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是培养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急需少数民族技术人才,只有既有一技之长又藏汉双语兼通的人才,才能在藏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才可能在藏区的发展中建功立业。在藏汉双语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中,美术手工课具有培养技能、思想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特殊价值。
关键词:藏汉双语;美术手工课;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1-0222-03
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是培养藏区教育发展急需的少数民族从业人才,他们既有从事教育行业的基本技能和素养,又是精通藏汉双语的人才。这类人才在藏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不断地在藏区的社会经济建设中建功立业。美术手工课是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从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的美术手工教学,认为在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人才的培养中,美术手工课具有培养技能、思想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特殊价值。
一、关于高职藏汉双语教育
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大力发展和培养的藏汉双语高职教育模式,已成为中国国民职业教育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被贯穿到了藏区的职业教育中。可以说在藏区多年来坚持实施和推行的双语教育,尤其是在藏族同胞聚居地区实行“藏汉”双语职业教育以来,为藏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各个领域急需的大量的少数民族建设人才,为推进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加快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积累了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高职藏汉双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精通藏汉双语、专业扎实、有较的从业素质,是“下得来、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是藏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也是不可替代的人才。他们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
(一)推动本民族发展的先天优势
在少数民族地区,既精通本民族语言,又具有从业特长的人才是极受欢迎的,在推动藏区大发展中,精通藏族语言、熟悉本民族思维习惯,同时又具备一技之长的人才具有先天性优势,是其他专业人才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既有一技之长又藏汉双语兼通的人才,才能在藏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才可能在藏区的发展中建功立业。
(二)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
语言文字是识别民族的主要特征,当今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都把非常看重民族语言与文化,同根同源之所在,每个民族无可厚非地都对自身民族的语言、文字等有着特殊情感和民族认同。正如《藏族双语人双语态度的调查研究》所说:一方面藏汉双语人才,对本民族语言普遍有很深的感情,有使用和保持自己母语的强烈愿望;二来藏汉双语人才对汉语也能合理扬弃,深知汉语对藏区的进步有不可回避的影响。
(三)民族现代化进程
民族的是世界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进程的不断现代化,藏区的现代化进程已势不可挡,而推动和实现藏区的现代化,既有一技之长又精通藏汉双语的人才是关键,他们是链接本民族与主体民族的纽带,是学习、继承民族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结合体。腾星教授在谈到现代化过程中的民族问题是曾说,当前中国民族地区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这就导致了我们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面临丧失,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是当前文化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要学会在现代化与保护民族语言和民族优秀文化中寻得一条可行道路,不能在现代化中迷失民族瑰宝,藏区的现代化进程和藏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要注意这个问题。藏汉双语人才恰好是民族与现代的链接桥梁,他们既是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也是现代化过程的推动者和实施者,在他们身上既能看到现代化的身影又能看到民族的印记。
二、美术手工课在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价值思考
美术手工课是一门涵盖知识与技能领域内容较繁多的一门课程,既包含非美术手工操作能力(设计与构思),又包含动手操作的技能。就美术手工课程在高职师范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而言,基本体现了传统人才培养功能,美术手工课是集智慧与艺术于一身的课程,在精心的构思与设计中体现智慧,在动手制作中表达创新,以生动、直观的方式表现审美,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和综合运用材料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美术手工课的传统功能价值
1.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功能。培养技能型人才是高职的主要功能,具有较强动手能力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美术手工课上学生通过实际学习、练习折、剪、编、刻、撕、刺绣、缠绕等美术手工基本技能,这个训练与操作的过程可以达到有效地训练动手能力的目的。
2.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功能。美术手工课对现实生活的艺术造型,对材料的选择、思维的运动和造型的设计都表达了我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与再现。 美术手工课可以训练学生学会从大自然和身边事物中寻找题材与材料,进行作品创作,从而达到逐渐配养起观察和发现美的能力。
3.训练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功能。美术手工课通过观摩、作品欣赏和学习,使学生在快乐中体验艺术的魅力,在设计、构思美术手工作品的过程中,养成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其创新思维能力必然会在美术手工作品的创作中得到很大程度的训练和提升。
