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师生沟通的技巧

2014-09-28 21:37王晓虹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王晓虹

摘 要:新课标确立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平等、合作时的新型师生关系,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是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对话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良好的互动关系基础不应只是建立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我把有关师生沟通技巧主要体现在情感沟通、信息沟通和意见沟通三个层面上。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师生双向沟通;互动技巧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从体育教学的角度而言,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口语与非口语的互动,肢体上的接触均较其他频繁且多样化。所以,在有效实施新课程中,教师是否掌握师生关系沟通技巧,就成了提升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我认为,有关师生沟通技巧主要体现在情感沟通、信息沟通和意见沟通三个层面上。

一、情感沟通

师生良好的情绪状态对课堂教学具有促进作用,而不良情绪则对课堂教学有极大地破坏作用。新课标所营造的和谐、平等与互动的育人环境有利于产生积极地正向情感,符合师生双方沟通的意向。

1. 积极地意愿与教师个人的态度调试。

师生沟通必须双方有积极的意愿,而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个人态度调试,双方沟通起着主要作用,其沟通技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保持好的心情。体育教师工作复杂而劳累,有时实在令人难以挤出一丝笑容来面对学生,也常因为个人的状况而难以掌握自己的情绪,再生怒火烦躁之下,极易发生冲突。事实之处;试着每天提醒自己带着好心情来到学校,相信和谐、融洽、轻松地师生关系会感染大家,学生对体育运动会更加喜爱。(2)给与爱与关怀。身为教师我们通常能够很大方地给运动素质好、表现积极的学生积极地爱、支持与鼓励;对运动素质较差既令人头痛的学生常常是挑剔和指责;对于表现平平的学生则把她们放在无需参加照顾的地域。事实上,被爱与被关怀是每个人最基本的需求,对每个学生来说,他们都希望一些润滑剂,坚持立场容易让双方关系卡住,此时教师如能加入一些幽默的言语,则可缓解紧张的气氛,增加师生关系的动力。

2. 对话理解。

新课标确立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平等、合作时的新型师生关系,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是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对话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通过这个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要到到一种主体间双向理解,教师不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唯一权威,师生双方都是主体,双方一起探究世界、探究知识。

3. 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

良好的互动关系基础不应只是建立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虽说技能学习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的,但绝不是唯一的。教师可以影响一辈子,但前提是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且互动是以学生的感觉为基础,否则对学生的影响力就很有限。例如,教师往往喜欢那些运动成绩好的学生,或对自己教学有帮助的学生,学生往往佩服示范动作优语言风趣或在某方面吸引自己的教师。因此,和谐关系所代表的意义,即学生信任,尊重教师为他们所设定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会更有趣。

二、信息沟通

体育教学中的信息沟通是师生双方信息的交流和惯通。沟通的内容主要是课堂中关于教学、学习即其他体育活动的有关的信息。新课标实施的目的是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它提供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在师生平等相待的情境中,师生共同面对的就不仅仅是知识和教材,而是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因此,在师生双方对教学内容体育知识、协作精神、行为观念及其他方面存在认知上的差异、误区时,需要进行信息沟通。

1. 传送与接收信息的技巧。

有效地沟通存在于聆听后能解读传送者所想要传达的信息,其正确清楚的传送信息方法应该是:(1)尽量使用易懂和亲善的语言及动作;(2)少用主观判断,适当情况下可做些让步,在许可范围内,给学生更多自我选择的空间;(3)试着接受学生的观点,做个细心地听众,以诚挚的态度,仔细聆听学生所提的问题,适时地给与关注;(4)对学生及教师本身的感觉反应敏感;(5)使用有效的专注技巧,如目光接触、表情、手势等非语行为。(6)重视自己的感觉,注意传送者的非语提示。

2. 爱与平等。

爱与平等就是要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创造性、运动能力。随着新课表的运行,教师的角色要有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帮助者,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个体发展的主人。而这所有的一切必须以“爱”为前提。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但这种威信不是靠外在的管制与压迫,而是源于教师的人格、学识和智慧,从而受到学生的尊敬与向往。

三、意见沟通

新课标指导下的师生关系将往更加频繁,在课程建设中学生有了更加的参与权。但是,由于年龄、性别、个性心理和认知及观念上的差异,在合作中就会存在意义分歧甚至产生冲突,当师生双方出现矛盾、进入误区时,则需要进行沟通。

1. 正式冲突。

冲突来自于人际互动中,当人们利益及观点不同时就会出现争执情形。冲突虽然会带来关系的威胁,但是提供了调整彼此关系的机会。在新课标指导下的体育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运动心境和激情状态,观察自己在与学生合作中彼此的语言(措辞)、非语言信息(包括肢体动作、音调)、情绪状态,实现顺畅的沟通。

2. 尊重对方。

师生在面对冲突时,要提高自己以相互尊重的态度维护彼此的面子,不要跟学生争得面红耳赤,更不要公开指责学生,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面对冲突,需要的是一份彼此尊重差异的心情和找寻两者兼顾的方法。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