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叶面喷施硒肥效应研究

2014-09-28 03:23孙学映朱体超陈光蓉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22期
关键词:叶面籽粒大豆

孙学映,朱体超,陈光蓉,张 莉

(1.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 404155;2.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 404155)

硒(Selenium)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癌、防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作用,是部分有毒重金属的天然解毒剂,能减轻放射线、微波对人体的伤害[1]。硒的摄入量如果低于最适量,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造成不利影响,补硒可使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得到改善,刺激抗体的产生[2]。据报道,食物中的硒含量低于100 ug/kg就会造成人体缺硒,高于500 ug/kg 又会产生硒中毒,按国家标准粮食中硒含量为100~300 ug/kg[3]。利用生物具有的吸收、转化、富集能力,可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生产出富硒营养食品,该类产品中有机硒的存在形式类似天然食物,生理活性强、毒性低,利于机体吸收[4]。大豆是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蛋白质含量30%~40%,硒主要富集在大豆蛋白中,生物有效性为86%~96%,因而大豆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植物性硒源[5]。叶面喷施硒肥可显著提高大豆硒含量,同时提高大豆品质,但对产量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富集和提高大豆籽食部分含硒量的有效方法[6]。试验旨在研究喷施时期、硒肥用量、喷施次数、间隔时间对大豆硒含量的影响效应,为叶面喷施硒肥技术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海拔326 m,紫色壤土,肥力中上,排灌方便。播种前除草开厢起沟,精细整地。试验品种“油春10-2”,为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大豆早熟品种,对硒的吸收转化能力较强。液体硒肥为山东省东营市盈源肥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硒丰5118”。

1.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大豆籽粒含硒量为目标函数(Y),喷施时期(X1)、硒肥用量(X2)、喷施次数(X3)、间隔时间(X4)为决策变量。喷施时期指初花期后的时间,初花期(50%植物开出第一朵花)计为第0 天;硒肥用量指每次喷施硒肥溶液的数量;喷施次数指大豆生长期间喷施硒肥溶液的次数;间隔时间指两次喷施硒肥溶液相距的时间。设计水平及编码值见表1。36个小区随机排列,重复2 次,小区面积8.0 m2,每小区种4 行,行长5 m,行宽0.4 m,种植密度为25 万株/hm2。

1.3 田间管理

田间试验于2013年3~7月实施。3月28 播种,种肥用过磷酸钙300 kg/hm2、复合肥(N∶P2O5∶K2O=15%∶15%∶15%)150 kg/hm2。4月16日沟灌水抗旱,4月24日定苗,5月11日和27日人工除草,5月25日第一次喷施硒溶液。硒肥溶液的配制方法是:每小区取规定用量的液体硒肥,对水480 mL。喷施方法是:每小区单独配制硒肥溶液,用微型喷雾器(容积1 000 mL)手动喷施到叶面。7月12日各小区全部收获。

表1 试验因子及水平设置

1.4 测试项目与方法

收获晾干后每小区随机抽取100 g 籽粒,采用催化极谱法(JP4000 极谱仪)检测总硒含量,操作步骤是:将籽粒粉碎过筛20 目,称一定量样品,加高氯酸、硝酸低温消化,定容备用,吸取样品溶液加入氯化铵、氨水、EDTA、碘酸钾后在极谱仪上用峰电位约0.86 mv 进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面喷施硒肥对大豆硒含量的影响

用Excel 2003 对试验结果作初步计算(见表2),不同处理下大豆籽粒中硒含量(Y)变化较大,从83.3 到352.3 mg/kg。用DPS7.55 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数学模型建立、失拟性检测、效应分析等[7]。方差分析表明,X1的一次项显著(P=0.030 3<0.05),二次项不显著(P=0.170 9>0.10);X2的一次性极显著(P=0.000 6<0.01),二次项达0.10 显著(P=0.067 3<0.10);X3的一次性极显著(P=0.001<0.01),二次项不显著(P=0.217 6>0.10);X4的一次性显著(P=0.049 9<0.05),二次项显著(P=0.033 1<0.05);X2X3互作项显著(P=0.036 7<0.05)其他互作项均不显著;回归项极显著(P=0.003 9<0.01),失拟项不显著(P=0.406 4>0.10)。

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表2 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结构矩阵及试验结果

经DPS 软件分析,得到大豆硒含量(Y)与4 因子间的回归方程如下:

按0.10 显著水平剔除不显著项后,得到如下优化方程:

