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超
摘 要:近年来,河南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与先进省份相比,河南省还是有着较大的差距。加快河南省文化发展,要在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文化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实施体制创新战略、龙头带动战略、名牌提升战略、科技推动战略和资源集聚战略,努力闯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推动中原文化走向世界。
关键词:文化发展;中原文化;五大战略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171-02
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文化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河南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先进省份相比,河南省还是有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综合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文化体制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文化消费水平低,文化消费意识淡漠;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文化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还不高,影响力有限[1]。可以说,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大省、经济大省的地位还不相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河南的文化建设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那么,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河南文化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我们认为,应实施以下五大战略:
一是加快河南文化发展应实施“五大战略”体制创新战略。对文化发展而言,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创新是核心内容。目前,河南省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仍然是制约文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实现文化创新首先要进行体制创新,必须加快体制改革步伐,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河南省要利用国家赋予中原经济区的先行先试权,推进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创新企业经营机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不断增强活力和竞争力。要贯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统筹兼顾”的方针,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降低文化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形成多元投资、有序竞争、充满活力的发展格局。
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理顺党委、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政府职能逐步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不断优化文化发展环境。要处理好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使文化产业在按照价值规律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并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得到快速协调发展。
二是龙头带动战略。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即是要充分发挥文化要素的集聚优势,推动文化、资本和科技融合,扶持一批优势文化企业和产业集群,引领全省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具体说来,就是按照《河南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的总体布局,“以郑州为中心,以炎黄文化产业带为主轴,以豫北和豫南文化产业区为两翼,以各地特色文化产业区块为支撑,构建‘一带两翼的区域文化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具有中原文化和黄河文化特色的炎黄文化长廊,努力把郑州建成全省文化产业中心和全国重要文化产业基地,形成对全省文化产业的强劲辐射和带动作用。”
由于郑州在河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中心地位,应充分发挥郑州在区位、资源、人才、科技、信息、金融等方面的优势,强化郑州在中原文化发展中的集聚功能、创新功能和引领功能,将郑州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现代文化引领中心,同时带动全省乃至周边地区文化跨越发展。只要抓住郑州这一文化发展的“龙头”,才能带动炎黄文化、河洛文化的“主轴”,展开豫北殷商文化、豫南黄淮文化的“两翼”,形成整个中原文化全面发展的局面。通过郑汴洛一体化,打造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不断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打造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资源整合的超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形成对全省文化产业强劲的中心辐射、龙头带动作用[2]。
三是名牌提升战略。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是提高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河南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且具有明显的品牌优势,但是,根据“中国文化品牌价值排行榜”统计,河南省文化产业品牌太少,竞争力不强,综合效益不高[3]。因此,文化产业要成为“十二五”河南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离不开文化品牌的带动和引领。为此,河南省应充分发挥资源集聚优势,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通过优化文化品牌生长环境,拓展文化品牌生长空间,开发和推广创新型文化品牌,促进文化品牌向高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增强其核心竞争力。通过文化品牌带动带活一批相关文化资源,发展壮大一批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带动文化旅游和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创新,提升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业的整体水平。
构建中原文化品牌体系,一方面要支持现有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创新表现形式,丰富文化内涵,推出一批名家大师,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生产一批拳头产品,创造有着地域特色的中原文化精品,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挖掘、集聚、整合,通过改革创新,充分展示中原文化品牌的民族性、时代性、共通性,逐步提升中原文化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大创新力度,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培育一批具有时代感和中原特色的新兴文化品牌,提高中原文化资源的现代化和市场化程度。同时还要有计划地逐步向国内外推出河南的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建设文化品牌的国际化视野,坚持国际化标准,适应国际化规范,拓展国际化市场,让中原文化品牌与世界著名文化品牌进行对话和竞争,进而带动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是科技推动战略。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河南省要推动中原文化建设快速发展,必须与科技进步相结合,实施科技推动战略,即是把现代科技植入文化产品生产、文化服务的各个环节,促进文化科技成果向文化产品转化,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快数字、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中的应用,大力推进文化事业的现代化。
实施科技推动战略,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探索跨部门文化科技合作新机制,优化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外部环境。按照中原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整体布局,依托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形成若干区域科技中心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抓住一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科技问题进行攻关,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快发展文化装备制造业,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提高河南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动漫游戏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实施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为文化新业态和新形态提供孵化和成长的良好环境,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文化科技企业。健全知识产权制度,为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提供法律保障。在文化事业方面,要加强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的网络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事业科技服务能力。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构建网络化国际文化交流服务平台,加强对中原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架设中原文化与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
五是资源集聚战略。实施资源集聚战略,就是要千方百计集聚人才资源、资本资源。从河南省文化发展的现状来看,要加快发展,尽量缩小与先进省份的差距,必须实施资源集聚战略,即把优质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吸引集聚到部分区域、部分产业、行业和部门,形成局部的人才高地和优势产业,做到优先发展,用局部带动整体,也是一种现实可行的选择。
创造性人才,是文化生产力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是文化发展的第一资源。实施资源集聚战略的关键,就在于增强人才载体对优秀人才的集聚力,这种集聚力能体现优秀人才地位与价值,能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创新潜力。要全面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等政策体系,积极创造包容、创新、开放、自由的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有利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实施河南文化名人名家培育工程,培育文化领军人物,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中原文化代表人物。通过建立多种方式和通道,优化工作生活环境,广泛凝聚人才,吸引各类优秀文化人才来河南创业,扎根河南。
资源集聚战略,还体现在资本资源的集聚方面。通过政策的推动,促使各路资本快速向文化产业聚集,推动有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如弘毅投资快速布局凤凰传媒,云锋基金投资张艺谋的“印象”系列,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河南省要借鉴这些做法和经验,根据中原文化的特点,积极建构具有较强文化整合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借助区域合作和区域互动的手段,除了增加对文化产业的银行贷款以外,还可以通过各种私募基金、风投和产业引导基金等等,尽快集聚资本,增强文化企业集团的整体实力。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郑汴洛一体化,打造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通过人才、资本的集聚战略,形成若干个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文化产业园区[2]。
总之,河南省要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通过培育一大批站稳市场、生命力持久、效益显著的文化企业,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丰富、更优质的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河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弘扬中原文化、增强河南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推动力,努力闯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推动中原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各省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公布北上津列综合指数列前三[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yzyd/local/2012
1225/c_114149280.htm.
[2]金琳.文化生态视野下河南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对策[J].新闻爱好者,2012,(20).
[3]文化品牌魅力无限——2006-2011年度中国文化品处于总报告[EB/OL]红网,http://zt.rednet.cn/c/zt/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