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测度与路径再探

2014-09-27 10:09刘兴远储东涛
唯实 2014年9期
关键词:苏中苏南苏北

刘兴远 储东涛

客观评判江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进展,尤其是把握好当前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思考新形势下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对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完善协调发展新机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集及其量化测度

我们认为,区域协调发展应包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区域社会协调发展、区域生活水平协调和区域资源环境协调等内容。基于这种认识,本研究遵循科学性、导向性、全面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一个由5个子系统20个指标组成的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集(详见“表1”),并以此测算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程度。

从计算结果观察,当前江苏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1.江苏区域发展的综合协调水平总体上趋于上升,发展差距不断收敛

2013年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度为0.869,与2005年相比年均提高3.1%。这一指数水平变化的背后,彰显出在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十二五”以来江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处于提升通道,区域发展差距过大问题得到显著改观,区域发展格局正发生趋势性转变。从三大区域内部发展的协调情况看,随着苏南、苏中和苏北内生发展动力的不断增强,尽管协调发展程度存在梯次性特征,但总体上均呈上扬之势。苏南协调发展程度最高,2013年达0.817,与2005年相比年均提高1.6%;苏中提升最快,协调度为0.781,年均提高4.7%;苏北协调度为0.762,年均提高1.6%。三大区域内部发展协调程度的提高,为优化全省区域空间格局、缩小发展尺度、提升整体协调程度打下了坚实基础。

2.区域协调发展的全面性、可持续性增强,多元化协调增长格局初步形成

近年来,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均取得长足进步,良性互动发展的态势良好。2005到2013年,全省区域经济、城乡、社会、生活、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分别年均提高7.4%、1.5%、2.1%、5.0%和8.1%。区域指标协调增长的典型事实表现在:(1)社会财富相对差距缩小。2013年,苏南、苏中、苏北人均GDP之比为2.42:1.52:1,而2005年为3.61:1.67:1。2013年,苏南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相当于苏中、苏北的2.16倍和1.76倍, 2005年则分别为6.27倍和3.14倍。(2)居民收入差距相对缩小。2013年苏南、苏中、苏北城乡居民收入间差距分别为2.05倍、2.07倍和1.95倍,苏北由2005年全省最大(2.4倍)转变为2013年全省最低。(3)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的协调和融合度提高。三大区域在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均取得新进展。区域合作广度深度持续拓展,区域发展一体化步伐加快。

3.区域发展新增长极不断涌现,地区比较优势得到较好发挥

三大区域各展其长、竞相发展:苏南继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苏中和苏北成为支撑全省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苏南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化攀升。2013年,苏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2万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1.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7.4%,比2005年提高10.6个百分点;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加快推进,与苏南和长三角在交通、市场、产业等方面的联系日益紧密,打造了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海洋工程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2013年苏中单位土地实现地区GDP达5544 万元/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3971万元;苏北经济“洼地”崛起,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2013年,苏北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7.3%,比2005年提高7.5个百分点。

二、当前江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区域协调发展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缩小发展差距任重而道远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虽然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有所缩小,但绝对差距仍在拉大,特别是区域城乡一体化、居民收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较大。从可具比较意义的人均指标看:2005年苏南人均GDP比苏中、苏北分别高出31917元和39360元,到2013年这一差距扩大到41154元和64607元;分县(市、区)看,2013年人均GDP最高的昆山市是最低的灌云县的5.64倍。2005年苏南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苏中、苏北分别高2021元和3039元,到2013年这一差距扩大到4732元和7338元;2013年,农民收入最高的江阴市是最低的灌南县的2.31倍。苏北和苏中部分地区发展基础还很薄弱,城乡建设相对滞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偏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需要改善。

2.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外部市场迅速萎缩,国际贸易持续低迷,不仅严重影响了苏南发达地区的出口速度,而且这种影响通过蔓延、扩展和传导,还影响了苏中、苏北地区的对外贸易,给江苏区域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的冲击。2013年,苏南实现出口总额与上年持平,苏中仅增长3.6%,苏北下降5.3%,这与前几年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形成巨大反差。外需不振直接抑制区域制造业的发展,使产能过剩矛盾更加凸显。今后几年,国际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全球经济仍将处于深度结构调整期,一些发达国家积极推进产业回归和制造业再造,使外需难以明显改善,这将对江苏区域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日益加剧,区域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考验

