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文君
那天,我又在办公桌前埋头整理学生提交的“师生单元备课信息交流表”。这是我为了配合北京市课题《采用探究学习方式,开发、培养中学生学科能力的实践研究》设计的。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我改变了以往的备课方式:课前通过向学生发“师生单元备课信息交流表”,引导学生预习每个单元后,提出问题;再根据学生的问题,重新备课,以探究、解决学生问题为主,并鼓励学生认领、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其中有一份明显是来挑战“权威”的——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两课提了13个问题,都出自同一个男生。我判断这孩子是个二战迷,看了一些书,对二战有所了解,他是来“为难”我的!
思考一番之后,我找到他说:“你真是看了不少书呀!看来二战的问题我要向你请教了!你能不能认领一个问题,帮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讲?”他对我的提议很感兴趣,于是跟我一起商量讲什么问题好,我建议他讲讲“一战后被严厉惩罚的德国为什么能迅速崛起并发动新的战争”。这个问题不仅他提出了,别的同学也提过,并且正是二战的大背景之一,上承《凡尔赛和约》的订立,下启二战的爆发,同时也是目前教材内容的缺失点。他觉得这是自己了解的问题,很快就能解决,欣然而去,第二天就拿出了PPT初稿。我将他组织的材料——17页的PPT删得只剩下了1页,并给他提出建议:一定要围绕主题组织材料,凡是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一律删掉,老师在课上已经详细讲过的也没必要再重复,必须要有独特的视角和材料。他后来在总结中写道:“瞬间头大了,不至于吧,我觉着弄得不错啊。仔细思考了一下,貌似还真是这样,老师提完建议,回家接着悲催地修改……我的神啊!谁来拯救我啊!”看到他这段痛苦的独白,我禁不住偷笑,同时也深表理解,因为我就是在这种状态中探索、纠结着的,为了一个问题能深入浅出地讲清楚,经历的就是这种痛苦。他在我的建议下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教参和我为他搜集的其他材料,又在我的建议下围绕主题对要呈现的资料进行了增减,反复修改四次后,他在课堂展示时一鸣惊人!后来,他在总结中写道:“说实话我挺回味这几天的奋斗,令我认识到了不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次的展示少了几分幽默,但效果却好了……这是一次不错的体验与成长,真心话!”
这个孩子因为这一次问题探究、展示活动而改变了,不仅学会了判断主题和材料的关系、找到分析问题的角度,还多了几分沉稳和耐心。我在认识上也有收获:在肯定、相信学生的基础上,鼓励、协助学生获得重大突破,让学生有能力解决问题,比老师有能力解决问题更重要。
老师把随时发生的问题转化为微课题,通过科研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这就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目标所在。回顾在十二中奋斗的十二年,我和学生取得的所有进步的背后几乎都衬托着“微课题”三个字。从最初的北京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到现在的“采用探究学习方式,开发、培养中学生学科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十二年间我参与或主持了市、区级课题共9个。几乎每个课题都有很多像上面那个故事中一样大放异彩的学生,我们曾经一起在学校的支持下尝试用编演历史剧作为期末评价方式,把历史课和信息技术课整合在一起,至今回来看我的学生们还说:“那时天天都有新花样!期待着每次课的不一样!”正是这种源于问题探究的微课题才让我有机会尝试“新花样”,是这些“新花样”让我们的课“不一样”,这些“不一样”让我们师生共同成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