失拟性检测结果表明,F1=1.0992,不显著,F2=4.2465,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本试验建立的回归方程对试验点拟合程度较好,能反映客观实际,影响硒含量的主要因子选择恰当,4个因子与硒含量关系密切,建立的数学模型对试验结果有较好的拟合性。

回归方程的复决定系数R2=SS回归/SS总和=0.739,复相关系数R=0.859 6,说明4 因子对大豆含硒量的影响达85.96%。

2.3 效应分析

2.3.1 单因子主效应 由优化方程得到各因子与含硒量(Y)的函数关系(其他因子取0 水平)为:Y(X1)=288.65-20.12 X1,Y(X2)=288.65+34.97 X2-14.47 X22,Y(X3)=288.6 5+33.02 X3,Y(X4)=288.65+18.03 X4-17.11 X42。

由以上4个函数关系绘制出效应曲线(图1)可知,X1的一次项偏回归系数为负值,二次项不显著,随水平值由低到高,硒含量呈下降趋势。X2的效应曲线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随水平值增加,硒含量先迅速增加,当水平值为1 时,达曲线极值309.15 ug/kg,水平值大于1时,硒含量下降。X3的一次项偏回归系数为正值,二次项不显著,随水平值增加,硒含量呈增长趋势。X4的效应曲线是斜率较小的抛物线,硒含量随水平值增加先递增,当水平值为0.5 时,达曲线极值293.39 ug/kg,水平值大于0.5 时,硒含量又逐渐降低。

图1 主效应分析图

2.3.2 单因子边际效应 对优化方程用降维法求出单因子边际效应模型为:αY/αX1=-20.12,αY/αX2=34.97-28.94 X2,αY/αX3=33.02,αY/αX4=18.03-34.22 X4。

由以上函数关系绘制出边际效应图(图2),可以看出,X1对硒含量的影响呈负效应,随水平值增加,硒含量按一个恒定值逐渐降低。X2对硒含量的影响随水平值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水平取值较低时,硒含量逐渐增高,但增长量逐渐降低,当水平值为1.208 时,硒含量达最大值,水平值大于1.208 时,硒含量降低。X3对硒含量的影响呈正效应,随水平值增加,硒含量逐渐提高,增长量为一恒定值。X4 随水平值由低到高,硒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当水平值为0.527 时,硒含量达最高值。

图2 边际效应分析图

2.3.3 互作效应 分析表明,硒含量不仅受单因素效应影响,还受互作效应的显著影响,X2X3互作项达0.05 显著水平,硒肥用量与喷施次数之间存在协同促进作用。当硒肥用量X2≤1 时,随喷施次数(X3)增加,硒含量逐渐提高。当X3≤-1 时,硒含量随硒肥用量增加而递增。当0≤X3≤2 时,随硒肥用量增加,硒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见表3)。

表3 硒肥用量和喷施次数的交互效应(ug/kg)

2.4 最佳效应模拟

综合分析,X1和X4获得较高硒含量的水平值分别为-2~0 和0~1,作为预设值进行数字模拟,同时限定硒含量(Y)取值范围以符合我国食品中硒限量标准[11],量化各因子应取的合理变动范围(95%置信区间),结果表明,获得硒含量(Y)200~300 ug/kg 的处理组合共43个,各因子合理水平取值为:-1.191~-0.483(X1)、-0.701~0.097(X2)、-0.603~0.185(X3)、0.279~0.698(X4)(见表4)。

3 小结与讨论

3.1 讨论

大豆叶面喷施硒肥时期对籽粒含硒量的影响呈负效应,随着喷施时期延迟,硒含量呈直线下降趋势,每延迟5 d,硒含量下降20.12 ug/kg。由于X1的二次项偏回归系数为-10.64,硒含量的实际下降幅度更大,但未达显著水平。因此硒肥叶面喷施的最佳时期为花期,即初花期后尽早喷施,有利于获得较高的硒含量,喷施时期过晚,外源硒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导致硒含量下降。唐玉霞等[9]对冬小麦叶面喷施硒肥效果的研究表明,叶面喷硒效果以灌浆初期最好,其次是抽穗期,灌浆中期效果较差。可见喷施时期对作物硒积累有显著影响。

