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材料依恋症

2014-09-26 17:15童钟鸣
新闻前哨 2014年7期
关键词:邮路典型人物材料

童钟鸣

新闻采写是一项实践极强的基本功和专业能力。在新闻采写实践中,一些记者(包括少数通讯员)新闻职业精神缺失、敬业精神淡薄,其突出表现是新闻采访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具体表现为采写会议新闻时不用耳不用脑,甚至不用手,拿起会议材料、领导讲话就走人,回家当“裁缝”,按固化模式,剪辑几句领导“强调”、“指出”、“要求”之言,敷衍应付,糊弄读者;即使是非会议新闻的其他新闻采访,他们也是对材料情有独钟,奉为至宝,只倚重材料堆里做文章,而轻视和不愿到新闻现场和新闻当事人那里“抓活鱼”、“摘鲜菜”,被人们讽为“懒堕记者”、“材料记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材料的迷恋与依赖,是新闻采写之大忌。1100多年前,南宋诗人陆游就明示纸上的东西往往浅薄,甚至靠不住,倡导“要躬行”,亲力亲为,以实践为要,才能明了、洞察和把握事理。这对于今天实践特色很强的新闻采写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消除材料依恋症 “纸上东西”巧利用

诚然,对于与新闻报道有关的现有材料,我们不能一味排斥,要合理利用,权衡取舍,但凡事都有度,如果过分依恋和依赖有限的材料,偷懒取巧,不去付出汗水和心血,创造地获取全新的信息,只会被材料捆住手脚,难以胜任新闻采写要求,不能主动应变和适应日益变化的新闻创新和受众要求,最终会被淘汰出局。

一要消除迷恋。纸上的东西即使妙笔生花,精彩绝伦,也是过时的东西。毕竟纸上的东西(材料)多为静止、凝固、缺少鲜度和热度的过时信息,这与新闻的“新鲜度”要求不相符。因此,采写新闻时,要遵循新闻规律,适应采写要求,主动跳出对材料的依恋与依赖,挣脱对材料的束缚和羁绊。

二要合理利用。材料中往往藏有丰富的信息,尽管有点过时,显得陈旧,但通过挖掘、跟踪最新发展动态,完全可以“再续新闻”。关键是不能拘泥现有材料,静止地照搬照录,而要以此为基础和基点,把握事物发展趋势,挖掘事物发展的最新进程和亮点,采写更加鲜活更有质量的新闻。

会议新闻既要创新,以最简洁、清新、明了的形式,及时传播时政信息,还可从中遴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发现和挖掘蕴含在材料中的“闪光点”和受众关注的“看点”,最大限度地放大“纸上东西”的新闻价值。

2007年,法制日报记者吴坤在采访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时,有一份有关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材料,材料中的一句话“草案是以一件代表提出的议案为基础形成的”,引起他的注意,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新闻价值。会后,他详细了解了这一草案的起草过程。通过朋友介绍,他采访到了这一议案领衔起草人江必新代表,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很快采写刊发通讯《一件以代表议案为基础的法律案》,随后他又赶写了评论《民诉法修正案草案具有示范意义》,通讯获得了全国人大好新闻奖。他的体会是:只要做一名“有心”人,善于从会议(材料)中发现新闻线索,多留意、勤思考、善发掘,一定能写出为读者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功夫历练在“诗外” 深掘富矿须“躬行”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对小儿子陆聿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他又在《示子遹》中对儿子陆遹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陆游所言虽是对作家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同样适用于新闻采写。采访成功与否,与花的“工夫”成正比,体现在投入了多少精力,付出了多少心血。

一要练就采访硬功。新闻业界有“七分采,三分写”的认知和共识,可见采访之重要。耳闻又目睹,眼见方为实。获取丰富的新闻原材料,要牢牢把握新闻实践性特点,过好“感性认识”这一关,自觉扎进深水,沉入基层,贴近新闻源头,深入新闻现场,走近新闻当事人,才能历练过硬的新闻观察力,掌控新闻采访主动权,获取采访实践的成功。

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说:“好的采访是好文章的一大半。” 在长期的典型人物采写实践中,她深入现场挖掘典型人物的独家信息,突破框框用心感受典型人物的内心世界,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化采访作风和方法。2000年以来,她采写了张云泉、王顺友、杨业功、白芳礼等60多位典型人物,形成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没有过硬的采访硬功,就不会收获如此丰硕的成果。

张严平没有特别的采访方法,就是坚持“用脚采访”,深入现场挖掘独家信息。“脚板底下出新闻”是新闻采访成功的不二法门,强调记者深入现场,获取第一手材料。

张严平的作法和经验是:“第一,要记大量的笔记,包括我所看到的,我当时所感受到的东西都随手记下来。第二,多问、多记、多听、多看、多跑路,不光把这个事弄明白了,我要把这个事背后,这个人的心弄明白了。”要做到这些,只靠看看材料,听听典型人物座谈,显然无济于事。张严平采访每个人物时,都要想办法与他(她)多呆在一起,脚踏实地,不走捷径,使她采写的典型人物报道在与传媒同行竞争中拥有更多的独家信息,充分满足了受众对新闻人物信息和情感的需求。

二要磨砺采访苦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新闻采访就要崇尚和践行“脚板底下出新闻”法则,仅“多跑路”不够,还要具有坚毅的意志品质,不惧艰难困苦,吃得苦中苦,才能多见闻、长见识,纵览天下,纵横笔墨,自成一体。

为完成人物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采访,张严平跟随马班乡邮员王顺友一起行走在艰险的邮路上,进入他的工作与生活。在“文字记者全部撤退”的硬命令前,她再三恳求,成为唯一走到最后的文字记者和女记者。

邮路弯弯,崎岖狭窄,悬崖峭壁,极具危险。张严平与王顺友一路结伴而行,有了对面临万丈悬崖和邮递艰险的切身体会。她走进邮路,听到了风声、狼嚎,感受到了一个人走邮路的孤独,真正理解了人物的内心。靠身临其境,用脚采访,她拥有了大量独家的事实信息,典型人物报道散发出可信可亲的力量,使《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众多采写王顺友的典型报道中脱颖而出。

新闻采写不是绣花活,是时时处处要见真功夫的苦力活、伤神活,同时还是具有挑战性的智慧活、创新活。要从零做起,从基础做起,从现在做起,立行、躬行、厉行,从培育良好的采访作风建设抓起,铸造过硬、过强、过优的新闻采访能力和水平,争做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黄冈日报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邮路典型人物材料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36万里山区邮路云和月——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赵明翠
“跑”在一条“扶贫邮路”上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最美材料人
繁花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