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铭+秦涛+李唯睿
黔西南州农信社全员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创新活动载体,推动全州农信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升服务水平、推动转型发展。
今年2月以来,黔西南州农信社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聚焦“四风”问题,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注重调动领导干部和员工群众积极性,全员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创新活动载体,筑牢思想认识根基,打牢学习教育和收集意见建议基础,盯牢“强党建、转作风、系三农、促发展”的目标;以“深入群众接地气、脚踏实地解难题、优化服务树新风”的工作要求,推动全州农信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升服务水平、推动转型发展,真正做到为群众谋实惠、为职工谋福祉、为事业谋发展。
构建支付绿色通道
在家门口的金融便民服务点就能办理余额查询、小额取现等业务,不用大老远跑到镇上或县里的网点去办理,在农村,过去这是一种奢望。如今,随着中央深化金融改革,加快普惠金融步伐,黔西南州农信社大力推进“诚者信合村村通”工程,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目标,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农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便利地支取各种涉农补贴等小额资金,解决了行政村特别是边远民族村寨金融服务缺失的问题。
“老高,你上次不是问我在‘笑笑便利店取钱稳不稳妥吗?大晚上都可以取,钱从哪里来?这些问题你都可以问问他们农信社今天来做宣传的人嘛。”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普安县龙吟镇高阳村的小广场上,穿着标志性黑西装的信合人开始忙活着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
在兴仁县李关乡鹧鸪园村布依族聚居区的赶集天,农信社员工穿上布依族服饰,用布依族语言和汉言开展“信用记录关爱日”、金融基础知识等特色宣传,与当地群众欢乐互动。
今年以来,黔西南州农信社持续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金融知识进村寨”等活动,通过通俗易懂、生动新颖、灵活多样的内容和形式进村入户广泛开展宣传,增强农户对“诚者信合村村通”、银行卡使用、存、贷、汇、结算、征信、反假币、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基础金融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做好农村兑换残损币和零钞工作,加大信合卡发卡力度,近3个月免费更换、办理228764张信合卡,以此提高机具活跃度和使用率。
黔西南州农信社通过“诚者信合村村通”工程,构建起支农、惠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道”,将网点、自助银行、特约商户三种服务形式有效组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基础金融服务需求,既有效满足了农村群众的所需所盼,也有效缓解了农信社的柜面压力,增强了农信社与农民群众的联系。
“回头看”巩固业务促发展
自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黔西南州农信社紧紧围绕“强党建、转作风、系三农、促发展”的目标,通过“四查四促”及时发现在工作作风及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校正偏离度,达到业务得发展、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5月27日,黔西南州农信社信用工程建设“回头看”工作拉开序幕,办事处“回头看”检查组分成5个小组深入全州8家行社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检查,为确保信用工程建设质量、夯实业务发展根基、造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真正将“阳光信贷”工程做细做实。
优化流程打造“便民信贷”服务。在普安联社窝沿信用社,信用社制作了连心卡,将片区信贷员的联系方式、分管片区、信用户优惠政策等信息印制在卡片上,方便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优化贷款程序,不断建立起立体化信贷受理网络,为农户节约成本。树立“阳光信贷”服务品牌,坚持“文明服务”、“优质服务”的理念,使服务更到位。开展“走千访万送服务”活动。黔西南州农信社将“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助‘三农、奔小康”作为支持“三农”的立足点,并将信贷投放与之紧密结合。在望谟,联社以深入推进信用工程建设为抓手,通过扫村、扫寨、扫组、扫街、扫巷、扫社区、扫商铺的“七扫”行动,将金融服务渗透到县域各个角落。普安联社积极支持小康村示范点建设,结合北盘江小康村建设整村推进规划,为龙吟镇北盘江移民村620户农户评级授信,授信总额达3005万元,户均授信4.8万元。根据农户实际需求,无需任何抵押,快速办贷2015万元支持228户农户发展产业,户均贷款8.83万元。让移民能够搬得出、住得下、有发展、能致富,逐步形成以水果、养殖和技术型劳务为支柱的整村推进同步小康发展局面。
截至5月末,全州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226.58亿元,贷款余额170.69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为154.41亿元,较年初增加18.2亿元,占比达90.47%;全州共计安装ATM机144台,1181个行政村共安装助农取款终端POS机具1647台,“诚者信合村村通”助农取款机具覆盖率达139%,进一步加大“夯基础”力度,持续提升机具使用率,巩固农村市场基础,惠及千家万户。