表4 各因子取值区间

大豆叶面喷施硒溶液对籽粒硒含量影响显著。随硒肥用量增加,硒含量快速提高,但增长量逐渐降低,当喷施量为42 08 mL/hm2时,硒含量达到309.78 ug/kg;继续增大施用量,硒含量呈下降趋势,每增加1 000 mL/hm2,硒含量降低28.94 ug/kg。由此可见,增加硒肥用量是提高大豆含硒量的主要措施,但施用量过大,对硒富集起抑制作用,导致硒含量降低,因此硒肥用量宜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周勋波[8]、冶军[6]等研究也认为,大豆籽粒硒含量随喷施硒肥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但过量喷施导致中毒症状,生产上应控制在适宜范围。本试验中没有出现硒中毒现象。张艳玲等[5]研究表明,叶面喷施200 g/hm2Na2SeO3和生物硒肥可使低硒土壤大豆含硒量达到11~12 mg/kg,故大豆对外源硒有较高的生物利用效率。罗盛国等[10]认为,在低硒土壤上,小麦、玉米、大豆叶面喷硒与硒含量呈正相关,可使硒含量从50 ug/kg 提高到200 ug/kg。魏丹等[3]认为叶面喷施硒肥可以增加稻米中的含硒量,达到0.151~0.206 mg/kg,是补充食物中硒含量的安全、有效途径。

喷施次数越多,硒含量越高,因此,增加喷施次数是提高硒含量的有效措施,每增加1 次,硒含量提高16.51 ug/kg。由于喷施次数的二次项偏回归系数为-9.54,说明次数过多也会造成硒含量下降,可能由于出现过量施肥,但影响不显著。

在多次喷施硒肥情况下,每两次之间的间隔时间对硒含量也有显著影响。效应分析表明,间隔时间过少或过多都不利于硒积累,最佳间隔时间为6.5 d。在间隔时间过少时,可能导致喷硒量过高,相反,间隔时间过多,可能导致喷硒量不足,且喷施时间延迟。

硒肥用量与喷施次数之间存在协同促进作用。当硒肥用量不足时增加喷施次数,或喷施次数较少时增加硒肥用量,都有利于硒的富集。当硒肥用量不足和喷施次数较少,或硒肥用量过高和喷施次数过多时,都导致硒含量较低。因此硒肥用量和喷施次数都需要控制在适度范围内。

3.2 小结

各因子对大豆籽粒硒含量都有显著影响。喷硒时期以花期为最佳,延迟喷施,导致硒含量直线下降;随喷硒量增加,硒含量快速提高,但过量喷硒,导致硒含量下降;喷施次数对硒含量的影响呈直线上升趋势,喷施次数越多,硒含量越高;间隔时间过少或过多,都不利于硒积累,以6.5 d 为最佳。各因子的合理取值范围为:喷硒时期为初花后4~8 d,硒肥用量2 300~3 100 mL/hm2,喷施次数2~3 次,间隔时间6~7 d。在这一范围内,获得200~300 ug/kg 的硒含量的置信区间为95%。为了达到富硒食品的安全标准,硒含量不能高于300 ug/kg[11],因此可以进一步优化技术措施为:花期喷施第1 次,间隔7 d 后喷施第2 次,每次喷硒量为2 500 mL/hm2,可使大豆中硒含量达200 ug/kg。

[1]许学宏,余云飞,高 芹,等.富硒农产品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0,(1):311-313.

[2]陈小利,吕俊芳.微量元素硒与人体健康[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2):64-67.

[3]魏 丹,杨 谦,迟凤琴,等.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5,(1):39-41.

[4]宁婵娟,吴国良.微量元素硒与人体健康及我国富硒食品的开发状况[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5):88-90.

[5]张艳玲,潘根兴,胡秋辉,等.叶面喷施硒肥对低硒土壤中大豆不同蛋白组成及其硒分布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26(1):37-40.

[6]冶 军,单维东,褚贵新.叶面喷施硒肥对大豆产量和质量效应的初步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9,46(3):506-509.

[7]唐启义,冯明光.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8]周勋波,吴海燕,谢甫绨.大豆喷施硒肥效应的初步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5,20(11):45-48.

[9]唐玉霞,王慧敏,吕英华,等.冬小麦硒素吸收积累特性及叶面喷硒效应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0,25(增刊):198-201.

[10]罗盛国,徐宁彤,刘元英.叶面喷硒提高粮食中的硒含量[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30(1):18-22.

[11]吴正奇,刘建林.硒的生理保健功能和富硒食品的相关标准[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5):43-46.

猜你喜欢
叶面籽粒大豆
喷施叶面阻隔剂对抑制小麦吸收镉的效果初报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籽粒苋的特性和种植技术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叶面施钙对冬枣品质的影响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