4.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的功能。艺术审美能力是需要在欣赏与评价中形成,美术手工课程的教学,教会学生进行艺术制作的同时,还得学会对美的欣赏。激发学生美术手工创作热情,引领学生学会审美。
(二)美术手工课在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价值
在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人才的培养中,我们通过对藏汉双语人才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在保持美术手工课传统的功能价值之外,还应拓展对课程价值认识,提高课程地位的重要认知,从而充分发挥美术手工课在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美术手工课除具有其传统功能价值外,我们认为这门课在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人才培养中有以下四个方面功能价值。endprint
1.丰富德育形式的功能。藏区的发展需要又红又专的人才,就是要求他们在拥有从业技能的同时,必须思想素质要高。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担负振兴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历史使命,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优秀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教学方式呆板单一、教学内容不够贴近生活等多方面原因,难以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不重视、效果差等一些问题,很难达到德育的目的。而美术手工课直观性强,直接参与的特性,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美术手工课中有许多与中国民间艺术及中国历史有关,比如剪纸、泥塑、编织、刺绣以及民间美术手工艺等。也有与现代化建设相关,比如模型、玩具、等等。可以在民族艺术的学习与制作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切身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艺术魅力,在学得制作技术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甚至可以引入藏民族自身优秀的民间美术手工艺术,培养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自豪感和使命感,达到思政教育工作不能比拟的教育效果。
2.提升就业竞争力,提高从业能力的功能。党和政府对藏区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各种渠道为藏区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诸如“9+3”职教模式(即9年义务教育加3年中专高职教育),为藏区培养了大量的从业人才。大专起点的高职藏汉双语教育在层次上更高,毕业后也将步入藏区,就业于藏区。如何提高从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就是我们在人才培养中要关注的,否则培养的学生无法与“9+3”模式学生竞争。美术手工课是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要技能课程之一,是培养复合型藏区人才的目的之一。因此,夯实美术手工课的教与学,真正在技能上使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3.引导学生传承民族艺术的功能。藏民族有着丰富的美术手工艺术资源,无论在精神文化层面(如唐卡类、泥塑类、雕刻类等美术手工艺术类型),还是在生产生活层面(如建筑类、纺织类等等美术手工艺术类型)都有非常多的美术手工艺术品种和形式。丰富的民间美术手工艺术资源是美术手工课教学中取之不尽的宝藏,同时也是教育学生学习和传承本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的渠道。达到培养他们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自觉担负振兴民族艺术的责任,为民族古老的艺术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不懈努力。
目前,藏族美术手工艺术面临许多困境,例如,美术手工艺产品的开发尚未行成规模,尚未意识到已经到了抢救性开发与传承阶段;缺乏高层次人才进入美术手工艺术行业,创新与传承面临人才匮乏;精品少、仿冒和粗制滥造多,竞争力差,缺乏足够重视等等。如果在藏汉双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开设美术手工课并引入本民族的美术手工艺术教学内容,对于加快藏民族民族艺术的传承、传播与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4.增进民族认同感的功能。各民族都有优秀的文化与成果,美术手工课所教授和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各民族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艺术形式。通过课程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术手工艺术形式的学习,可以增强藏族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而博大的文化认知与认同,从而以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而自豪。
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资源是美术手工课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如今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文化同质化趋势下,西方文化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威胁越来越明显,面对西方文化挑战,我们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对外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这就需要在各族青少年学生中学习、了解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就显得特别重要,首先要让我们的下一代认知、认同自己民族文化的优秀之处,增强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侵蚀。而美术手工课就是要观摩、学习大量的民族工艺美术形式,如泥塑、面塑、剪纸、布艺和刺绣等等。这样有利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归宿感。
三、提高美术手工课堂效果,充分发挥其在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多重价值
鉴于前文所析,基于藏区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和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学生的使命,充分发挥美术手工课的多重功能价值,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提高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真正做到培育藏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所急需的有用之才。
