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课堂数据,挖掘信息课堂亮点

2014-09-27 13:24范利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师

范利华

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云技术、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技术的跃进,悄然间,你会发现身边的报纸、杂志、新闻媒体、互联网等这些日常生活重要的信息来源通道,无不在传达着一个重要的信息——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就像望远镜让我们能够感受宇宙、显微镜让我们能够观测微生物一样,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方式。一节40分钟的信息技术课,到底能产生多少数据,其中又包含多少有用的数据值得我们去发掘、分析、处理、利用,最终优化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使之成为亮点?本文从关注学生的层面出发,谈谈我们如何基于数据,去挖掘、探索信息技术课堂的亮点。

● 关注学生操作时间、挖掘探究课堂亮点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基础性、技术性、应用性、信息性的特点,是一门注重传授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综合信息素养的课程,学生在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较熟练的操作技能,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时安排一般一学年不少于68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这里给教师一个启示,如果教师保证每节课都在计算机教室上课,理论与实践的时间比例是不是也应该是3:7呢?我想50%的操作时间应该是最起码的吧。

课堂上宝贵的40分钟,教师讲得太多,学生的操作时间自然就少了,这种情况往往体现在教师任务驱动太强,对自己的课堂不放心,对所教学生不放手,什么都是先教后学,缺乏探究。反之则是教师对任务轻描淡写,放任学生自由操作,常态课太过轻松,缺乏责任感。事实上目前提倡的“探究课堂”就是要让教师关注学生的操作时间。没有操作时间,哪里来的探究。那么,如何才能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操作时间呢?好像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我认为方法总是有的。首先教师要有责任意识,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喜欢的信息技术课不是用来玩的,而是用来学习的。教师一定要有备好课、上好课的责任感。其次要有探究意识,要对学生的操作时间进行科学的预设,教学内容要“由胖变瘦”,教学环节应该“由碎变粗”。最后要有时间意识,讲授方法应该点到为止、张弛结合,讲授的知识应该以点带面、迁移发展。教师要敢于直面自己的课堂,看看录像,听听录音,及时反思自己的课堂,优化教学引导,课堂教学的时间观念就会强很多,课堂效率也会提高不少。

● 关注学生数据生成、挖掘智慧课堂亮点

数据就像一个神奇的钻石矿,当它的首要价值被发掘后仍能不断给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育数据挖掘如下图所示,可以被看作嵌入已有教育系统的一个新的模块,并与教育系统中各种要素产生良好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了一节课的效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最有效的催化剂。信息技术课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题材组织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发挥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作用。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情境驱动,借助自行研发软件或者互联网免费数据统计分析平台,实时采集、实时分析,建议反馈,促进学生参与信息化社会活动,拓宽视野,最终实现富有智慧的课堂。

例如,在信息技术打字教学的综合练习课中,教师采用生活中汽车加油的情境,以“前测—针对性练习任务—综合训练(后测)”的任务驱动展开教学。前侧任务能量小测试:在自行研发的测试网站中,输入座位号,选择合适的答案,完成后提交问卷。教师后台分析数据,生成结果,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结果选择相应的加油站加油,学生的基础层次凸显,学习任务“自适应”分层获取,针对性练习层层推进,最后综合练习能量大比拼。一节看似枯燥无聊的打字课,顿时光芒四射,学生不亦说乎。

又如,在七年级上册《排序与筛选》一课,教师以在线调查问卷设计和发布系统为技术支撑进行授课。教师课前设计了“班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以学生完成此份调查问卷的形式导入新课,并引导学生利用书本、在线课堂、微视频的帮助,完成Excel表中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时间点的探究性学习。整节课学生学习的数据是原生态的,学生通过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真实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让自己信服的结论,教师在巩固知识点的同时,又可以让学生理性认识网络,合理使用网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然就顺利达成了。

● 关注学生目标达成、挖掘实效课堂亮点

“如果一位学生进来以前和出去之后没有变化,没有收获,没有发展。这就是一堂没有价值的课。”这句话警示教师,判断一节课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你所教的学生有没有达到你预期的教学目标,有没有收获。其实教师从制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开始,出发点都是希望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但最后的目标达成度到底是什么情况,很多教师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数据,后续的课堂优化也就只能纸上谈兵。