支农“活水”浇开满山金银花
“贵州精神”发源地——兴义市冷洞村,当年没有一块好土,一亩地要被石头分割成上百上千小块,耕种艰难,村民生活十分贫苦,属全省一级贫困村,被称为“贵州沙石峪”、“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凭着“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和几代人的不懈奋斗,通过农信社持续多年注入资金“活水”。如今,冷洞村山凹间梯田层层、水池水窖星罗棋布、家家用上自来水、石头上爬满金银花,全村通过大力发展金银花等特色产业,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十年前,我们村人均收入不到600元,现在发展金银花种植后,人均收入能达到七、八千元,除了要感谢党和政府以及各级部门的扶持外,还要特别感谢兴义农商行这些年的信贷支持。每年我们村办金银花专业合作社缺收购资金时,都是农商行及时给予贷款解决,有了银行贷款的支持,村民们种植金银花才更有底气和动力。”冷洞村村支书朱昌国笑容满面地说道。
立足实际践行群众路线
今年2月,黔西南州农信社辖内8家行社按照省联社统一部署,先后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办事处四个督导小组分别深入各行社全程督导,正式启动全州农信社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全州共有482干部职工参加动员大会,兴义农商行除在总部设立会场外,还在9个支行设立分会场,同步收看视频会议。会议期间,全州318人参加民主测评,认真填写《领导班子作风建设情况民主评议表》和《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民主评议表》,并由督导组成员进行整理汇总;对236人进行了个别谈话,共收集到意见建议85条,涵盖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队伍执行力建设、员工日常工作困难等方面。
提高思想认识。黔西南州农信社全体干部员工充分认识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对于保证和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打造一流现代金融企业具有重要作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解决当前员工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突出改进作风建设,扎扎实实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认真查找剖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让干部、员工和群众切实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所带来的变化。
树立为民形象。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黔西南州农信社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农信社金融为民的形象,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坚持“民求我应、民需我做、民难我帮”的金融为民理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接下来,黔西南农信社将持续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做到知群众冷暖、合群众意愿、润群众心田、助群众发展,将着力点放在“走基层、强服务、惠民生、利长远”上来,为推动农信社更好更快发展凝聚“正能量”,与所服务的广大群众一条心、一股劲,共筑同步小康梦。(责任编辑/哈文丽)
黔西南州农信社全员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创新活动载体,推动全州农信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升服务水平、推动转型发展。
今年2月以来,黔西南州农信社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聚焦“四风”问题,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注重调动领导干部和员工群众积极性,全员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创新活动载体,筑牢思想认识根基,打牢学习教育和收集意见建议基础,盯牢“强党建、转作风、系三农、促发展”的目标;以“深入群众接地气、脚踏实地解难题、优化服务树新风”的工作要求,推动全州农信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升服务水平、推动转型发展,真正做到为群众谋实惠、为职工谋福祉、为事业谋发展。
构建支付绿色通道
在家门口的金融便民服务点就能办理余额查询、小额取现等业务,不用大老远跑到镇上或县里的网点去办理,在农村,过去这是一种奢望。如今,随着中央深化金融改革,加快普惠金融步伐,黔西南州农信社大力推进“诚者信合村村通”工程,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目标,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农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便利地支取各种涉农补贴等小额资金,解决了行政村特别是边远民族村寨金融服务缺失的问题。