江苏各区域能源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较高,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由于各区域工业化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偏重,导致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较高、环境污染较大的问题日益突出。2013年,苏南、苏中、苏北规模以上重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分别达76.7%、71.7%和 69.6%。2013年与2011年相比,苏南、苏中、苏北工业二氧化硫产生量分别年均增长7.1%、3.9%和45.8%。目前各区域的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都十分严重,节能减排的压力较大。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势必对产业层级较低的苏北地区加快发展形成较大制约,也会对苏南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产生影响。实现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endprint

4.区域发展将由粗放式走向集约式,转型升级成为各地发展的共同追求

近年来,各地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层次明显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但区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靠投资拉动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自主创新支撑和引领发展能力比较弱,技术和市场对外依存度过高,产业多集中在价值链的中低端。2013年,苏南、苏中、苏北固定资产投资分别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53.6%、62.7%和69.3%,大大高于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比率。苏中、苏北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还不到全省的平均水平。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严重,区域合理分工体系尚待完善。目前,全省13个省辖市全部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业列为新兴产业,12个省辖市将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医药及生物技术产业列为新兴产业。随着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和要素成本水平提高,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等优势开始减弱,各区域潜在经济增长率明显降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依靠创新驱动拉升劳动生产率,已成为提高区域协调发展质态的一项紧迫任务。

5.区域分工与合作走向深入,为区域发展拓宽空间、提升效率注入新动力

从全国层面看,国家明确指出要坚持扩大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格局,同时还将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进沿海、沿江、沿边、沿路桥的轴线开发,带动更大范围的腹地发展。2014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继续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抓紧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这表明,我国区域发展会更加开放,区域联系也会更加紧密,从而促进经济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并将重塑区域经济地理。江苏牢牢抓住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契机,近年来审时度势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规划和政策,把区域合作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将有助于充分发挥江苏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三大区域融合发展,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三、新形势下江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径

1.新形势下江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既然“协调”就是“和谐”,这就决定了“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区域和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区域差距缩小化。“协调发展”的内涵固然是多元的,但首先还是要缩小差距。因为如果差距过大,形成或依然存在“马太效应”,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绝对不是“协调”。综观世界各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无一不是把缩小差距列为第一条。我国长期以来的区域发展政策,也首先瞄准缩小差距这一目标。“缩小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一定波动,但不能不为之努力奋斗。

区域目标差异化。“协调发展”又不仅仅是缩小区域差距,它还必须承认区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和谐一致、配合得当的过程中,除了重视群体的共性之外,必须体现个体的个性,强调区域之间适当分工、“和而不同”,在各自目标与路径下实现区域关系的和谐,这显然是一种崭新的价值取向。由此延伸出更加注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形成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并引导形成良性的区域合作机制,实现区域内外部发展的和谐共生。

区域优势互补化。“协调发展”既然承认差异,就需要优势互补,而优势互补源自功能特色。不同区域都存在不同的资源优势、产业特色,发达工业化和高度城市化,不应成为衡量区域是否协调发展的唯一标准。在推进协调发展过程中,充分挖掘区域各自特色资源,注重发挥区域的自身优势,强化区域特色功能,将成为推进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尺。因此,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不应仅仅是简单的互助帮扶,而是在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下搭建起优势互补的合作平台,从而引导优势资源的对接、配置与利用,扬长避短、错位竞争,进而推动区域发展的特色化。坦率地说,帮扶是帮不出全面小康的,更帮不出基本现代化。

区域发展人本化。“协调发展”的根本宗旨是以人为本,实现人在区域发展中的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否相当、发展权益是否得到充分满足,将成为衡量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从而充分体现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就江苏而言,南北帮扶合作是三大区域共同发展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但并非意味着通过帮扶最终实现三大区域发展的一样化。苏北振兴和苏中崛起,均应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与目标,而不必也无法复制苏南的成功模式。