极域电子教室这类的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是教师每节课都要用到的,里面有一个电子举手的功能,按下ScrollLock键即可,很多时候教师觉得这功能是多余的,学生随便举手捣乱,甚至有多数教师想办法去禁用。但是,只要教师合理引导,规范电子举手的作用,效果就会大有改善。教师在任务过渡时利用电子举手功能对前一个任务完成度做统计,比让学生真的举手,一个个去数要直观得多,为开展下一个教学环节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一般计算机教室都有投影,“举手的同学能去指导一下那些没有完成的同学吗?”一句简单的话更是可以提高学生间互助的效率。最后,教师截图保存,教学反思、课后说课的依据都有了,一举两得。

在教研活动或优质课评比中,经常可以看到开课的教师会事先发给学生一份自我学习评价表(如上表),这是浙摄版八年级《简单的动画补间动画》的学生自我评价表,用于课堂小结阶段交流。但由于是借班上课,课后很多教师不会将表格回收。其实这是一份很宝贵的课堂反馈数据,教师可以借助问卷星之类的免费在线调查平台将它转化为网络评价,学生花一点点时间就可以完成,简单、省力,后台统计让教师、学生对于整节课的目标达成度一目了然,课堂小结的时候能用,对学习成果汇报的结果与优化有据可依,弥足珍贵。

● 关注学生课后延伸、挖掘网络课堂亮点

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课程也是一样。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轻松、民主、自由的气氛中多维地看待问题,从而有效促进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养成。信息技术课的课后延伸,除了教师课堂小结时有目的性的课后启发式引导外,更多的应该要借助网络的手段、体现网络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应当积极营造学生喜欢的网络学习氛围。

例如,基于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平台的网络课堂,以主题学习、资源分享、在线互动、多元评价等功能模块为依托,让学生围绕研究主题,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分组合作,展开研究性学习,主题式任务可以自助,教学资源全开放,评价交流多元化互动。更重要的是它突破了一节课40分钟的限制,课后,来不及完成作品的学生可以继续上交作品,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到的知识品头论足,展示对已经掌握技术的学以致用,评价对自己作品的满意程度,分析同学作品的优劣之处,给出合理建议。学生家长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课堂表现、信息技术学习掌握程度。教师从中精心挑选出辨识性较强、当前比较热门且学生较感兴趣的话题,既了解了学生课后的真实想法,进一步走进学生的世界,又能为今后的教学积累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金点子,可谓双赢。

在信息时代成就信息技术的今天,正在发生的教育革命并不是要把传统的课堂搬到网上,而是要让新技术解放人们本来就有的学习能力和天分。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教师可能没有十分专业的能力去开发能产生变革的新技术,但是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去发掘这些新技术并为我所用,只要心中有学生,眼中有技术,你的信息技术课一定会更具光芒。

endprint

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云技术、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技术的跃进,悄然间,你会发现身边的报纸、杂志、新闻媒体、互联网等这些日常生活重要的信息来源通道,无不在传达着一个重要的信息——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就像望远镜让我们能够感受宇宙、显微镜让我们能够观测微生物一样,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方式。一节40分钟的信息技术课,到底能产生多少数据,其中又包含多少有用的数据值得我们去发掘、分析、处理、利用,最终优化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使之成为亮点?本文从关注学生的层面出发,谈谈我们如何基于数据,去挖掘、探索信息技术课堂的亮点。

● 关注学生操作时间、挖掘探究课堂亮点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基础性、技术性、应用性、信息性的特点,是一门注重传授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综合信息素养的课程,学生在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较熟练的操作技能,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时安排一般一学年不少于68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这里给教师一个启示,如果教师保证每节课都在计算机教室上课,理论与实践的时间比例是不是也应该是3:7呢?我想50%的操作时间应该是最起码的吧。

