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中的生活算法之一: 操作教学

2014-09-27 17:26武健于小梅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组块学习者工具

武健++于小梅

技术的主旨是解决问题。学习者掌握技术的过程,一般是从关注技术工具本身入手的。首先了解工具,知道它们的构造、特点和使用方法;然后去理解技术应用,知道其适用、范围与环境等边界条件;最终聚焦到问题解决,在问题中综合地发挥技术的作用。这是一个从具体与细节中逐步积累经验,寻求规律、规则的过程。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来说,技术课则需要从规律、规则着眼,从问题解决的视角出发。逐步细化,一直关注到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是一种从上向下的课程观。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者,从小学到高中有着巨大的变化。小学一年级与高中三年级学生相比,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方面都有巨大的差距。

从德雷福斯技能获取模型上看,以操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学习需要经历新手、高级新手、胜任者、精通者和专家五个级别。掌握这些操作技能,从新手达到专家级别需要很长时间。

长时间的技能形成过程、有着很大变化的学生共同构成了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关注到这些差异。

● 教学与组块

生活中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等信息技术工具越来越普及。对大、中学生来说,操作技术工具的学习可以少一些。但是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打字、键盘、鼠标等基础性的操作教学仍然有存在的必要,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习者的不同,这些对于熟练者来说很简单的内容,对于年幼的初学者并不简单。

类似的问题在课程的许多教学中都存在着。例如,进行“Word保存文件”的教学。对于熟练者来说,“保存”文件不需要太多的思考。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每个步骤都可以分解成若干具体操作(如图1)。这样由操作组合的动作序列已经远远超过了7±2的短时记忆组块。

所以在工具操作的学习中,一般会应用到组块策略。不同熟练程度的人会有着不同的组块。对于熟练掌握Word软件、达到专家级别的人来说,保存、打开、设置字体格式、设置段落格式……都是一个个由若干动作序列组成的信息块,在操作过程中很少停顿、很少占用思维。对于使用Word软件并不太熟练的人来说,单击菜单的“保存”按钮、双击段落中的某一点、拖动选定某个区域……这类相对比较简单的动作序列成为自己的信息块。对于初次接触工具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移动鼠标,视线跟踪屏幕上的指针、按下鼠标的左或者右键、把手放到键盘上,用某个指定的手指按下一个键……这些都会成为自己的信息块,都需要时间去想一下。

教师需要在组块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习者的年龄、认知特点,按照符合认知规律的过程来组织教学活动。

● 操作的教学

从生活算法的角度来看,技术课的教学需要关注动作序列。从问题解决的角度看,这些是解决问题的事序。从操作工具的角度上看,这些可以称之为动作序列。在教学设计中就需要以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

以画图程序中的教学为例:在初步学习画图后,利用工具画出小船(或利用曲线工具画出图中的鱼)(如图2)。

在信息技术课中,学习者如果想完成一个任务,首先需要明确目标。需要清晰地知道工作目标是什么样子。然后对目标进行分解,分成不同的、相对简单的部分。之后再将各部分的操作序列进行分解,形成一个个的简单操作。在动手完成任务的时候,再将这些操作组合成不同的动作序列,即不同的方法与步骤。画帆船可以先画船身,再画船帆;也可以先画帆,后画船身;还可以先画外框,后填色……方法多种多样。

同样,如果学生想完成学习目标中的鱼,也需要先分解目标。将目标分到可以用最简单方法完成的部分。然后需要再考虑是否能够掌握画每一部分的操作。如果有不会的操作就需要进行学习,直至掌握。

在技术学习中,学习者操作工具完成任务需要经过两个过程。首先是思的过程,其次是动的过程(如图3)。

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的操作教学过程中,需要起到引思、导学的作用。引导学生面对任务首先要思考,完成任务如何分解到哪些部分,完成这些部分的操作是否全部掌握,为完成任务形成不同的动作序列……这些不同的动作序列是不同的步骤、不同的操作方法。这是算法设计的过程。需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来确认、选择适合、恰当的动作序列。这是算法选择的过程。还需要帮助学习者按动作序列达到目标。当遇到困难时,修正动作序列。达成目标后需要反思成功的动作序列。这是算法实现与优化的过程。

