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新宇
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在与广大师生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这句话道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一个民族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发展。先进文化是一个人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支撑与动力,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挺直身板的脊梁、破浪前行的罗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民族与文化背景,造就了风格迥异的大学。综观当今世界著名学府,最鲜明的特征是:这些大学都有一套独立、完整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建设既是应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校自身理念建设、制度建设的必然方向。大学要想谋求发展,必须把握机遇,激发动力,深度发掘并树立属于自身的文化特色,以实现内聚力量、外求发展的综合目标。大学的发展与大学的文化息息相关,在目前的国情下,高校要发展、要脱颖而出,凝练正确合理、求真务实而又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是当务之急。
关于“大学文化”的思考
大学文化(the culture of a university),是对大学的精神、使命、宗旨、功能与价值等大学发展基本思想的概括性论述,它既包括认识、思想、价值观、信念、意识、文化、理想等抽象的内容,又涵盖诸如目的、宗旨、原则、追求等较为具体的内容。大学的文化深深地熔铸在大学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风,不可见;气,不可见;但是风气可见”。犹如一个人的内气节操,大学文化难以言说却又无时不在,将具有不同思想、文化、专业背景的知识分子凝聚在一个目标下,产生一种顽强的生命力,支配着学校的正常运转,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失去了文化,大学就失去了灵魂,无所依靠,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一所高校的文化由外到内,由表至里可以分为四层:第一是物化层,如拥有的自然环境、建筑物、教学科研设施、校徽标识等;第二是内在层,如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课程建设、学科专业、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方面表现出的特色;第三是行为层,包括组织行为和个体行为,主要指高校的方针、策略、规章制度、实现目标的措施、培养模式、目标定位、教职工的敬业意识、责任意识、开拓进取精神、工作学习与生活风格等;第四是理念层,主要包括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价值取向、学校精神等。
从精神层面看,大学文化引领着对人才培养的理想追求,是大学办学的灵魂。从认识层面看,大学文化决定着大学的功能作用,是大学生存发展的根本;从操作层面看,大学文化明确了大学的宗旨和使命,是大学行动的指南。要想凝练出一套崇尚科学、探求真理、学术自由、潜心研究、科学系统的大学文化,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传承历史是前提
众所周知,大学的历史是一部与社会互动的历史,这部史书源远流长,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扩大,相互之间的交融使大学在长期的发展中浓缩出许多带有发展指向性的整体观念,不仅反映了大学的教育精神和价值取向,而且反映了长期的文化积淀、历史特征、学科特色和办学追求。它以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期待、一种理性目标的形式陶冶着师生情操,引领着学校发展。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闪烁着不少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经典名言。如《大学章句》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梁启超指出的大学在于“独立其精神,自由其思想”;蔡元培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蓄”;梅贻琦强调的“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竺可桢认为“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我们常听到的“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塑大学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大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2.把握特色是关键
曾经,大学是象牙塔,集中了许多思考美好事物的伟大思想者,他们所处的环境与广阔的社会经济背景完全脱离。而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民族性与国际性更加紧密结合,由国家包办的办学模式已被打破,不同的大学应该确立突出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
特色是大学办学历史的沉淀,更是动态渐进的过程,是社会需求、历史发展、主观努力三方面相结合的产物。这里所说的特色是要有建立在对办学历史和实践进行很好总结之上的优势特色,没有优势就谈不上特色。坚持学校“特色”的同时,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面向社会,突出个性,应避免好高骛远,避免求大、求全、求“洋”,避免“一哄而上”,应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通过自我评价和对比评价,找准自己的特色,在办学文化的凝聚过程中,只有科学分析、科学定位,方能独辟蹊径,独步天下。
3.“以人为本”是基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和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把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将理想、追求、伦理道德、严谨求实、宽容合作的人格品性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树立终极关怀、和平文化、科学伦理、全球环境的大学观。“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调动人的创造活力。所以,现代大学最重要的文化,就是“以人为本”。
从终极意义上讲,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就在于它传递的文化能够开发心智、涵养人性,传递、维护和创造知识,培养优秀学子。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的办学宗旨应该是以学生为主,而学校的灵魂所在是一代代秉持学术精神,薪火相传,不断探索的学者。学术造诣深的学者、大师,是现代大学综合实力最主要的标志,有他们的存在,才有了大学的实质,大学的行政人员则是提供学者和学生之间友好沟通和传授知识的桥梁。三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大学的文化也应是闪耀着人性光芒,体现着人性光辉的“人性文化”。
4.“经世致用”是目标
英国牛津大学的纽曼教授认为,“大学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它所传授的学问乃至社会生活的艺术,其最终目标是使受教的学子能够适应这个世界。”无论我们学什么,最终都将影响终身。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一些大学,如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指出,大学要对社会开放,并对社会产生作用,大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并以“两弹”的发明和“硅谷”的崛起奠定了这一文化在当时的主体地位,大学成为社会的中心。