课堂上宝贵的40分钟,教师讲得太多,学生的操作时间自然就少了,这种情况往往体现在教师任务驱动太强,对自己的课堂不放心,对所教学生不放手,什么都是先教后学,缺乏探究。反之则是教师对任务轻描淡写,放任学生自由操作,常态课太过轻松,缺乏责任感。事实上目前提倡的“探究课堂”就是要让教师关注学生的操作时间。没有操作时间,哪里来的探究。那么,如何才能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操作时间呢?好像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我认为方法总是有的。首先教师要有责任意识,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喜欢的信息技术课不是用来玩的,而是用来学习的。教师一定要有备好课、上好课的责任感。其次要有探究意识,要对学生的操作时间进行科学的预设,教学内容要“由胖变瘦”,教学环节应该“由碎变粗”。最后要有时间意识,讲授方法应该点到为止、张弛结合,讲授的知识应该以点带面、迁移发展。教师要敢于直面自己的课堂,看看录像,听听录音,及时反思自己的课堂,优化教学引导,课堂教学的时间观念就会强很多,课堂效率也会提高不少。

● 关注学生数据生成、挖掘智慧课堂亮点

数据就像一个神奇的钻石矿,当它的首要价值被发掘后仍能不断给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育数据挖掘如下图所示,可以被看作嵌入已有教育系统的一个新的模块,并与教育系统中各种要素产生良好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了一节课的效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最有效的催化剂。信息技术课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题材组织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发挥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作用。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情境驱动,借助自行研发软件或者互联网免费数据统计分析平台,实时采集、实时分析,建议反馈,促进学生参与信息化社会活动,拓宽视野,最终实现富有智慧的课堂。

例如,在信息技术打字教学的综合练习课中,教师采用生活中汽车加油的情境,以“前测—针对性练习任务—综合训练(后测)”的任务驱动展开教学。前侧任务能量小测试:在自行研发的测试网站中,输入座位号,选择合适的答案,完成后提交问卷。教师后台分析数据,生成结果,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结果选择相应的加油站加油,学生的基础层次凸显,学习任务“自适应”分层获取,针对性练习层层推进,最后综合练习能量大比拼。一节看似枯燥无聊的打字课,顿时光芒四射,学生不亦说乎。

又如,在七年级上册《排序与筛选》一课,教师以在线调查问卷设计和发布系统为技术支撑进行授课。教师课前设计了“班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以学生完成此份调查问卷的形式导入新课,并引导学生利用书本、在线课堂、微视频的帮助,完成Excel表中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时间点的探究性学习。整节课学生学习的数据是原生态的,学生通过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真实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让自己信服的结论,教师在巩固知识点的同时,又可以让学生理性认识网络,合理使用网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然就顺利达成了。

● 关注学生目标达成、挖掘实效课堂亮点

“如果一位学生进来以前和出去之后没有变化,没有收获,没有发展。这就是一堂没有价值的课。”这句话警示教师,判断一节课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你所教的学生有没有达到你预期的教学目标,有没有收获。其实教师从制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开始,出发点都是希望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但最后的目标达成度到底是什么情况,很多教师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数据,后续的课堂优化也就只能纸上谈兵。

极域电子教室这类的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是教师每节课都要用到的,里面有一个电子举手的功能,按下ScrollLock键即可,很多时候教师觉得这功能是多余的,学生随便举手捣乱,甚至有多数教师想办法去禁用。但是,只要教师合理引导,规范电子举手的作用,效果就会大有改善。教师在任务过渡时利用电子举手功能对前一个任务完成度做统计,比让学生真的举手,一个个去数要直观得多,为开展下一个教学环节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一般计算机教室都有投影,“举手的同学能去指导一下那些没有完成的同学吗?”一句简单的话更是可以提高学生间互助的效率。最后,教师截图保存,教学反思、课后说课的依据都有了,一举两得。

在教研活动或优质课评比中,经常可以看到开课的教师会事先发给学生一份自我学习评价表(如上表),这是浙摄版八年级《简单的动画补间动画》的学生自我评价表,用于课堂小结阶段交流。但由于是借班上课,课后很多教师不会将表格回收。其实这是一份很宝贵的课堂反馈数据,教师可以借助问卷星之类的免费在线调查平台将它转化为网络评价,学生花一点点时间就可以完成,简单、省力,后台统计让教师、学生对于整节课的目标达成度一目了然,课堂小结的时候能用,对学习成果汇报的结果与优化有据可依,弥足珍贵。