● 对操作的反思

有些人认为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画图”好教,但不知如何评价。对学生作品进行讲评时,需要涉及线条、颜色、平衡、结构……这些是艺术等其他课程学习的。类似的问题,在教Powerpoint、Word、图像处理等软件中都遇到过。

从生活算法的角度来看,如果关注了动作序列,那么信息技术课的评价可以从完成任务的动作序列展开。因为在信息技术课中学习目标就是操作过程。

教师围绕操作过程,组织对学习成果的评价与反思可以有:

◇能否将目标分解成若干部分,每部分由简单操作完成?

◇每个简单操作是否都掌握了?

◇能否想到完成整个工作的动作序列?

◇通过交流、讨论能否得到多种不同的动作序列?

◇根据自己的偏好、设备条件、任务特点等标准选择一种工作方案。

◇通过尝试按工作方案达成目标。

◇在工作过程中遇到故障,是如何解决的?

◇达成目标后,工作方案是否发生了变化?

◇变化后的操作序列是什么?

需要教师特别关注的是,有些学生虽然没有完成最终的作品,但并不意味着在技术课学习中没有收获。画图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学生,虽然没有画出那些复杂的作品,但是其中某些局部的方法与技巧已经掌握了。他们也是成功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程序员的思维修炼:开发认知潜能的九堂课[M].亨特(Hunt,a.)著.崔康,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endprint

技术的主旨是解决问题。学习者掌握技术的过程,一般是从关注技术工具本身入手的。首先了解工具,知道它们的构造、特点和使用方法;然后去理解技术应用,知道其适用、范围与环境等边界条件;最终聚焦到问题解决,在问题中综合地发挥技术的作用。这是一个从具体与细节中逐步积累经验,寻求规律、规则的过程。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来说,技术课则需要从规律、规则着眼,从问题解决的视角出发。逐步细化,一直关注到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是一种从上向下的课程观。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者,从小学到高中有着巨大的变化。小学一年级与高中三年级学生相比,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方面都有巨大的差距。

从德雷福斯技能获取模型上看,以操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学习需要经历新手、高级新手、胜任者、精通者和专家五个级别。掌握这些操作技能,从新手达到专家级别需要很长时间。

长时间的技能形成过程、有着很大变化的学生共同构成了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关注到这些差异。

● 教学与组块

生活中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等信息技术工具越来越普及。对大、中学生来说,操作技术工具的学习可以少一些。但是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打字、键盘、鼠标等基础性的操作教学仍然有存在的必要,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习者的不同,这些对于熟练者来说很简单的内容,对于年幼的初学者并不简单。

类似的问题在课程的许多教学中都存在着。例如,进行“Word保存文件”的教学。对于熟练者来说,“保存”文件不需要太多的思考。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每个步骤都可以分解成若干具体操作(如图1)。这样由操作组合的动作序列已经远远超过了7±2的短时记忆组块。

所以在工具操作的学习中,一般会应用到组块策略。不同熟练程度的人会有着不同的组块。对于熟练掌握Word软件、达到专家级别的人来说,保存、打开、设置字体格式、设置段落格式……都是一个个由若干动作序列组成的信息块,在操作过程中很少停顿、很少占用思维。对于使用Word软件并不太熟练的人来说,单击菜单的“保存”按钮、双击段落中的某一点、拖动选定某个区域……这类相对比较简单的动作序列成为自己的信息块。对于初次接触工具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移动鼠标,视线跟踪屏幕上的指针、按下鼠标的左或者右键、把手放到键盘上,用某个指定的手指按下一个键……这些都会成为自己的信息块,都需要时间去想一下。

教师需要在组块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习者的年龄、认知特点,按照符合认知规律的过程来组织教学活动。

● 操作的教学

从生活算法的角度来看,技术课的教学需要关注动作序列。从问题解决的角度看,这些是解决问题的事序。从操作工具的角度上看,这些可以称之为动作序列。在教学设计中就需要以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

