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法制化水平

2014-10-09 12:11张效廉
党建 2014年10期
关键词:法制化法规制度

张效廉

把建设一整套更完善、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紧迫任务。

要增强学法意识,把纪律法律法规学习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必修课程,把知法、懂法、用法作为宣传干部的过硬本领。

坚持胸怀大局,抓住重点,让法制化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法制化建设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基础性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保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稳定性、连续性的根本,是实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基石。必须高度重视法制化建设,把建设一整套更完善、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紧迫任务,推动各项制度更加完备更具效力,不断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法制化水平。

强化法治理念,筑牢思想根基

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法制化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引导和推动宣传干部牢固树立依法治理宣传文化事务的理念,努力提升运用法律应对、处理和解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法意识。把纪律法律法规学习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必修课程,把知法、懂法、用法作为宣传干部的过硬本领,注重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深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精通党的宣传纪律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丰富法律知识储备,完善法律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法律知识基础。

增强依法意识。在制定法规制度时,自觉依据党的宣传纪律和法律法规要求,注重不同法律法规之间的关联度,保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项制度法规与其他法律有机统一和相互契合。推进工作时,严格按照法规制度办事,遵循科学的原则和程序,做到合理合法、有根有据,将依法办事体现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

增强立法意识。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制度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有的法规制度制定较早,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的与基层实际结合不够紧密,落实起来难度较大;有的前后衔接不好,新出台的法规制度与原有法规制度相互矛盾甚至抵触。这些问题表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整章建制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亟需进一步加大法制建设力度。

增强守法意识。广大宣传干部要把自觉守法作为政治必修课来对待,始终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不超越程序,不滥用职权,不触碰法律,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对于违纪违法行为要坚持“零容忍”、敢亮剑,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典型案例定期曝光处理,维护宣传思想文化部门的良好形象。对于侵害群众切身文化利益的问题,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加以抵制和纠正,把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实现好、保障好、发展好。

坚持科学原则,把握正确方向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法制化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法律性,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内在规律,坚持科学原则。

把握方向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法制化必须讲党性,这是大原则,决不能有半点动摇。推进法制化,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必须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确保法制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

增强系统性。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法制化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零敲碎打不行,必须用系统思维审视各项制度建设,使各项制度成为一个相互联系、有效衔接的整体。既要有实体性制度,也要有程序性制度,还要有相应的监督制度;既要重视基本的法规制度建设,又要重视具体的实施细则;既要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又要注意与国家、地方法律法规的协调配合。

注重关联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每一个部门的法规制度都与其他部门法规制度紧密相连,落实每一项法规制度又都需要其他部门的法规制度来协同配合。因此,要深入研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部门法规制度的关联性,促进系统内法规制度的深度融合、协调互补,使各项法规制度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套、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落实成效上相得益彰,产生共振效应。

保持有序性。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法制化,畸轻畸重不行,齐头并进也不行,必须全面考量、协调推进,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协同有序推进各项法制建设。对于已经明确方向、实践急需而又条件具备的制度,要抓紧研究制定出台;对于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建立的制度,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领域、新对象、新任务,要做好前期调研,科学设计方案,适时启动实施。

突出问题指向,提升法制效能

必须根据现实问题确定法制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广度和力度。只有这样,法制建设才能有的放矢、提升效能。

着眼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坚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注重抓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重大问题。比如,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就要着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研究如何按照“落细、落小、落实”的要求,把24字要求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的制度和机制,进而明确有效破解问题的主攻方向。

着眼部门协同的突出问题。随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域的扩大、业务的拓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开放度进一步提高,宣传文化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工作联系越来越紧密,许多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协同推进。比如,长期以来,国有文化企业单位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一直没有理顺关系、明确权责。这就需要抓紧制定全国性统一的“国有文化单位管理办法”,尽快明确管理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部门职责、监管方式,确保监管规范到位。

着眼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找到体制机制的弊端,找准法制化的重点,让法制化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比如,在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方面依然存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和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办法,科学布局、合力推进,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运转,真正惠及群众。

讲求科学方法,形成集成效应

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法制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任务,既需要政治勇气和担当,也需要政治智慧和谋略,讲求科学有效的方法。

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造相结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法制化建设涉及面广,面临的矛盾错综复杂,许多问题牵动全局,必须站在全局高度,加强顶层设计,抓好各项法规制度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提出总体目标、优先顺序、主攻重点。还要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基层大胆试验、大胆突破、大胆创新,从实践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为顶层设计的优化提供依据,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统一。

坚持强化治标与注重治本相结合。要强化治标,抓住当前制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发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拿出具体方案,出台可行政策,为治本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同时,不能满足于局部领域的“小修小补”,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问题的症结,明确推进的方向,推出有突破性的法规制度,不断在治本上取得新的进展,更加富有成效地把法制化建设推向前进。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法制化,要坚持整体推进,统筹谋划法制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加强各方力量的协调和整合,加强不同时期、不同方面法规制度的配套和衔接,注重法制建设的整体效果。要坚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从局部突破,为更大规模、更广领域的改革积累经验,努力实现全局与局部相配套、渐进与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 (责任编辑:郭慧)

猜你喜欢
法制化法规制度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建设内容和路径研究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某些单位的制度
加强基层部队法制化正规化建设的思考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
奇怪的法规
阅读练习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