此。在各器官干重中,以茎鞘干重受种植密度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叶片和穗的干重。随密度的增加,玉米的各部位干重的群体趋势有所不同,其中茎鞘干重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4.95万株/hm2处理的最大,但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叶片干重呈增加的趋势,其中7.20万株/hm2处理的叶片干重显著高于低密度处理;穗干重则呈现出以4.95万株/hm2处理为最大的抛物线趋势,4.95万和7.20万株/hm2处理的穗干重显著高于低密度处理。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低密度条件下个体过于强壮,降低了群体的优势,在中密度条件下个体优势与群体优势得到平衡,而在高密度条件下,个体较弱,但群体优势发挥较为明显。

表2 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植株农艺性状的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n agronomic traits of maize plants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表3 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各部位干物重的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n dry matter weight of maize parts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2.3 种植密度对玉米根系的影响

由表4可知,根系体积和干重受种植密度的影响一致,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随着土层的深入根系的体积和干重逐渐下降,玉米根系多数集中在0~20cm土层中,此土层中根系体积和干重均以高密度处理的显著低于低、中密度处理的;在20~40 cm土层中,根系体积的变化较为明显,低密度和4.95万株/hm2处理的显著高于5.70万株/hm2和高密度处理的;在40~60 cm和60~80 cm土层中,低密度处理的根系体积显著高于高密度处理,而低密度处理的根系干重则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处理。这说明低种植密度下,玉米的根系较发达,且深土层中的根系含量较大。

表4 不同种植密度下0~80 cm土层玉米根系体积与干重的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n the volume and dry weight of maize roots at 0~80cm layer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2.4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由表5可知,在低密度下,产量较低,且显著低于中、高密度处理;当种植密度增加到4.9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种植密度再加达产量略有下降,但中、高密度处理之间的差异未显著。密度处理与产量呈抛物线趋势,且出现高产量的密度为中、高密度处理。从表5中还可看出,种植密度对穗部性状的影响,以穗长、穗粗、穗粒数、秃尖和双胞率的变化较为明显。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长、穗粗、穗粒数和双胞率均呈下降趋势,而秃尖相反,呈上升趋势,百粒重的变化较小。低密度下玉米形成大穗、粒重的穗型,当密度增加时,穗型有所减小,粒重下降、且秃尖增加。在4.9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下,株数和穗型适中,所以玉米得以高产,而在高密度处理中高株数弥补穗部性状的不足,从而产量也得以维持。

表5 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及穗部性状的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n yield and ear characters of maize crop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3 结论与讨论

合理的种植密度是玉米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可使玉米群体与个体协调发展,单位面积上获得最大的产量[10-11]。该研究结果与他人的研究结果一致,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植株的株高、穗位高和叶面积指数呈上升趋势,单株叶面积、茎粗和叶夹角则相反,呈下降趋势[12-13]。种植密度过大,玉米个体间对养分、水分和光照的竞争激烈,通风透光条件差,透光率小,植株茎秆变细,株高变高,生长势弱;而密度过小,个体生长旺盛,但单位面积的总容库过小,也不利于高产的形成[14]。

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根系大部分分布于浅土层;深土层中根系的分布比例、单株根系的体积和干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这一结果与严云、寇太记等[15-16]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因为高种植密度加大了地上部分的群体数量,引起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失衡,导致玉米根系下扎不深。

试验结果显示,耐密型品种顺单6号的产量以4.95万~7.2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较高,种植密度与玉米产量的相关性呈现抛物线关系,这与刘武仁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从穗部性状来看,双胞率、穗长、穗粗、穗粒数、千粒重均呈下降趋势的结果与前人的研究一致[18]。由此可见,对耐密型品种而言,在低密度条件下源供应充足,库充实度高,但库容量相对不足;在高密度中植株缺乏营养,群体压力增大,玉米个体库器官的发育受到的不良影响,导致灌浆不良,秃尖增加[19-20],然而大库容量的群体弥补这些不良的影响,所以产量得以维持。

试验结果还显示,随着种植密度加大,植株的个体生产力降低,但群体优势较明显,玉米的最终产量由二者之间互相作用来决定。因此,只有保持单株和群体效应之间的平衡,即在一定的密度下保持较高的单株生产力,玉米才能获得高产稳产,而这种调节是通过植株形态特征、根系特征的变化来完成,对于耐密型品种顺单6号,建议种植密度为4.95万株/hm2。

[1]李少昆,赵 明.不同基因型玉米光合作用强度的调控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3):245-250.

[2]段鸿飞.不同播种期对冬玉米产量的影响 [J].玉米科学,2000,(8):55-57.

[3]杨国虎,李 新,王承莲,等.种植密度影响玉米产量及部分产量相关性的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6,15(5):57-60,64.

[4]王铁固,赵新凉,张怀胜,等.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部性状及灌浆速率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3):75-78.

[5]薛吉全,梁宗锁,马国胜,等.玉米不同株型耐密型的群体生理指标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55-59.

[6]戴俊英,鄂玉江,顾慰连.玉米根系的生长规律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Ⅱ——玉米根系与叶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产量的关系[J].作物学报,1988,14(4):310-314.

[7]王鹏文,戴俊英,赵桂坤,等.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玉米科学,1996,4(4):43-46.

[8]吕丽华,陶洪斌,夏来坤,等.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J].作物学报,2008,34(3):447-455.

[9]王启现,王 璞,杨相勇,等.不同施氮时期对玉米根系分布及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2):1469-1475.

[10]刘文成,王玉玲,马瑞霞,等.不同类型夏玉米生产力和主要生产质变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3,(3):10-13.

[11]孔令聪,曹承富.叶震紧凑型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J].安徽农学通报,1995,1(1):50-51.

[12]史向远,周 静,张晓晨,等.不同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5):459-461,469.

[13]李 明,穆 青,肖万欣.种植密度对郑丹985干物质上产和农艺性状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10,(4):44-46.

[14]王铁固,赵新亮,马 娟,等.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1,(23):16-18.

[15]严 云,廖成松,张福锁,等.密植条件下玉米冠根生长抑制的因为关系[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2):257-265.

[16]寇太记,郭金瑞,宋振伟,等.不同种植密度下东北春玉米根系特征及掐干物重积累的差异比较[J].玉米科学,2013,21(1):51-56.

[17]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等.玉米品种不同密度下的质量效应[J].玉米科学,2005,13(2):99-101.

[18]杨世民,廖尔华,袁继超,等.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12(4):322-324.

[19]郭玉秋,董树亭,王空军,等.玉米不同穗型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及源库关系的群体调节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2,17(Z):193-198.

[20]潘宁宁.高产夏玉米库源特征及其群体效应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猜你喜欢
透光率低密度叶面积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不同透光率果袋对黄冠梨鸡爪病发生的影响
改性聚丙烯各组分对激光焊接性能的影响
光照强度对温室栽培蒲公英风味品质的影响
作物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
马奶子葡萄叶面积评估模型的建立
金属光子晶体的可见光光谱特性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苎麻叶面积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