● 关注学生课后延伸、挖掘网络课堂亮点

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课程也是一样。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轻松、民主、自由的气氛中多维地看待问题,从而有效促进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养成。信息技术课的课后延伸,除了教师课堂小结时有目的性的课后启发式引导外,更多的应该要借助网络的手段、体现网络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应当积极营造学生喜欢的网络学习氛围。

例如,基于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平台的网络课堂,以主题学习、资源分享、在线互动、多元评价等功能模块为依托,让学生围绕研究主题,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分组合作,展开研究性学习,主题式任务可以自助,教学资源全开放,评价交流多元化互动。更重要的是它突破了一节课40分钟的限制,课后,来不及完成作品的学生可以继续上交作品,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到的知识品头论足,展示对已经掌握技术的学以致用,评价对自己作品的满意程度,分析同学作品的优劣之处,给出合理建议。学生家长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课堂表现、信息技术学习掌握程度。教师从中精心挑选出辨识性较强、当前比较热门且学生较感兴趣的话题,既了解了学生课后的真实想法,进一步走进学生的世界,又能为今后的教学积累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金点子,可谓双赢。

在信息时代成就信息技术的今天,正在发生的教育革命并不是要把传统的课堂搬到网上,而是要让新技术解放人们本来就有的学习能力和天分。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教师可能没有十分专业的能力去开发能产生变革的新技术,但是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去发掘这些新技术并为我所用,只要心中有学生,眼中有技术,你的信息技术课一定会更具光芒。

endprint

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云技术、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技术的跃进,悄然间,你会发现身边的报纸、杂志、新闻媒体、互联网等这些日常生活重要的信息来源通道,无不在传达着一个重要的信息——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就像望远镜让我们能够感受宇宙、显微镜让我们能够观测微生物一样,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方式。一节40分钟的信息技术课,到底能产生多少数据,其中又包含多少有用的数据值得我们去发掘、分析、处理、利用,最终优化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使之成为亮点?本文从关注学生的层面出发,谈谈我们如何基于数据,去挖掘、探索信息技术课堂的亮点。

● 关注学生操作时间、挖掘探究课堂亮点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基础性、技术性、应用性、信息性的特点,是一门注重传授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综合信息素养的课程,学生在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较熟练的操作技能,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时安排一般一学年不少于68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这里给教师一个启示,如果教师保证每节课都在计算机教室上课,理论与实践的时间比例是不是也应该是3:7呢?我想50%的操作时间应该是最起码的吧。

课堂上宝贵的40分钟,教师讲得太多,学生的操作时间自然就少了,这种情况往往体现在教师任务驱动太强,对自己的课堂不放心,对所教学生不放手,什么都是先教后学,缺乏探究。反之则是教师对任务轻描淡写,放任学生自由操作,常态课太过轻松,缺乏责任感。事实上目前提倡的“探究课堂”就是要让教师关注学生的操作时间。没有操作时间,哪里来的探究。那么,如何才能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操作时间呢?好像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我认为方法总是有的。首先教师要有责任意识,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喜欢的信息技术课不是用来玩的,而是用来学习的。教师一定要有备好课、上好课的责任感。其次要有探究意识,要对学生的操作时间进行科学的预设,教学内容要“由胖变瘦”,教学环节应该“由碎变粗”。最后要有时间意识,讲授方法应该点到为止、张弛结合,讲授的知识应该以点带面、迁移发展。教师要敢于直面自己的课堂,看看录像,听听录音,及时反思自己的课堂,优化教学引导,课堂教学的时间观念就会强很多,课堂效率也会提高不少。

● 关注学生数据生成、挖掘智慧课堂亮点

数据就像一个神奇的钻石矿,当它的首要价值被发掘后仍能不断给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育数据挖掘如下图所示,可以被看作嵌入已有教育系统的一个新的模块,并与教育系统中各种要素产生良好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了一节课的效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最有效的催化剂。信息技术课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题材组织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发挥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作用。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情境驱动,借助自行研发软件或者互联网免费数据统计分析平台,实时采集、实时分析,建议反馈,促进学生参与信息化社会活动,拓宽视野,最终实现富有智慧的课堂。