(一)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形式的现代教学手段的出现,可以为美术手工课堂教学提供内容丰富、直观生动的教学,可以让教师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逼真的情境。通过多媒体技术把中华民族博大而优秀的民族美术手工艺术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认知我们丰富多样、形象直观的美术手工艺术。这样既可以实现美术手工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又能通过多媒体技术把中华民族优秀艺术展示给同学们,让他们直观有效认知民族文化,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有效地激发同学们学习民族优秀艺术的热情与兴趣。
(二)突出本民族艺术特点,增强民族自信心
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博大精深,在种类繁多、内容琳琅满目的美术手工艺术中,教学内容要有所选择和突出。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感悟,认为教学内容有两个重点:一是常见的大众美术手工形式,如纸艺、布艺等等美术手工种类;二是本民族、本校特色的美术手工形式,如藏族传统面具、“祥巴”版画(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发的藏族版画品种)等等种类。这两个内容的突出,可以达到对常见美术手工形式的了解和对具有地方特色美术手工形式的熟悉,使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的学生认识到本民族也有非常优秀的美术手工艺术形式,从而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积极的作用。
(三)教、学互动,注重引导
传统美术手工课教学大多是以教师为主体,基本上是局限于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是一种单向性的教学行为。但由于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自藏区基层,他们往往比我们老师更了解本民族的美术手工艺术,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过去美术手工教学形式就很难实现教学互动,丰富教学内容。如果转变教学思路,由教师为主体转变为教师主导,充分调动学生主动传授自己熟悉的本民族特色的美术手工制作工艺,一来可以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来可以使教师获益,教师不是万能的,对所有美术手工艺术形式都熟悉,学生主动教授本民族的美术手工制作,可以让我们老师开阔视野、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万明钢,王鉴.藏族双语人双语态度的调查研究[J].心理学,1997,(3).
[2] 滕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6,(4).
[3] 王世琴.论应用型人才需求背景下的高职美术手工课教学思考[J].美术界,2014,(2).[责任编辑 王玉妹]endprint
1.丰富德育形式的功能。藏区的发展需要又红又专的人才,就是要求他们在拥有从业技能的同时,必须思想素质要高。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担负振兴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历史使命,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优秀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教学方式呆板单一、教学内容不够贴近生活等多方面原因,难以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不重视、效果差等一些问题,很难达到德育的目的。而美术手工课直观性强,直接参与的特性,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美术手工课中有许多与中国民间艺术及中国历史有关,比如剪纸、泥塑、编织、刺绣以及民间美术手工艺等。也有与现代化建设相关,比如模型、玩具、等等。可以在民族艺术的学习与制作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切身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艺术魅力,在学得制作技术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甚至可以引入藏民族自身优秀的民间美术手工艺术,培养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自豪感和使命感,达到思政教育工作不能比拟的教育效果。
2.提升就业竞争力,提高从业能力的功能。党和政府对藏区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各种渠道为藏区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诸如“9+3”职教模式(即9年义务教育加3年中专高职教育),为藏区培养了大量的从业人才。大专起点的高职藏汉双语教育在层次上更高,毕业后也将步入藏区,就业于藏区。如何提高从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就是我们在人才培养中要关注的,否则培养的学生无法与“9+3”模式学生竞争。美术手工课是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要技能课程之一,是培养复合型藏区人才的目的之一。因此,夯实美术手工课的教与学,真正在技能上使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3.引导学生传承民族艺术的功能。藏民族有着丰富的美术手工艺术资源,无论在精神文化层面(如唐卡类、泥塑类、雕刻类等美术手工艺术类型),还是在生产生活层面(如建筑类、纺织类等等美术手工艺术类型)都有非常多的美术手工艺术品种和形式。丰富的民间美术手工艺术资源是美术手工课教学中取之不尽的宝藏,同时也是教育学生学习和传承本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的渠道。达到培养他们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自觉担负振兴民族艺术的责任,为民族古老的艺术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不懈努力。
目前,藏族美术手工艺术面临许多困境,例如,美术手工艺产品的开发尚未行成规模,尚未意识到已经到了抢救性开发与传承阶段;缺乏高层次人才进入美术手工艺术行业,创新与传承面临人才匮乏;精品少、仿冒和粗制滥造多,竞争力差,缺乏足够重视等等。如果在藏汉双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开设美术手工课并引入本民族的美术手工艺术教学内容,对于加快藏民族民族艺术的传承、传播与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4.增进民族认同感的功能。各民族都有优秀的文化与成果,美术手工课所教授和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各民族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艺术形式。通过课程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术手工艺术形式的学习,可以增强藏族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而博大的文化认知与认同,从而以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而自豪。