“老高,你上次不是问我在‘笑笑便利店取钱稳不稳妥吗?大晚上都可以取,钱从哪里来?这些问题你都可以问问他们农信社今天来做宣传的人嘛。”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普安县龙吟镇高阳村的小广场上,穿着标志性黑西装的信合人开始忙活着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
在兴仁县李关乡鹧鸪园村布依族聚居区的赶集天,农信社员工穿上布依族服饰,用布依族语言和汉言开展“信用记录关爱日”、金融基础知识等特色宣传,与当地群众欢乐互动。
今年以来,黔西南州农信社持续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金融知识进村寨”等活动,通过通俗易懂、生动新颖、灵活多样的内容和形式进村入户广泛开展宣传,增强农户对“诚者信合村村通”、银行卡使用、存、贷、汇、结算、征信、反假币、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基础金融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做好农村兑换残损币和零钞工作,加大信合卡发卡力度,近3个月免费更换、办理228764张信合卡,以此提高机具活跃度和使用率。
黔西南州农信社通过“诚者信合村村通”工程,构建起支农、惠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道”,将网点、自助银行、特约商户三种服务形式有效组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基础金融服务需求,既有效满足了农村群众的所需所盼,也有效缓解了农信社的柜面压力,增强了农信社与农民群众的联系。
“回头看”巩固业务促发展
自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黔西南州农信社紧紧围绕“强党建、转作风、系三农、促发展”的目标,通过“四查四促”及时发现在工作作风及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校正偏离度,达到业务得发展、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5月27日,黔西南州农信社信用工程建设“回头看”工作拉开序幕,办事处“回头看”检查组分成5个小组深入全州8家行社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检查,为确保信用工程建设质量、夯实业务发展根基、造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真正将“阳光信贷”工程做细做实。
优化流程打造“便民信贷”服务。在普安联社窝沿信用社,信用社制作了连心卡,将片区信贷员的联系方式、分管片区、信用户优惠政策等信息印制在卡片上,方便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优化贷款程序,不断建立起立体化信贷受理网络,为农户节约成本。树立“阳光信贷”服务品牌,坚持“文明服务”、“优质服务”的理念,使服务更到位。开展“走千访万送服务”活动。黔西南州农信社将“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助‘三农、奔小康”作为支持“三农”的立足点,并将信贷投放与之紧密结合。在望谟,联社以深入推进信用工程建设为抓手,通过扫村、扫寨、扫组、扫街、扫巷、扫社区、扫商铺的“七扫”行动,将金融服务渗透到县域各个角落。普安联社积极支持小康村示范点建设,结合北盘江小康村建设整村推进规划,为龙吟镇北盘江移民村620户农户评级授信,授信总额达3005万元,户均授信4.8万元。根据农户实际需求,无需任何抵押,快速办贷2015万元支持228户农户发展产业,户均贷款8.83万元。让移民能够搬得出、住得下、有发展、能致富,逐步形成以水果、养殖和技术型劳务为支柱的整村推进同步小康发展局面。
截至5月末,全州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226.58亿元,贷款余额170.69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为154.41亿元,较年初增加18.2亿元,占比达90.47%;全州共计安装ATM机144台,1181个行政村共安装助农取款终端POS机具1647台,“诚者信合村村通”助农取款机具覆盖率达139%,进一步加大“夯基础”力度,持续提升机具使用率,巩固农村市场基础,惠及千家万户。
支农“活水”浇开满山金银花
“贵州精神”发源地——兴义市冷洞村,当年没有一块好土,一亩地要被石头分割成上百上千小块,耕种艰难,村民生活十分贫苦,属全省一级贫困村,被称为“贵州沙石峪”、“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凭着“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和几代人的不懈奋斗,通过农信社持续多年注入资金“活水”。如今,冷洞村山凹间梯田层层、水池水窖星罗棋布、家家用上自来水、石头上爬满金银花,全村通过大力发展金银花等特色产业,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十年前,我们村人均收入不到600元,现在发展金银花种植后,人均收入能达到七、八千元,除了要感谢党和政府以及各级部门的扶持外,还要特别感谢兴义农商行这些年的信贷支持。每年我们村办金银花专业合作社缺收购资金时,都是农商行及时给予贷款解决,有了银行贷款的支持,村民们种植金银花才更有底气和动力。”冷洞村村支书朱昌国笑容满面地说道。
立足实际践行群众路线
今年2月,黔西南州农信社辖内8家行社按照省联社统一部署,先后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办事处四个督导小组分别深入各行社全程督导,正式启动全州农信社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全州共有482干部职工参加动员大会,兴义农商行除在总部设立会场外,还在9个支行设立分会场,同步收看视频会议。会议期间,全州318人参加民主测评,认真填写《领导班子作风建设情况民主评议表》和《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民主评议表》,并由督导组成员进行整理汇总;对236人进行了个别谈话,共收集到意见建议85条,涵盖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队伍执行力建设、员工日常工作困难等方面。