2.新形势下江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再探

促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关乎全省经济社会稳定长远发展大局,必须深刻认识区域协调发展的“形”与“势”,全面提升其“质”与“量”,以缩小地区差距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努力构建区域良性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为此,应把握以下几个着力点:

着力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区域协调发展内在活力。改革创新是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最大“红利”。应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力度,抢抓先行先试机遇,充分利用已有的创新试验平台,适时搭建新的功能平台,力争取得新突破。完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苏南要充分发挥综合实力强的优势,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建设经验,在投资管理、贸易管理、金融创新、综合监管等方面做出探索,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深入落实苏北发展“一市一策”、苏中发展“一市一试点”政策措施,加快推动苏中和苏北转型发展。

着力科技创新,加快构建区域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对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具有重要意义。更大力度推进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优化三大区域科技资源布局,抓住苏南建设自主创新先导区的重大机遇,建设一批协同创新基地。按照错位发展、差别竞争的思路,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注重产业集约集群集聚发展,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努力构建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互动并进,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着力共享式发展,大力推进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为各地区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自我发展的热情和动力。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推进财政、金融等公共政策服务的均等化,推进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安全等社会事业公民享有的同权化,推进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不同区域、不同人群提供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提升民生幸福水平。

着力补齐“短板”,构建发达地区与相对薄弱地区良性互动发展的新格局。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帮助经济相对薄弱地区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推动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水平。全面落实促进相对薄弱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重点项目、重要载体和创新要素向苏北、苏中相对薄弱地区布局的密度和频度,更大力度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进一步释放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深化南北区域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着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各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采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技术,促进地区间和区域内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推动形成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建立环境资源综合管理、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

(刘兴远:江苏省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储东涛: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浩 宇endprint

4.区域发展将由粗放式走向集约式,转型升级成为各地发展的共同追求

近年来,各地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层次明显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但区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靠投资拉动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自主创新支撑和引领发展能力比较弱,技术和市场对外依存度过高,产业多集中在价值链的中低端。2013年,苏南、苏中、苏北固定资产投资分别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53.6%、62.7%和69.3%,大大高于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比率。苏中、苏北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还不到全省的平均水平。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严重,区域合理分工体系尚待完善。目前,全省13个省辖市全部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业列为新兴产业,12个省辖市将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医药及生物技术产业列为新兴产业。随着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和要素成本水平提高,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等优势开始减弱,各区域潜在经济增长率明显降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依靠创新驱动拉升劳动生产率,已成为提高区域协调发展质态的一项紧迫任务。

5.区域分工与合作走向深入,为区域发展拓宽空间、提升效率注入新动力

从全国层面看,国家明确指出要坚持扩大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格局,同时还将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进沿海、沿江、沿边、沿路桥的轴线开发,带动更大范围的腹地发展。2014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继续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抓紧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这表明,我国区域发展会更加开放,区域联系也会更加紧密,从而促进经济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并将重塑区域经济地理。江苏牢牢抓住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契机,近年来审时度势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规划和政策,把区域合作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将有助于充分发挥江苏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三大区域融合发展,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三、新形势下江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径

1.新形势下江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既然“协调”就是“和谐”,这就决定了“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区域和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区域差距缩小化。“协调发展”的内涵固然是多元的,但首先还是要缩小差距。因为如果差距过大,形成或依然存在“马太效应”,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绝对不是“协调”。综观世界各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无一不是把缩小差距列为第一条。我国长期以来的区域发展政策,也首先瞄准缩小差距这一目标。“缩小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一定波动,但不能不为之努力奋斗。

区域目标差异化。“协调发展”又不仅仅是缩小区域差距,它还必须承认区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和谐一致、配合得当的过程中,除了重视群体的共性之外,必须体现个体的个性,强调区域之间适当分工、“和而不同”,在各自目标与路径下实现区域关系的和谐,这显然是一种崭新的价值取向。由此延伸出更加注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形成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并引导形成良性的区域合作机制,实现区域内外部发展的和谐共生。

