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英杰
摘 要: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分析基准利率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积极意义,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变动、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探索利率市场化下中国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基准利率;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105-02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简称shibor),作为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于2007年开始运行,在市场化产品定价中得到广泛运用,促进了中国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2012年6月人民银行又进一步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存款可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的政策,加快了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步伐。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风险管理等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需要基准利率
1.基准利率有助于利率市场化
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基准利率水平作参考,所以,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形成的核心。今后随着央行利率管制的不断开放,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将由盯住法定基准利率,过渡到参照市场基准利率。如果短期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出现真空,法定利率的基准地位将无可替代,利率市场化也难以最终实现。
2.基准利率有助于银行产品定价与创新
如果中国短期资金市场利率体系内部没有相应的基准利率体系,各种金融产品就缺乏有效的基准作为定价参考,银行间市场交易活跃性就会偏低,新产品定价就会混乱,这就影响了金融市场向广度、深度进一步发展。同时,如果没有可供参考的市场基准利率,商业银行难以构建高效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以及资产负债定价机制。
3.基准利率有利于货币政策调控
在当前的货币政策调控中,价格调控的分量越来越大,其发展方向逐渐由数量调控向定价调控转变,培育基准利率是前提条件和基础。不以市场供求关系生成的非市场化利率,难以真实反映资金稀缺程度,自然也就不能作为准确的资金价格信号,从而使央行运用利率工具适时调控时往往难以到达到预定目标,甚至有可能加剧经济波动。
二、shibor推出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1.shibor的形成机制
shibor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多家银行组成报价团,对各类期限的资金拆借自主报价形成的。目前,参与shibor报价的共有18家场内商业银行,还有多家场外报价银行,报价包括16个期限品种,涵盖了货币市场的主要期限,其不仅能反映拆借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也能反映真实的即期资金成本。shibor每天准时报价,具有较好的连续性,、稳定性,能够为市场提供完整有效的短期利率曲线。而且,shibor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进行报价,更能真实反映即期资金成本,基本解决了信用风险定价问题。shibor具备基准利率所应具备的特征。
2.shibor具备基准利率所应具备的特征
shibor作为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是货币市场利率,反映和影响着金融市场上银根松紧的变化,制约或主导着整个利率体系中所有其他利率。由于央行是整个利率系统储备资产唯一的最终提供者,央行无论是通过国外净资产渠道或国内信贷渠道向金融系统提供储备资产,都将会影响金融系统的超额准备金和银行同业拆放利率,所以央行对其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可见,shibor确实适于作为央行货币调控的基准利率。
3.发达经济国家也将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作为基准利率
国际间经验表明,作为金融市场上引导其他利率走向的核心利率,基准利率比较容易在货币市场上形成。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一直被认为是信贷资金充裕或短缺的风向标,是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最重要的中介工具。例如,美联储实施货币政策调整时,一般都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即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上调或下调若干个基点;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也是引导银行同业拆放利率朝着目标利率范围变化。
三、shibor变动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1.影响银行间拆借、存放交易量
由于银行那个间市场拆借和存放的定价参照shibor利率,所以shibor的变动会影响到拆借和存放的交易量,而拆借和存放属于信用融资,为提高以shibor定价的拆借和存放的成交概率,商业银行不断完善自身同业授信体系,加强与同业的交流与合作,争取与更多外部机构相互授信,增加拆借和存放交易。
2.影响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
商业银行总行与分支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一般采取以shibor为基准利率的转移定价,如在银行间市场融通资金时,总行每日根据各时间段shibor利率以加减点差的方式确定本行内部的指导利率,以此作为分支机构吸收同业存款和融出存放资金的指导价格。
3.影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
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发行定价上也采用shibor利率加点的方式确定发行价格,这样更加贴近市场,更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可以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因此shibor的变动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计划,商业银行需要根据shibor的变动情况合理调整产品结构,使其能够得到更多客户的认可。
四、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1.商业银行面临的同业竞争加剧
利率市场化之前,由于市场利率比较刚性,变动不大,客户对于银行的选择区别不大,而利率市场化以后,市场参与主体增多,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企业、还有居民对资产保值增值多元化需求较多,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自身的产品和业务模式,才能争取到客户,使得商业银行对于市场资源的争夺更加剧烈,业务开展难度加大。
2.对流动性管理提出新需求endprint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金融市场经营环境和业务模式的变化,以及资金来源的不稳定,商业银行强化流动性管理成为必要,为经营平稳发展创造良好前提条件。如2013年6月份至年底银行间市场引发的流动性危机,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打击很大,采取各种措施,不惜成本地保证流动性。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于未来流动性走势的分析研究,合理安排资产负债结构,保证其业务经营平稳开展。
3.包括利率风险在内的风险管理难度加大
目前,利率风险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但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更多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利率的波动更加频繁和难以预测,利率风险加大。另外,市场参与主体不断增多,新业务、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投资行为也不断发生变化,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合规风险等的防范和识别,避免潜在的巨大损失。
五、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措施
1.加强流动性管理
提高流动性管理人员素质,做好每日对未来流动性缺口和流动性各项指标情况的测算,合理、准确地安排融资规模、融资期限;稳固与市场各类大中型金融机构的沟通与交流,维护正常的融资渠道;建立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应急融资合作机制,进一步保障日常流动性安全。
2.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通过对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合理安排,优化流动性储备资产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融资的整体成本,并合理配置稳定收益的资产,提升整体业务收益。可通过开发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将表外资产负债业务统一安排,细化管理要求,在强化资本约束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资本使用效率。
3.加强市场形势分析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间市场利率波动频繁,而利率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收益的提高和成本的控制,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未来市场利率走势、流动性波动情况、市场机构投资行为变化和风险偏好变化等的综合研究,做好形式预判,在不同的时间段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规避市场风险等各种风险,减少损失,提升整体收益。
4.控制交易资产规模,用利率互换交易来对冲利率风险
为避免市场风险,稳健经营,商业银行需要控制交易资产的整体规模,根据市场利率变化,合理地进行买卖,降低大幅度亏损的可能性。面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银行间市场资金成本上升和债券收益率上升,可通过细致分析,提前预判利率走势,利用利率互换交易来对冲,锁定利差收益。
5.开拓创新,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随着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市场参与主体增多,带来较多的产品创新、业务模式创新和新业务开展的机会,如可申请包括资产托管、债券承销在内的多项业务资质,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来源。另外,发行各类理财产品,积极向机构客户和个人客户销售,为银行提升更大的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文平.经济发展中的利率政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 张健华.利率市场化的全球经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 连平.利率市场化谁主沉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4] 时光.金融改革与基准利率——利率市场化与shibor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
[5] 吴琼.中国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管理[M].北京:财经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吴明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