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

2014-09-28 21:53高皓婷
2014年22期
关键词:儒家

高皓婷

摘要:儒家思想在传统社会中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乃至对普通人们的生活的重大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以至于儒学被称为“儒教”,但儒教与西方宗教并不一样、它主要不是外在他律,更强调内在超越,这种对内在超越性的认识,构成了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的基础。而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经历从孔孟的萌芽到汉代董仲舒的拓展到宋明理学尤其是心学的发展逐步完善和沉淀下来的。本课题将系统整理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在各个时期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儒家;内在超越;道德主体性

谈及中国文化思想,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中国文化中处处体现着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中的道德主体性思想已经渗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从而影响、塑造着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所以,对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以及当代价值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 道德主体性及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

谈及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不得不讲儒家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们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以至于儒学被称为“儒教”。儒学为何被称为儒教,是因为儒学是一种人文的宗教。牟宗三曾指出,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内在的具有一种“宗教性的超越信仰。”至于儒家怎样才能实现超越,牟宗三指出:“天道高高在上,有超越的意义。天道贯注于人身之时,又内在于人而为人的性,这时天道又是内在的。因此,我们可以用康德喜用的字眼,说天道一方面是超越的,另一方面又是内在的。天道既超越又内在,此时可谓兼具宗教与道德的意味,宗教重超越,而道德重内在意义。”在这段论述中,新儒家关注了儒学具有宗教意义上的超越功能,也指出了儒家的超越与西方宗教超越的区别,那就是儒家“亦超越亦内在”,儒家的超越不需要借助上帝,而是依靠于内心信仰。而儒学之所以能够发挥内在超越功能,是因为其基础是儒家的道德主体性,我们可以从超越的内在根据中看出来,超越的内在根据是主体自身的道德原则,他是内在于人心之中,体现于道德决断之中。很多学者都注意到儒家的内在超越和主体性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牟宗三在《中国哲学特质》中认为,中国哲学的重点最后是落在主体性和道德性上,中国哲学的出发点或者是可以说为进路是敬天爱民的道德实践,是由实践仁行而修行成为圣人的道德实践,是由这种实践注意到“性命天道相贯通”而开出的。可见,儒家的道德主体性思想是儒家文化在中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的核心。儒家主体性重心落在道德上,可以从道德出发推导并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其目的在于提升人的主体地位。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主要是在道德基础上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培养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二、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孔孟的道德主体性思想

道德主体性思想可以说是孔子道德学说的精华。孔子对道德主体性思想有其典型的表述,如“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为仁由已”说的就是人们自主选择道德行为并实践,不受外物的干扰,“为仁由己”的道德主体性思想,同样在孔子道德学说的各个方面有所体现体。首先,就是在道德选择上,孔子强调的是对独立人格和道德认知。道德自主选择的基础是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孔子主张上自天子下至庶民,人人都具有独立的人格:“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子罕》)。其次,体现在树立道德信念方面。道德是自律的道德,而道德的自律主要依靠的就是道德信念。孔子说“欲仁而得仁”“求仁而得仁”,这其中蕴含的对仁的“欲”“求”,其实就是道德信念,它让主体去主动的求得“仁”。孔子十分重视这种对“仁”的欲求,这体现了孔子在树立道德信念方面主体性思想的发展。再次,体现在道德修养上。孔子所提倡自省、自讼、自戒、自责等这些修养方法都是立足于主体自我,主要依靠主体的自觉。最后,则是体现在主体在道德上的积极进取的态度和对道德的创造性发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象传》)体现了孔子主张积极进取,刚健有为。总体而言,孔子的语录从各个方面都了体现了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同样也将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传承于他的思想中。故以孔孟位始的儒家思想中道德主体性占据其思想的重要方面。

(二)汉代时期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

汉代,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急切的需要一种在意识形态上与其配合统一的宗教、哲学体系,汉武帝摒弃黄老之术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法,让在秦时遭到迫害的儒家思想获得了“独尊”的正统地位,从此以后,儒家就被被奉为经典,大力推广,儒家的教义礼仪深入人民生活生产,从而开启了2000多年的尊儒的局面。而此时的儒家伦理思想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君权神授”、“阴阳五行”和“天人合一”作为理论基础,董仲舒虽将儒家思想发扬光,但过于强调天命思想,强调教化之功。

(三)宋时期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

宋代时期,由于道教和佛教的兴起,打破了儒学的“正主”地位,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学说,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理学。其中,二程和朱熹为集大成者。朱熹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要想进行圣人的修养,必须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和二程的人性论学说大都是将孟子等的人性说做了细致分析,但更倾向于一种宿命论,他们站在唯心主义的角度上,虽然为道德主体性思想的发挥在那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但终究没有与实践相结合。

在儒家伦理思想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道德主体性思想是儒家最古老且源远流长的一部分,虽然在宋明时期的发展并非如孔孟时期,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没有体现的那么明显,但是其思想的本质内涵却从未间断。儒家提倡“仁”的思想,认为践行“仁”的根本途径就是用道德之心推己之仁爱于他人。仁是一種内在的道德情感,爱人则是这种情感的外现,通过孔子所讲的“仁、义、礼、智、信”的方式表达出来。儒家以“仁”为核心调节人际关系的方式,在中华大地流传下来,而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是儒家文化能源远流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管历史如何变化,儒家思想都会保存着优秀的部分适应社会合理变化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朱贻庭

[2]《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3]《中国哲学特质》牟宗三

[4]《论语》

猜你喜欢
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儒家仁爱思想与中华民族之抟成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论儒家治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儒家之“仁”对道德健康内涵的影响
民主抑或王道:儒家与现代秩序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