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画
摘 要:从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着手,详细阐述推行利率市场化的制约因素,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重点从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改革经验的国际视角,结合中国实际,给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1-0093-02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自1996年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启动以来,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1996年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1997 年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1998年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改革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的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定;1999年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办由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 000万元,期限在五年以上不含五年),进行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尝试;2000年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含300万)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仍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2002年统一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3年放开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 000 万元,期限降为三年以上不含三年),对美元、日元、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商业银行可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化,在不超过上限的前提下自主确定;2007年推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作为重要的市场利率指标。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制约因素
(一)市场化基准利率的缺失
基准利率是整个利率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利率,是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银行的存款利率在中国一直发挥着基准利率的作用,但是,这种银行利率并不是在市场上通过公开、连续、广泛、集合的竞争定价活动来确定的,同时,它的利率期限结构的功能是以确认不同期限的金融市场之间存在分割且资金不可能在市场间无成本的相互流动为前提的,因此,银行利率不可能真正替代基准利率的作用。
(二)利率政策传导机制不灵,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它的传导机制在中国主要依靠的是行政手段,而非经济手段。首先,中国对利率目标的确定和调整具有相当程度的短期性,忽视了利率对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功能,市场传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次,中央银行制定各项法定利率,各金融机构自行确定利率标准的自主权很小,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阻碍了市场化利率的形成和政策效果的发挥。
(三)国有商业银行未真正实现商业化
国有商业银行由于产权治理结构缺陷,银行的产权界定模糊,管理层和一般员工没有利益驱动机制,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难以实现利益的激励兼容,经营者非市场化选择的倾向很强,这是导致银行效率低下的症结所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非市场化行为的存在,即使利率自主权放开,银行也难以按照市场规律借贷资金。
三、利率市场化的理论意义和国际经验
(一)理论意义
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不仅仅是利率结构和体系改变的过程,也是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国家货币政策进行改革的良好时机,利率改革有利于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促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利率市场化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基础,是连接企业、银行与财政的关键点,因此利率市场化不仅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国际经验
1.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通货膨胀率攀升,利率飞涨,资金大量流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导致了美国的资金“脱媒”现象。为了缓解资金过度流失引起的银行经营困难,美国的商业银行进行了大规模的金融创新,经过6年的渐进改革,美国于1986年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
美国利率市场化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1)1970年,放松对10万美元以上,90天以内的大额存单的利率管制;(2)1973年,放松所有大额存单的利率管制并取消1000万美元以上,期限五年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上限;(3)1978年,准许存款机构引入货币市场存款账户(6个月期,1万美元以上),不受支票存款不允许支付利息的限制;(4)1980年,允许所有金融机构开设NOW账户;(5)1982年,准许存款机构引入短期款账户(91天期限,7500美元以上),并放松对三年6个月期限以上的定期存款的利率管制;(6)1983年,取消所有定期存款的利率上限;(7)1986 年,取消NOW账户的利率上限。
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没有给经济带来过大的冲击。1982年美国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以后一直处于温和状态。实际利率水平不断下降,GDP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利率的敏感性增强。在美国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各种市场化利率的金融资产纷纷出现,利率的敏感性得以增强。
2.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二战后初期,日本国内经济低迷,特别是金融一片混乱,为了整治金融秩序,防止利率高涨,日本政府在1947年对利率进行了严格的管制,但是随着日本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资金流量结构的变化,以及个人与企业对金融资产运用的多样化,利率管制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责难,日本银行认识到必须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日本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1)1975年,废除日本银行对贷款利率的指导性限制;(2)1978年,银行间拆借利率和票据买卖利率市场化;(3)1985年;引入大额货币市场存单(5 000万元以上)和取消大额定期存款利率管制(10亿元以上);(4)1992年,引入自由、浮动利率的储蓄存款;(5)1993年,取消较小额的定期存款和货币市场存单的利率管制(低于1 000万元);(6)1994年,取消除活期存款外的所有存款的利率管制。endprint
利率市场化对日本的影响主要体现:一方面对日本金融结构的影响,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改变了日本金融结构原先“借款过多”、“超额贷款”、“资金偏向”、“间接贷款优势”的特点,使日本的金融结构更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另一方面使日本银行的经营从困境中走出。
四、中国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创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提和保证。由于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在调节速度上有很大的差异,利率市场化在增强金融部门流动性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放开利率管制后的金融部门容易发生经济波动。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宏观环境,金融机构的稳定机制又没有配套,就会使本来就不稳定的宏观环境进一步恶化,这样利率市场化就不能改善宏观经济的效率,有悖于利率市场化的初衷。
(二)规范微观主体的行为方式
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市场主体必须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和规范的行为方式。微观主体包括储蓄个人、企业和商业银行,其中,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的构建最为关键。如果作为金融中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善,效率不高,利率市场化优化配置资金资源的优势就难以实现。
要尽快着手金融结构改革,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并真正按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开展经营活动。如此,才能保证利率信号的准备传导,促进市场化利率的真正形成。建立提高资本充足率,迅速增强抗风险能力的机制;建立合理的产品定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分级授权体制和完善的监管制度;建立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建立利率风险衡量系统;建立中间业务核心业务服务体系,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机制,实行多元化经营;建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规避工具的应用体系。
(三)确定基准利率
进一步发展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既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的支点,又是商业银行进行自主定价的重要基础,银行信贷产品、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都是以货币市场的交易价格作为利率定价的参照依据。大多数国家在利率市场化和基准利率培育过程中都以货币市场作为重要突破口和推动力。应进一步完善货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市场交易主体,扩大货币市场交易规模,发展多种金融产品,增加交易主体,进一步完善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市场的约束力,在加强风险控制的条件下,放宽交易主体从事交易的品种限制,增强市场流动性。
逐步弱化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作用,简化存贷款基准利率档次,扩大中长期及大额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实现从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的二元基准利率管理体系向完全一元市场基准的平稳过渡创造条件。进一步理顺市场利率体系结构,目前同业市场拆借利率、央票利率和Shibor都在不同程度上承担市场基准利率作用,应进一步扩大Shibor影响,在制定宏观政策时,更多地以Shibor为参考,提高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有效性,鼓励金融机构扩大Shibor的运用范围,提倡以Shibor为基准进行金融衍生产品定价,培育公认的市场收益率曲线。
(四)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
一是继续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增强成本核算意识,防止不计成本打价格战,引起利率水平大幅上升和波动。二是加强金融监管。取消利率管制后,为防止出现初期利率混乱以及利率风险导致不良资产增加,应加强外部监管,督促商业银行合规经营。三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指导,协调商业银行定价行为,防止利用不正当手段开展竞争,加强自律,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四是对中小金融机构采取必要的支持措施。考虑到中小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可设立一个过渡期,给其必要的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以及税收优惠。中小金融机构应在过渡期期间,苦练内功,提高利率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
[责任编辑 陈凤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