以画图程序中的教学为例:在初步学习画图后,利用工具画出小船(或利用曲线工具画出图中的鱼)(如图2)。

在信息技术课中,学习者如果想完成一个任务,首先需要明确目标。需要清晰地知道工作目标是什么样子。然后对目标进行分解,分成不同的、相对简单的部分。之后再将各部分的操作序列进行分解,形成一个个的简单操作。在动手完成任务的时候,再将这些操作组合成不同的动作序列,即不同的方法与步骤。画帆船可以先画船身,再画船帆;也可以先画帆,后画船身;还可以先画外框,后填色……方法多种多样。

同样,如果学生想完成学习目标中的鱼,也需要先分解目标。将目标分到可以用最简单方法完成的部分。然后需要再考虑是否能够掌握画每一部分的操作。如果有不会的操作就需要进行学习,直至掌握。

在技术学习中,学习者操作工具完成任务需要经过两个过程。首先是思的过程,其次是动的过程(如图3)。

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的操作教学过程中,需要起到引思、导学的作用。引导学生面对任务首先要思考,完成任务如何分解到哪些部分,完成这些部分的操作是否全部掌握,为完成任务形成不同的动作序列……这些不同的动作序列是不同的步骤、不同的操作方法。这是算法设计的过程。需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来确认、选择适合、恰当的动作序列。这是算法选择的过程。还需要帮助学习者按动作序列达到目标。当遇到困难时,修正动作序列。达成目标后需要反思成功的动作序列。这是算法实现与优化的过程。

● 对操作的反思

有些人认为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画图”好教,但不知如何评价。对学生作品进行讲评时,需要涉及线条、颜色、平衡、结构……这些是艺术等其他课程学习的。类似的问题,在教Powerpoint、Word、图像处理等软件中都遇到过。

从生活算法的角度来看,如果关注了动作序列,那么信息技术课的评价可以从完成任务的动作序列展开。因为在信息技术课中学习目标就是操作过程。

教师围绕操作过程,组织对学习成果的评价与反思可以有:

◇能否将目标分解成若干部分,每部分由简单操作完成?

◇每个简单操作是否都掌握了?

◇能否想到完成整个工作的动作序列?

◇通过交流、讨论能否得到多种不同的动作序列?

◇根据自己的偏好、设备条件、任务特点等标准选择一种工作方案。

◇通过尝试按工作方案达成目标。

◇在工作过程中遇到故障,是如何解决的?

◇达成目标后,工作方案是否发生了变化?

◇变化后的操作序列是什么?

需要教师特别关注的是,有些学生虽然没有完成最终的作品,但并不意味着在技术课学习中没有收获。画图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学生,虽然没有画出那些复杂的作品,但是其中某些局部的方法与技巧已经掌握了。他们也是成功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程序员的思维修炼:开发认知潜能的九堂课[M].亨特(Hunt,a.)著.崔康,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endprint

技术的主旨是解决问题。学习者掌握技术的过程,一般是从关注技术工具本身入手的。首先了解工具,知道它们的构造、特点和使用方法;然后去理解技术应用,知道其适用、范围与环境等边界条件;最终聚焦到问题解决,在问题中综合地发挥技术的作用。这是一个从具体与细节中逐步积累经验,寻求规律、规则的过程。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来说,技术课则需要从规律、规则着眼,从问题解决的视角出发。逐步细化,一直关注到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是一种从上向下的课程观。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者,从小学到高中有着巨大的变化。小学一年级与高中三年级学生相比,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方面都有巨大的差距。

从德雷福斯技能获取模型上看,以操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学习需要经历新手、高级新手、胜任者、精通者和专家五个级别。掌握这些操作技能,从新手达到专家级别需要很长时间。

长时间的技能形成过程、有着很大变化的学生共同构成了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关注到这些差异。

● 教学与组块

生活中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等信息技术工具越来越普及。对大、中学生来说,操作技术工具的学习可以少一些。但是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打字、键盘、鼠标等基础性的操作教学仍然有存在的必要,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习者的不同,这些对于熟练者来说很简单的内容,对于年幼的初学者并不简单。

类似的问题在课程的许多教学中都存在着。例如,进行“Word保存文件”的教学。对于熟练者来说,“保存”文件不需要太多的思考。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每个步骤都可以分解成若干具体操作(如图1)。这样由操作组合的动作序列已经远远超过了7±2的短时记忆组块。