意大利的著名诗人但丁曾经说过:“道德可以弥补知识的缺陷,知识却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空白”。“经世致用”的人才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而且要有良好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启人的心灵,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使学生获得正确思维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从实际上看,大学文化不仅具有激励功能,也具有教育、规范、指导的作用。高校在发展热门专业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其他传统专业对学生道德与能力的塑造。只有这样,现代大学文化指导下培养出的人才方能具有理性与宽容的品格,也更容易融入这个社会。
中国人民大学 “大学文化”的具体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的文化以人文道德为基调,以人文与科学精神的高度融合为主要特征,是时代精神的折射,也是学校内在理性和外在气质的融合,内在精神和外在风格的统一。
1.中国人民大学的“五大传统”
中国人民大学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诞生,在新中国的国家建设中成长,在十年“文革”的岁月中磨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赢得二次生命,在新世纪创造出新的辉煌,在学校历史发展中,逐步熔铸出独特的文化传统,即以“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实事求是”“兼容并蓄、有容乃大”“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追求进步”和“艰苦奋斗”的五大传统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传统。
一是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学校前身是1937年诞生在抗战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从建校第一天起,陕北公学的师生就站在抗日战争的第一线,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本着“为新中国培养万千建国干部”的目标,学校着重发展了与国家建设密切相关的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在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大多数学科领域作出了奠基性、开拓性、前沿性的杰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学校面向现代化建设主战场,为国家培养众多高层次人才,同时,学校积极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为国家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充分发挥高校“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二是实事求是。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重镇,学校无论是在教学科研方面还是学生管理方面,都将“实事求是”作为根本原则。在教学科研上,学校把“实事求是”视为理论教育和研究的生命力所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学校讲求“严”“宽”相结合,原则问题严,非原则问题宽,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三是兼容并蓄,有容乃大。一所学校不仅要有大师和大楼,而且要有大气和大爱。作为人文社科领域内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内高校之一,学校高度崇尚学术自由,在学术问题上坚持“双百”方针,营造一种兼容并蓄的自由学术氛围,培养出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深厚的学术底蕴也成就了学校纵横中西的学术气魄。
四是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追求进步。在近77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处于多么黑暗的时期,在多么恶劣的环境和条件下,学校始终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追求进步,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学校校友的雄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终冲破文革思维的黑暗统治,为中华民族指出正确的前进方向。1992年,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学校校友的万言纪实长文《东方风来满眼春》为深化改革鼓与呼,掀起改革开放的新高潮。
五是艰苦奋斗。中国人民大学是从艰苦奋斗中走过来的,一贯倡导因陋就简、勤俭办学。创立之初,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物质条件落后,但凭着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阻碍,终于发展成如今的规模和实力。虽然办学条件已经好转,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已融入血脉,成为团结、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强大精神武器。
2.中国人民大学的大学文化践行路径
一是“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办学目标和“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人民、人本、人文”就是“人民的大学为人民,以人为本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建设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大学,大力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本着这个理念,学校一面高扬人文社会科学大旗,为发展繁荣人文社会科学鼓与呼;一面致力于民族文化复兴和先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这两项工作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同和赞扬,为学校赢得空前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是“一切为了学生”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勇于担纲的 “道”“术”兼济的高素质人才。“大学之大乃学生之大”,在学生培养中有一个“道”与“术”的问题。现在的大学教育普遍存在“重术轻道”的问题,无论理工类还是社科类大学都是如此。所谓“道”就是理论、理性,就是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能力,指向学生的人格、理想、信念和视野;“术”,就是具体的操作性知识。重“术”不重“道”,太急功近利,学生的素质就会下降。
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学校办学文化是重“道”也重“术”,既对学生提出了“明德、博学、求是、笃行”的学术品格要求,“忠诚、勤勉、朴实、友爱”的道德人格标准;也对学生提出了“行为精英,心为平民”的为人处世原则。在教学方面,除了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理论、基本的知识,还重在观察、鉴别、创新能力的培养,心智、人格的完善以及吸纳新知识能力的培养。学校的品牌项目“联合培养计划”“海外实习计划”“国际小学期”等,也是为了使学生“有道亦有术”,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好基础。
高校要发展,文化必先行。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地,高校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推倒厚重的“心灵围墙”,主动将自己归位于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之中的“世内桃源”,融于社会,感召大众,靠一流文化赢得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相信伴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大学与社会的融合将更加紧密,大学文化也必定会发生许多意义深远的嬗变和演绎,并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持续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办公室)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