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霄姝
摘 要: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践的简称。会计电算化是当代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每个企业应尽快选择一套符合本企业的财务核算管理软件,促使企业财务管理趋向现代化、正规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同步提高将计算机应用于会计领域已在中国得到了推广、普及,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运用代替了繁琐的手工记账,极大的减少了财会人员的工作量,不但减轻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这对推动会计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管理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算化;目标;内控;档案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152-02
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会计电算化事业,是深化会计改革,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的迫切要求。但是,在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现对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正确认识会计电算化工作目标
对会计电算化目标的片面认识,会削弱企业对电算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制约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目标,也就是会计电算化工作所要完成的任务,即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提高会计工作的地位,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管理的现代化,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⒈减轻会计人员劳动强度,提高财会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可以把繁杂的记账、结账、汇总、报表等工作交给高速的计算机处理,是会计人员避免了重复劳动,并且由于计算机的精确性,可以避免手工操作难免产生的误差,以达到提高财会工作效率的目的。
⒉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手工条件下,广大会计人员被繁重的手工核算工作所包围,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更好地发挥会计参与管理、决策的职能;通过电算化,使财会人员解脱了繁重的手工操作,也就有条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与决策,为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⒊准确、及时地提供会计信息。手工条件下,由于大量会计信息需要进行记录、汇总、整理,使需要信息者不可能及时得到会计信息,这不利于企业经营者掌握经济活动的最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而电算化后,大量的信息都可以及时记录、汇总、分析、传送,保证向企业管理者准确、及时地提供会计信息。
⒋提高人员素质,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从各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一方面为了参与企业管理,要更多地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掌握电子计算机的有关知识,好的会计基础工作和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所以会计电算化也要求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
⒌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电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信息电算化的目标及任务,就是要以现代化的方法去管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因而,会计电算化不仅要使会计工作本身现代化,最终目标是要使企业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重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安全问题
现有的会计应用软体系统在设计、开发阶段,普遍存在着系统需求中安全需求少、软体设计重功能轻安全的现象,软体设计选用的语言和资料库考虑安全性能少,以至软体投入运行后暴露诸多安全隐患,如资料库呈开放状态、易于打开、应用系统软体存在安全问题等。这类现象和问题目前还尚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同时,许多安全设施并未配置齐全,特别是硬件自身安全性能低,造成的结果是由于硬件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会计应用系统软体的正常运用。另外,还有操作和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操作密码管理不严格、安全管理制度检查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飞速发展,利用电算化系统的弱点进行的贪污、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殊性,建立一整套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舞弊的防范措施和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建设
严格的内控制度是会计电算化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处理同一笔经济业务的人员既要相互联系,又要相互制约。此外,严格的内控制度有助于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国内外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表明,计算机本身处理出错几乎为零,但人为造成出错和舞弊的现象有增无减,而且一旦出现舞弊,损失巨大。因此,制定严格的内控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就目前中国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现状来看,大部分还停留在一般应用水平上。人们对于人员职责分工,数据备份和保管,软硬件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重要性往往认识不足。因此,强化内控管理,提高电算化的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处理质量,减少数据出错和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应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完善和健全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管理制度一般包括岗位分工制度、操作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会计数据与软件管理制度等。建立适应本单位的全面规范的会计管理制度,就是要有一套比较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较完整的规范化的数据系统。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完善的内部控制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没有很好的管理流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无法处理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将遇到重重困难。
四、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在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随着存储介质的改变,对会计资料管理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应采取各种安全保证措施,做好防消磁、防火、防潮和防尘等工作,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的,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所有的软件文档资料、数据结构形式、程序说明书和源程序清单均应按机密文件管理,报废的计算机,应将其硬盘彻底格式化,以防数据泄密。
会计电算化档案主要是指打印输出的各种凭证、账簿、报表、存储会计资料的磁盘及其他存储介质。系统开发运行中的各种文档及其他会计资料的功能是负责系统内各类文档资料的存档、安全保管和保密工作,而档案管理一般通过制定与实施档案管理制度来实现,一般包括:存档的手续必须有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员的签章才能存档保管;各种安全保证措施,如备份磁盘应贴上保护标签并存放在安全、洁净、防潮的地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定期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
五、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
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是制约企业会计电算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应高度重视电算化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并为此提供必要的物力、财力,以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财会科技队伍,为会计电算化工作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援。因此,要大力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尤其是要重视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培训可以从基本知识培训抓起,可分为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人员等层次逐步提高。使企业的会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技能;基本掌握会计软件的维护技能;少数人能够从事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工作。会计电算化知识应逐步成为在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之一。
会计电算化以其高效、自动、方便、准确、及时等优点正日益受到广大企业和会计人员的欢迎.但由于中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希望以上的几点建议能够帮助企业改进会计电算化工作,充分发挥电算化工作的优势和职能。
参考文献:
[1] 迟宏英.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J].冶金财会,2010,(1).
[2] 李琳.浅析企业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J].内蒙古统计,2010,(1).[责任编辑 吴明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