所以在工具操作的学习中,一般会应用到组块策略。不同熟练程度的人会有着不同的组块。对于熟练掌握Word软件、达到专家级别的人来说,保存、打开、设置字体格式、设置段落格式……都是一个个由若干动作序列组成的信息块,在操作过程中很少停顿、很少占用思维。对于使用Word软件并不太熟练的人来说,单击菜单的“保存”按钮、双击段落中的某一点、拖动选定某个区域……这类相对比较简单的动作序列成为自己的信息块。对于初次接触工具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移动鼠标,视线跟踪屏幕上的指针、按下鼠标的左或者右键、把手放到键盘上,用某个指定的手指按下一个键……这些都会成为自己的信息块,都需要时间去想一下。

教师需要在组块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习者的年龄、认知特点,按照符合认知规律的过程来组织教学活动。

● 操作的教学

从生活算法的角度来看,技术课的教学需要关注动作序列。从问题解决的角度看,这些是解决问题的事序。从操作工具的角度上看,这些可以称之为动作序列。在教学设计中就需要以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

以画图程序中的教学为例:在初步学习画图后,利用工具画出小船(或利用曲线工具画出图中的鱼)(如图2)。

在信息技术课中,学习者如果想完成一个任务,首先需要明确目标。需要清晰地知道工作目标是什么样子。然后对目标进行分解,分成不同的、相对简单的部分。之后再将各部分的操作序列进行分解,形成一个个的简单操作。在动手完成任务的时候,再将这些操作组合成不同的动作序列,即不同的方法与步骤。画帆船可以先画船身,再画船帆;也可以先画帆,后画船身;还可以先画外框,后填色……方法多种多样。

同样,如果学生想完成学习目标中的鱼,也需要先分解目标。将目标分到可以用最简单方法完成的部分。然后需要再考虑是否能够掌握画每一部分的操作。如果有不会的操作就需要进行学习,直至掌握。

在技术学习中,学习者操作工具完成任务需要经过两个过程。首先是思的过程,其次是动的过程(如图3)。

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的操作教学过程中,需要起到引思、导学的作用。引导学生面对任务首先要思考,完成任务如何分解到哪些部分,完成这些部分的操作是否全部掌握,为完成任务形成不同的动作序列……这些不同的动作序列是不同的步骤、不同的操作方法。这是算法设计的过程。需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来确认、选择适合、恰当的动作序列。这是算法选择的过程。还需要帮助学习者按动作序列达到目标。当遇到困难时,修正动作序列。达成目标后需要反思成功的动作序列。这是算法实现与优化的过程。

● 对操作的反思

有些人认为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画图”好教,但不知如何评价。对学生作品进行讲评时,需要涉及线条、颜色、平衡、结构……这些是艺术等其他课程学习的。类似的问题,在教Powerpoint、Word、图像处理等软件中都遇到过。

从生活算法的角度来看,如果关注了动作序列,那么信息技术课的评价可以从完成任务的动作序列展开。因为在信息技术课中学习目标就是操作过程。

教师围绕操作过程,组织对学习成果的评价与反思可以有:

◇能否将目标分解成若干部分,每部分由简单操作完成?

◇每个简单操作是否都掌握了?

◇能否想到完成整个工作的动作序列?

◇通过交流、讨论能否得到多种不同的动作序列?

◇根据自己的偏好、设备条件、任务特点等标准选择一种工作方案。

◇通过尝试按工作方案达成目标。

◇在工作过程中遇到故障,是如何解决的?

◇达成目标后,工作方案是否发生了变化?

◇变化后的操作序列是什么?

需要教师特别关注的是,有些学生虽然没有完成最终的作品,但并不意味着在技术课学习中没有收获。画图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学生,虽然没有画出那些复杂的作品,但是其中某些局部的方法与技巧已经掌握了。他们也是成功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程序员的思维修炼:开发认知潜能的九堂课[M].亨特(Hunt,a.)著.崔康,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endprint

猜你喜欢
组块学习者工具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组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组块理论的解读及启示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