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泰斗汤一介去世
9月9日晚8时56分,北京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儒藏》总编纂汤一介先生在京逝世,享年87岁。汤一介一生秉承“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信念,身体力行,孜孜以求,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沉寂走向复兴。他梳理、建构中国哲学体系,学术成就卓越,却反对别人称他作“大师”,认为自己只是中国哲学问题的一个思考者。
汤一介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汤霖,是清光绪十六年进士,父亲汤用彤,是久负盛名的国学大师。父亲希望他成为有学问的读书人,因而为他取“一介书生”之“一介”为名。汤一介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对传统文化接触很早,并且有着比较深入的思考。
汤一介除出版过多部“魏晋玄学、佛教、道教”的专著及哲学著作外,他主编的《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等系列著作也成为研究中西方哲学的经典作品。2004年,当时77岁高龄的汤一介担任了《儒藏》工程的总编纂。《儒藏》工程分为《儒藏》“精华编”和《儒藏》全本两步进行。今年6月底,汤一介主持编纂的《儒藏》精华编百册由北大出版社出版。汤一介出席《儒藏》精华编百册出版仪式时曾说:“我们必须继续努力,不编完《儒藏》全本,就代表这个工程没有最后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工程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愿为这个工程尽力。”据了解,《儒藏》全本将进一步收录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儒学文献3000余种,约10亿字,计划于2025年完成,规模将超《四库全书》。堪称划时代的著作。
9月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校长白春礼院士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向首批360名本科生讲授入学第一课——《科学报国·薪火相传》。他强调,教育关键是人的养成。国科大的本科教育,将采用“三段式”培养方式,在四年之内学生有三次选择专业和专业方向的机会;将为学生配有学业导师、双班主任;将摒弃传统的生产线式、模板化的教学培养方式,采用“小班制”、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注重科研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国际交流,拓展学生视野,等等。
9月8日,拥有香港上市公司恒隆集团和恒隆地产的陈启宗、陈乐宗兄弟,向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捐赠3.5亿美元,创下哈佛378年校史上金额最大的单笔捐款。哈佛大学决定将学院更名为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以纪念陈氏兄弟的父亲陈曾熙。这是哈佛大学首次因慈善捐款为一个学院更名,此前哈佛肯尼迪政治学院是为纪念美国前总统而命名。据了解,陈乐宗与胞兄陈启宗出生于香港,均曾求学美国,陈乐宗是哈佛大学校友。陈启宗、陈乐宗兄弟在《福布斯》2014香港富豪榜上排名第17位,净资产29.5亿美元。
9月8日下午,在浙江大学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暨先进表彰大会上,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苏德矿荣获“浙江大学心平奖教金”最高奖-“心平杰出教学贡献奖”,并获得100万元的“心平奖教金”。浙大本科生部的学生,几乎无人不识苏德矿。第30个教师节,是他执教的第27年,学生亲切地称呼他“矿爷”。苏德矿最擅长的就是用通俗易懂的“段子”来讲解高深难懂的微积分课程。苏德矿在表彰会上说:“做教师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穷尽一生的精力,研究如何做一位最优秀,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