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东方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等专业院校各学科都在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体育教学作为中等专业院校的基础课程,它在提高学生体质、磨炼学生意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在分析目前中等专业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9-0106-02
随着社会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和城市生活节奏的进一步加快,中等专业院校学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时,除了需要拥有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外,还需要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才能适应高强度社会压力和工作压力的需要。因此,中等专业院校体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而且在体育活动中还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使他们保持拼搏进取、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要认真反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加以改进,以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学校方面。部分学校没有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将重点主要放在科研和专业教育上,对体育教学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体育教学设备老化、短缺等现象,不仅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其次,教师方面。部分体育教师情绪懈怠、缺乏活力,不注重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几年如一日进行常规体育课程教学,放松了自身的学习和培训,责任感不高,综合素质不强。
最后,学生方面。由于体育课程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常规的体育教学难以调动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而学生的不配合必然导致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探讨
1.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力度,在资金投入和评价机制上进行完善提高
学校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大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力度,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资金投入和评价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提高。加大对体育教育的资金投入,完善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更新体育器材,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除了体育课程外,还要为学生日常体育锻炼提供条件,促进学生体质得以提高。在评价机制上对体育有所侧重,规定学生每年需学习的体育课程以及达到一定的体育锻炼标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全校营造“加强体育锻炼,打造健康体魄”的良好氛围。加强体育师资建设,不定期地派体育教师进行进修和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建设一支专业化、知识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2.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体育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就必须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在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摸索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大胆创新,构建与学生自身专业特性相适应的教育模式,通过有效手段引导学生们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体育教师要及时转变和更新教学观念,认真学习现代体育教育理念,从根本上改变陈旧或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发展有实际帮助的思想观念。因此,体育教师不能放松对自己的学习和要求,除了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外,还应培养自己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体育课堂中去,使学生受到情绪感染,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效率。
3.体育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健康成长,而健康的标准不应仅仅停留在身体健康层面,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是直接挂钩的。一个学生如果整日郁郁寡欢、暴躁、自卑、消沉,这种不健康心理和消极情绪必然会对其学习、饮食、睡眠、运动等正常生活造成困扰,甚至形成恶性循环,真正可能出现过激的行为,伤害自己也威胁着他人的安全。因此,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体育教师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和行为,并加强与辅导员、任课教师等的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对于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要及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指导学生调节和排解不良情绪,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4.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各学科都在探索实施新的教育方法,以提高教育质量,其中分层教学模式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重视,在体育学科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同样非常适用。
一方面,由于学生先天体质和后天发育等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瘦小的学生难以达到健壮学生的标准,“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会使较瘦弱的那部分学生对体育形成排斥、担忧、恐惧等不良心理,严重挫伤他们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个人喜好和身体特质的不同,在男生中,身体强壮、肌肉发达的学生擅长打篮球,矮小灵活、反应迅速的学生喜欢打乒乓球。而在女生中,大多偏爱体育舞蹈、体育瑜伽之类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提高自身气质的体育活动。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体育教师要对班上学生的素质基础有充分的了解,注重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依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能等个性化的差异,安排循序渐进和从易到难的教学内容,使运动强度和评价标准符合学生的个体实际需要,并给予他们相应的技术指导,培养他们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体育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根据学生体育方面的兴趣爱好划分小的班级,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使他们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这种自主学习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很快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够有效促进体育课堂质量和效率的提高。endprint
5.体育课程中增设棋类项目,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棋类项目历史悠久,爱好者众多,是集科学、竞技、娱乐、艺术、文化为一体的传统世界性体育项目之一,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增设棋类项目,不仅丰富了学校体育文化,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大学生智商情商的开发和良好人格品质的培养。
在高校中开设棋类项目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一方面,棋类项目没有场地的限制和多样器材的需求,灵活便捷,而且棋类项目的本身特点是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相一致的,在下棋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强大的脑力劳动。使大脑得到锻炼,同时棋类活动对体力、耐力也是一种考验。另一方面,棋类项目爱好者众多,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下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应变能力和统筹布局能力,使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得到良好的开发,同时还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其胜不骄、败不馁,培养学生乐观豁达、迎难而上、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因此,体育教师在棋类项目教学中除了要进行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外,还要注重让学生充分了解棋类的历史和文化,努力构建“以棋树德、以棋促学、以棋会友、以棋明理、以棋为乐”的和谐课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6.加强体育游戏和比赛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和竞争意识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和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力争上游的竞争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加强体育游戏和体育比赛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
三、结论
体育教育是中等专业院校的基础课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完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其成为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才。因此,中等专业高等院校要通过加大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力度,在资金投入和评价机制上完善提高。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修养,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得主体地位;在体育课程中增设棋类项目,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加强体育游戏和比赛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和竞争意识,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丁晓光.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正确把握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6).
[2]黄明远.浅谈教师自身的素质对高职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影响[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
[3]满宏军.浅谈当前我国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7).
[4]颜曼莉,黄力,山林,向咏,段文莉.论三项棋类活动与大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4).
[5]张军生.对中国传统棋牌类、祭祀类体育项目生存发展的思考[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6]魏建.大学生体育意识及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7]颜曼莉.论三项棋类活动与大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4).2014年9月1第33卷第9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Sep.20141Vol.33 No.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