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资源是美术手工课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如今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文化同质化趋势下,西方文化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威胁越来越明显,面对西方文化挑战,我们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对外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这就需要在各族青少年学生中学习、了解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就显得特别重要,首先要让我们的下一代认知、认同自己民族文化的优秀之处,增强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侵蚀。而美术手工课就是要观摩、学习大量的民族工艺美术形式,如泥塑、面塑、剪纸、布艺和刺绣等等。这样有利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归宿感。
三、提高美术手工课堂效果,充分发挥其在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多重价值
鉴于前文所析,基于藏区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和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学生的使命,充分发挥美术手工课的多重功能价值,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提高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真正做到培育藏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所急需的有用之才。
(一)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形式的现代教学手段的出现,可以为美术手工课堂教学提供内容丰富、直观生动的教学,可以让教师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逼真的情境。通过多媒体技术把中华民族博大而优秀的民族美术手工艺术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认知我们丰富多样、形象直观的美术手工艺术。这样既可以实现美术手工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又能通过多媒体技术把中华民族优秀艺术展示给同学们,让他们直观有效认知民族文化,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有效地激发同学们学习民族优秀艺术的热情与兴趣。
(二)突出本民族艺术特点,增强民族自信心
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博大精深,在种类繁多、内容琳琅满目的美术手工艺术中,教学内容要有所选择和突出。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感悟,认为教学内容有两个重点:一是常见的大众美术手工形式,如纸艺、布艺等等美术手工种类;二是本民族、本校特色的美术手工形式,如藏族传统面具、“祥巴”版画(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发的藏族版画品种)等等种类。这两个内容的突出,可以达到对常见美术手工形式的了解和对具有地方特色美术手工形式的熟悉,使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的学生认识到本民族也有非常优秀的美术手工艺术形式,从而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积极的作用。
(三)教、学互动,注重引导
传统美术手工课教学大多是以教师为主体,基本上是局限于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是一种单向性的教学行为。但由于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自藏区基层,他们往往比我们老师更了解本民族的美术手工艺术,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过去美术手工教学形式就很难实现教学互动,丰富教学内容。如果转变教学思路,由教师为主体转变为教师主导,充分调动学生主动传授自己熟悉的本民族特色的美术手工制作工艺,一来可以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来可以使教师获益,教师不是万能的,对所有美术手工艺术形式都熟悉,学生主动教授本民族的美术手工制作,可以让我们老师开阔视野、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万明钢,王鉴.藏族双语人双语态度的调查研究[J].心理学,1997,(3).
[2] 滕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6,(4).
[3] 王世琴.论应用型人才需求背景下的高职美术手工课教学思考[J].美术界,2014,(2).[责任编辑 王玉妹]endprint
1.丰富德育形式的功能。藏区的发展需要又红又专的人才,就是要求他们在拥有从业技能的同时,必须思想素质要高。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担负振兴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历史使命,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优秀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教学方式呆板单一、教学内容不够贴近生活等多方面原因,难以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不重视、效果差等一些问题,很难达到德育的目的。而美术手工课直观性强,直接参与的特性,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美术手工课中有许多与中国民间艺术及中国历史有关,比如剪纸、泥塑、编织、刺绣以及民间美术手工艺等。也有与现代化建设相关,比如模型、玩具、等等。可以在民族艺术的学习与制作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切身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艺术魅力,在学得制作技术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甚至可以引入藏民族自身优秀的民间美术手工艺术,培养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自豪感和使命感,达到思政教育工作不能比拟的教育效果。