区域优势互补化。“协调发展”既然承认差异,就需要优势互补,而优势互补源自功能特色。不同区域都存在不同的资源优势、产业特色,发达工业化和高度城市化,不应成为衡量区域是否协调发展的唯一标准。在推进协调发展过程中,充分挖掘区域各自特色资源,注重发挥区域的自身优势,强化区域特色功能,将成为推进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尺。因此,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不应仅仅是简单的互助帮扶,而是在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下搭建起优势互补的合作平台,从而引导优势资源的对接、配置与利用,扬长避短、错位竞争,进而推动区域发展的特色化。坦率地说,帮扶是帮不出全面小康的,更帮不出基本现代化。

区域发展人本化。“协调发展”的根本宗旨是以人为本,实现人在区域发展中的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否相当、发展权益是否得到充分满足,将成为衡量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从而充分体现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就江苏而言,南北帮扶合作是三大区域共同发展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但并非意味着通过帮扶最终实现三大区域发展的一样化。苏北振兴和苏中崛起,均应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与目标,而不必也无法复制苏南的成功模式。

2.新形势下江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再探

促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关乎全省经济社会稳定长远发展大局,必须深刻认识区域协调发展的“形”与“势”,全面提升其“质”与“量”,以缩小地区差距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努力构建区域良性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为此,应把握以下几个着力点:

着力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区域协调发展内在活力。改革创新是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最大“红利”。应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力度,抢抓先行先试机遇,充分利用已有的创新试验平台,适时搭建新的功能平台,力争取得新突破。完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苏南要充分发挥综合实力强的优势,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建设经验,在投资管理、贸易管理、金融创新、综合监管等方面做出探索,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深入落实苏北发展“一市一策”、苏中发展“一市一试点”政策措施,加快推动苏中和苏北转型发展。

着力科技创新,加快构建区域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对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具有重要意义。更大力度推进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优化三大区域科技资源布局,抓住苏南建设自主创新先导区的重大机遇,建设一批协同创新基地。按照错位发展、差别竞争的思路,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注重产业集约集群集聚发展,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努力构建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互动并进,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着力共享式发展,大力推进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为各地区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自我发展的热情和动力。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推进财政、金融等公共政策服务的均等化,推进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安全等社会事业公民享有的同权化,推进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不同区域、不同人群提供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提升民生幸福水平。

着力补齐“短板”,构建发达地区与相对薄弱地区良性互动发展的新格局。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帮助经济相对薄弱地区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推动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水平。全面落实促进相对薄弱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重点项目、重要载体和创新要素向苏北、苏中相对薄弱地区布局的密度和频度,更大力度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进一步释放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深化南北区域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着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各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采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技术,促进地区间和区域内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推动形成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建立环境资源综合管理、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

(刘兴远:江苏省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储东涛: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浩 宇endprint

4.区域发展将由粗放式走向集约式,转型升级成为各地发展的共同追求

近年来,各地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层次明显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但区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靠投资拉动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自主创新支撑和引领发展能力比较弱,技术和市场对外依存度过高,产业多集中在价值链的中低端。2013年,苏南、苏中、苏北固定资产投资分别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53.6%、62.7%和69.3%,大大高于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比率。苏中、苏北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还不到全省的平均水平。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严重,区域合理分工体系尚待完善。目前,全省13个省辖市全部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业列为新兴产业,12个省辖市将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医药及生物技术产业列为新兴产业。随着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和要素成本水平提高,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等优势开始减弱,各区域潜在经济增长率明显降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依靠创新驱动拉升劳动生产率,已成为提高区域协调发展质态的一项紧迫任务。

5.区域分工与合作走向深入,为区域发展拓宽空间、提升效率注入新动力

从全国层面看,国家明确指出要坚持扩大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格局,同时还将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进沿海、沿江、沿边、沿路桥的轴线开发,带动更大范围的腹地发展。2014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继续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抓紧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这表明,我国区域发展会更加开放,区域联系也会更加紧密,从而促进经济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并将重塑区域经济地理。江苏牢牢抓住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契机,近年来审时度势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规划和政策,把区域合作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将有助于充分发挥江苏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三大区域融合发展,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三、新形势下江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径