提高思想认识。黔西南州农信社全体干部员工充分认识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对于保证和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打造一流现代金融企业具有重要作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解决当前员工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突出改进作风建设,扎扎实实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认真查找剖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让干部、员工和群众切实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所带来的变化。
树立为民形象。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黔西南州农信社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农信社金融为民的形象,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坚持“民求我应、民需我做、民难我帮”的金融为民理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接下来,黔西南农信社将持续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做到知群众冷暖、合群众意愿、润群众心田、助群众发展,将着力点放在“走基层、强服务、惠民生、利长远”上来,为推动农信社更好更快发展凝聚“正能量”,与所服务的广大群众一条心、一股劲,共筑同步小康梦。(责任编辑/哈文丽)
黔西南州农信社全员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创新活动载体,推动全州农信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升服务水平、推动转型发展。
今年2月以来,黔西南州农信社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聚焦“四风”问题,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注重调动领导干部和员工群众积极性,全员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创新活动载体,筑牢思想认识根基,打牢学习教育和收集意见建议基础,盯牢“强党建、转作风、系三农、促发展”的目标;以“深入群众接地气、脚踏实地解难题、优化服务树新风”的工作要求,推动全州农信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升服务水平、推动转型发展,真正做到为群众谋实惠、为职工谋福祉、为事业谋发展。
构建支付绿色通道
在家门口的金融便民服务点就能办理余额查询、小额取现等业务,不用大老远跑到镇上或县里的网点去办理,在农村,过去这是一种奢望。如今,随着中央深化金融改革,加快普惠金融步伐,黔西南州农信社大力推进“诚者信合村村通”工程,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目标,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农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便利地支取各种涉农补贴等小额资金,解决了行政村特别是边远民族村寨金融服务缺失的问题。
“老高,你上次不是问我在‘笑笑便利店取钱稳不稳妥吗?大晚上都可以取,钱从哪里来?这些问题你都可以问问他们农信社今天来做宣传的人嘛。”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普安县龙吟镇高阳村的小广场上,穿着标志性黑西装的信合人开始忙活着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
在兴仁县李关乡鹧鸪园村布依族聚居区的赶集天,农信社员工穿上布依族服饰,用布依族语言和汉言开展“信用记录关爱日”、金融基础知识等特色宣传,与当地群众欢乐互动。
今年以来,黔西南州农信社持续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金融知识进村寨”等活动,通过通俗易懂、生动新颖、灵活多样的内容和形式进村入户广泛开展宣传,增强农户对“诚者信合村村通”、银行卡使用、存、贷、汇、结算、征信、反假币、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基础金融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做好农村兑换残损币和零钞工作,加大信合卡发卡力度,近3个月免费更换、办理228764张信合卡,以此提高机具活跃度和使用率。
黔西南州农信社通过“诚者信合村村通”工程,构建起支农、惠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道”,将网点、自助银行、特约商户三种服务形式有效组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基础金融服务需求,既有效满足了农村群众的所需所盼,也有效缓解了农信社的柜面压力,增强了农信社与农民群众的联系。
“回头看”巩固业务促发展
自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黔西南州农信社紧紧围绕“强党建、转作风、系三农、促发展”的目标,通过“四查四促”及时发现在工作作风及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校正偏离度,达到业务得发展、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5月27日,黔西南州农信社信用工程建设“回头看”工作拉开序幕,办事处“回头看”检查组分成5个小组深入全州8家行社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检查,为确保信用工程建设质量、夯实业务发展根基、造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真正将“阳光信贷”工程做细做实。