例如,在信息技术打字教学的综合练习课中,教师采用生活中汽车加油的情境,以“前测—针对性练习任务—综合训练(后测)”的任务驱动展开教学。前侧任务能量小测试:在自行研发的测试网站中,输入座位号,选择合适的答案,完成后提交问卷。教师后台分析数据,生成结果,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结果选择相应的加油站加油,学生的基础层次凸显,学习任务“自适应”分层获取,针对性练习层层推进,最后综合练习能量大比拼。一节看似枯燥无聊的打字课,顿时光芒四射,学生不亦说乎。

又如,在七年级上册《排序与筛选》一课,教师以在线调查问卷设计和发布系统为技术支撑进行授课。教师课前设计了“班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以学生完成此份调查问卷的形式导入新课,并引导学生利用书本、在线课堂、微视频的帮助,完成Excel表中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时间点的探究性学习。整节课学生学习的数据是原生态的,学生通过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真实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让自己信服的结论,教师在巩固知识点的同时,又可以让学生理性认识网络,合理使用网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然就顺利达成了。

● 关注学生目标达成、挖掘实效课堂亮点

“如果一位学生进来以前和出去之后没有变化,没有收获,没有发展。这就是一堂没有价值的课。”这句话警示教师,判断一节课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你所教的学生有没有达到你预期的教学目标,有没有收获。其实教师从制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开始,出发点都是希望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但最后的目标达成度到底是什么情况,很多教师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数据,后续的课堂优化也就只能纸上谈兵。

极域电子教室这类的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是教师每节课都要用到的,里面有一个电子举手的功能,按下ScrollLock键即可,很多时候教师觉得这功能是多余的,学生随便举手捣乱,甚至有多数教师想办法去禁用。但是,只要教师合理引导,规范电子举手的作用,效果就会大有改善。教师在任务过渡时利用电子举手功能对前一个任务完成度做统计,比让学生真的举手,一个个去数要直观得多,为开展下一个教学环节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一般计算机教室都有投影,“举手的同学能去指导一下那些没有完成的同学吗?”一句简单的话更是可以提高学生间互助的效率。最后,教师截图保存,教学反思、课后说课的依据都有了,一举两得。

在教研活动或优质课评比中,经常可以看到开课的教师会事先发给学生一份自我学习评价表(如上表),这是浙摄版八年级《简单的动画补间动画》的学生自我评价表,用于课堂小结阶段交流。但由于是借班上课,课后很多教师不会将表格回收。其实这是一份很宝贵的课堂反馈数据,教师可以借助问卷星之类的免费在线调查平台将它转化为网络评价,学生花一点点时间就可以完成,简单、省力,后台统计让教师、学生对于整节课的目标达成度一目了然,课堂小结的时候能用,对学习成果汇报的结果与优化有据可依,弥足珍贵。

● 关注学生课后延伸、挖掘网络课堂亮点

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课程也是一样。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轻松、民主、自由的气氛中多维地看待问题,从而有效促进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养成。信息技术课的课后延伸,除了教师课堂小结时有目的性的课后启发式引导外,更多的应该要借助网络的手段、体现网络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应当积极营造学生喜欢的网络学习氛围。

例如,基于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平台的网络课堂,以主题学习、资源分享、在线互动、多元评价等功能模块为依托,让学生围绕研究主题,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分组合作,展开研究性学习,主题式任务可以自助,教学资源全开放,评价交流多元化互动。更重要的是它突破了一节课40分钟的限制,课后,来不及完成作品的学生可以继续上交作品,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到的知识品头论足,展示对已经掌握技术的学以致用,评价对自己作品的满意程度,分析同学作品的优劣之处,给出合理建议。学生家长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课堂表现、信息技术学习掌握程度。教师从中精心挑选出辨识性较强、当前比较热门且学生较感兴趣的话题,既了解了学生课后的真实想法,进一步走进学生的世界,又能为今后的教学积累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金点子,可谓双赢。

在信息时代成就信息技术的今天,正在发生的教育革命并不是要把传统的课堂搬到网上,而是要让新技术解放人们本来就有的学习能力和天分。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教师可能没有十分专业的能力去开发能产生变革的新技术,但是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去发掘这些新技术并为我所用,只要心中有学生,眼中有技术,你的信息技术课一定会更具光芒。

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堂教师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欢乐的课堂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