1.新形势下江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既然“协调”就是“和谐”,这就决定了“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区域和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区域差距缩小化。“协调发展”的内涵固然是多元的,但首先还是要缩小差距。因为如果差距过大,形成或依然存在“马太效应”,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绝对不是“协调”。综观世界各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无一不是把缩小差距列为第一条。我国长期以来的区域发展政策,也首先瞄准缩小差距这一目标。“缩小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一定波动,但不能不为之努力奋斗。

区域目标差异化。“协调发展”又不仅仅是缩小区域差距,它还必须承认区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和谐一致、配合得当的过程中,除了重视群体的共性之外,必须体现个体的个性,强调区域之间适当分工、“和而不同”,在各自目标与路径下实现区域关系的和谐,这显然是一种崭新的价值取向。由此延伸出更加注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形成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并引导形成良性的区域合作机制,实现区域内外部发展的和谐共生。

区域优势互补化。“协调发展”既然承认差异,就需要优势互补,而优势互补源自功能特色。不同区域都存在不同的资源优势、产业特色,发达工业化和高度城市化,不应成为衡量区域是否协调发展的唯一标准。在推进协调发展过程中,充分挖掘区域各自特色资源,注重发挥区域的自身优势,强化区域特色功能,将成为推进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尺。因此,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不应仅仅是简单的互助帮扶,而是在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下搭建起优势互补的合作平台,从而引导优势资源的对接、配置与利用,扬长避短、错位竞争,进而推动区域发展的特色化。坦率地说,帮扶是帮不出全面小康的,更帮不出基本现代化。

区域发展人本化。“协调发展”的根本宗旨是以人为本,实现人在区域发展中的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否相当、发展权益是否得到充分满足,将成为衡量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从而充分体现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就江苏而言,南北帮扶合作是三大区域共同发展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但并非意味着通过帮扶最终实现三大区域发展的一样化。苏北振兴和苏中崛起,均应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与目标,而不必也无法复制苏南的成功模式。

2.新形势下江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再探

促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关乎全省经济社会稳定长远发展大局,必须深刻认识区域协调发展的“形”与“势”,全面提升其“质”与“量”,以缩小地区差距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努力构建区域良性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为此,应把握以下几个着力点:

着力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区域协调发展内在活力。改革创新是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最大“红利”。应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力度,抢抓先行先试机遇,充分利用已有的创新试验平台,适时搭建新的功能平台,力争取得新突破。完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苏南要充分发挥综合实力强的优势,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建设经验,在投资管理、贸易管理、金融创新、综合监管等方面做出探索,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深入落实苏北发展“一市一策”、苏中发展“一市一试点”政策措施,加快推动苏中和苏北转型发展。

着力科技创新,加快构建区域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对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具有重要意义。更大力度推进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优化三大区域科技资源布局,抓住苏南建设自主创新先导区的重大机遇,建设一批协同创新基地。按照错位发展、差别竞争的思路,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注重产业集约集群集聚发展,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努力构建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互动并进,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着力共享式发展,大力推进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为各地区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自我发展的热情和动力。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推进财政、金融等公共政策服务的均等化,推进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安全等社会事业公民享有的同权化,推进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不同区域、不同人群提供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提升民生幸福水平。

着力补齐“短板”,构建发达地区与相对薄弱地区良性互动发展的新格局。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帮助经济相对薄弱地区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推动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水平。全面落实促进相对薄弱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重点项目、重要载体和创新要素向苏北、苏中相对薄弱地区布局的密度和频度,更大力度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进一步释放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深化南北区域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着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各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采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技术,促进地区间和区域内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推动形成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建立环境资源综合管理、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

(刘兴远:江苏省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储东涛: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浩 宇endprint

猜你喜欢
苏中苏南苏北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苏中小延安”的由来
路先生,我错了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西芹”老太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苏南、苏北、苏中地区城乡居民贫富差距比较及对策建议
跨江融合背景下苏中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爱你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