优化流程打造“便民信贷”服务。在普安联社窝沿信用社,信用社制作了连心卡,将片区信贷员的联系方式、分管片区、信用户优惠政策等信息印制在卡片上,方便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优化贷款程序,不断建立起立体化信贷受理网络,为农户节约成本。树立“阳光信贷”服务品牌,坚持“文明服务”、“优质服务”的理念,使服务更到位。开展“走千访万送服务”活动。黔西南州农信社将“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助‘三农、奔小康”作为支持“三农”的立足点,并将信贷投放与之紧密结合。在望谟,联社以深入推进信用工程建设为抓手,通过扫村、扫寨、扫组、扫街、扫巷、扫社区、扫商铺的“七扫”行动,将金融服务渗透到县域各个角落。普安联社积极支持小康村示范点建设,结合北盘江小康村建设整村推进规划,为龙吟镇北盘江移民村620户农户评级授信,授信总额达3005万元,户均授信4.8万元。根据农户实际需求,无需任何抵押,快速办贷2015万元支持228户农户发展产业,户均贷款8.83万元。让移民能够搬得出、住得下、有发展、能致富,逐步形成以水果、养殖和技术型劳务为支柱的整村推进同步小康发展局面。
截至5月末,全州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226.58亿元,贷款余额170.69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为154.41亿元,较年初增加18.2亿元,占比达90.47%;全州共计安装ATM机144台,1181个行政村共安装助农取款终端POS机具1647台,“诚者信合村村通”助农取款机具覆盖率达139%,进一步加大“夯基础”力度,持续提升机具使用率,巩固农村市场基础,惠及千家万户。
支农“活水”浇开满山金银花
“贵州精神”发源地——兴义市冷洞村,当年没有一块好土,一亩地要被石头分割成上百上千小块,耕种艰难,村民生活十分贫苦,属全省一级贫困村,被称为“贵州沙石峪”、“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凭着“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和几代人的不懈奋斗,通过农信社持续多年注入资金“活水”。如今,冷洞村山凹间梯田层层、水池水窖星罗棋布、家家用上自来水、石头上爬满金银花,全村通过大力发展金银花等特色产业,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十年前,我们村人均收入不到600元,现在发展金银花种植后,人均收入能达到七、八千元,除了要感谢党和政府以及各级部门的扶持外,还要特别感谢兴义农商行这些年的信贷支持。每年我们村办金银花专业合作社缺收购资金时,都是农商行及时给予贷款解决,有了银行贷款的支持,村民们种植金银花才更有底气和动力。”冷洞村村支书朱昌国笑容满面地说道。
立足实际践行群众路线
今年2月,黔西南州农信社辖内8家行社按照省联社统一部署,先后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办事处四个督导小组分别深入各行社全程督导,正式启动全州农信社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全州共有482干部职工参加动员大会,兴义农商行除在总部设立会场外,还在9个支行设立分会场,同步收看视频会议。会议期间,全州318人参加民主测评,认真填写《领导班子作风建设情况民主评议表》和《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民主评议表》,并由督导组成员进行整理汇总;对236人进行了个别谈话,共收集到意见建议85条,涵盖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队伍执行力建设、员工日常工作困难等方面。
提高思想认识。黔西南州农信社全体干部员工充分认识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对于保证和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打造一流现代金融企业具有重要作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解决当前员工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突出改进作风建设,扎扎实实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认真查找剖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让干部、员工和群众切实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所带来的变化。
树立为民形象。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黔西南州农信社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农信社金融为民的形象,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坚持“民求我应、民需我做、民难我帮”的金融为民理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接下来,黔西南农信社将持续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做到知群众冷暖、合群众意愿、润群众心田、助群众发展,将着力点放在“走基层、强服务、惠民生、利长远”上来,为推动农信社更好更快发展凝聚“正能量”,与所服务的广大群众一条心、一股劲,共筑同步小康梦。(责任编辑/哈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