2.提升就业竞争力,提高从业能力的功能。党和政府对藏区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各种渠道为藏区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诸如“9+3”职教模式(即9年义务教育加3年中专高职教育),为藏区培养了大量的从业人才。大专起点的高职藏汉双语教育在层次上更高,毕业后也将步入藏区,就业于藏区。如何提高从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就是我们在人才培养中要关注的,否则培养的学生无法与“9+3”模式学生竞争。美术手工课是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要技能课程之一,是培养复合型藏区人才的目的之一。因此,夯实美术手工课的教与学,真正在技能上使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3.引导学生传承民族艺术的功能。藏民族有着丰富的美术手工艺术资源,无论在精神文化层面(如唐卡类、泥塑类、雕刻类等美术手工艺术类型),还是在生产生活层面(如建筑类、纺织类等等美术手工艺术类型)都有非常多的美术手工艺术品种和形式。丰富的民间美术手工艺术资源是美术手工课教学中取之不尽的宝藏,同时也是教育学生学习和传承本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的渠道。达到培养他们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自觉担负振兴民族艺术的责任,为民族古老的艺术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不懈努力。
目前,藏族美术手工艺术面临许多困境,例如,美术手工艺产品的开发尚未行成规模,尚未意识到已经到了抢救性开发与传承阶段;缺乏高层次人才进入美术手工艺术行业,创新与传承面临人才匮乏;精品少、仿冒和粗制滥造多,竞争力差,缺乏足够重视等等。如果在藏汉双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开设美术手工课并引入本民族的美术手工艺术教学内容,对于加快藏民族民族艺术的传承、传播与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4.增进民族认同感的功能。各民族都有优秀的文化与成果,美术手工课所教授和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各民族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艺术形式。通过课程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术手工艺术形式的学习,可以增强藏族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而博大的文化认知与认同,从而以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而自豪。
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资源是美术手工课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如今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文化同质化趋势下,西方文化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威胁越来越明显,面对西方文化挑战,我们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对外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这就需要在各族青少年学生中学习、了解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就显得特别重要,首先要让我们的下一代认知、认同自己民族文化的优秀之处,增强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侵蚀。而美术手工课就是要观摩、学习大量的民族工艺美术形式,如泥塑、面塑、剪纸、布艺和刺绣等等。这样有利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归宿感。
三、提高美术手工课堂效果,充分发挥其在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多重价值
鉴于前文所析,基于藏区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和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学生的使命,充分发挥美术手工课的多重功能价值,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提高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真正做到培育藏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所急需的有用之才。
(一)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形式的现代教学手段的出现,可以为美术手工课堂教学提供内容丰富、直观生动的教学,可以让教师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逼真的情境。通过多媒体技术把中华民族博大而优秀的民族美术手工艺术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认知我们丰富多样、形象直观的美术手工艺术。这样既可以实现美术手工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又能通过多媒体技术把中华民族优秀艺术展示给同学们,让他们直观有效认知民族文化,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有效地激发同学们学习民族优秀艺术的热情与兴趣。
(二)突出本民族艺术特点,增强民族自信心
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博大精深,在种类繁多、内容琳琅满目的美术手工艺术中,教学内容要有所选择和突出。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感悟,认为教学内容有两个重点:一是常见的大众美术手工形式,如纸艺、布艺等等美术手工种类;二是本民族、本校特色的美术手工形式,如藏族传统面具、“祥巴”版画(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发的藏族版画品种)等等种类。这两个内容的突出,可以达到对常见美术手工形式的了解和对具有地方特色美术手工形式的熟悉,使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的学生认识到本民族也有非常优秀的美术手工艺术形式,从而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积极的作用。
(三)教、学互动,注重引导
传统美术手工课教学大多是以教师为主体,基本上是局限于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是一种单向性的教学行为。但由于高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自藏区基层,他们往往比我们老师更了解本民族的美术手工艺术,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过去美术手工教学形式就很难实现教学互动,丰富教学内容。如果转变教学思路,由教师为主体转变为教师主导,充分调动学生主动传授自己熟悉的本民族特色的美术手工制作工艺,一来可以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来可以使教师获益,教师不是万能的,对所有美术手工艺术形式都熟悉,学生主动教授本民族的美术手工制作,可以让我们老师开阔视野、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万明钢,王鉴.藏族双语人双语态度的调查研究[J].心理学,1997,(3).
[2] 滕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6,(4).
[3] 王世琴.论应用型人才需求背景下的高职美术手工课教学思考[J].美术界,2014,(2).[责任编辑 王玉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