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4-09-26 01:22王永水田康庆
职业·下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构成评价体系方法

王永水+田康庆

摘 要:校内生产性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目前还不成熟,正处于探索阶段。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起不到诊断、纠正、激励的作用。本文结合校内生产性教学的实际情况,从教学评价方法、教学评价原则、教学评价内容方面,讨论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校内生产性教学 评价体系 方法 构成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正在发展的教学模式,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是其重要的实施形式。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将实训与教学并重,与传统的模拟实训教学相比,既有具体的生产任务要求,又贴近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能使学生迅速了解现代企业生产部门的运作机制,适应紧张有序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操作以及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评价体系的内涵

关于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内涵,《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推荐预审标准(试行)》曾指出,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指“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该定义认为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校企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联合在校内建设的适用于实践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基本特征,但还缺乏对其本质内涵的反映。校企联合共建并非是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本质特征,校内生产性实训所强调的:一是实训教学的生产性特点,二是在校内进行的实践教学。校内生产性实训在服务于企业的同时,最终立足于教学。评价具有诊断、预测、反馈、矫正和总结的功能,可以对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和评判,为其发展和完善提供具体的依据与标准,因此,对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的实践而言,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促进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有效评价能够直接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具有诊断、纠正、激励的功能,对学生掌握教学要求、具备劳动技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对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的提倡与促进,有必要对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的评价体系展开研究,构建合乎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特点的评价体系。

二、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评价体系的基本方法

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具有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的特点,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应在职业院校学分制的基础上引进企业的绩效考核。

1.学分制考核法

学分制,教育模式的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基本原则是:学生某一课程成绩合格,即取得该课程的学分。不同课程的学分累加,若达到学校规定的总学分数,就准予毕业。学分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显著优点——弹性学制,它参考学历教育所要求的基本年限,但不受年限的严格限制,学生可以先修满所要求的学分,提前毕业;亦可中途停学,而后继续完成学业,或在参考年限期间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而需延长学习时间,即可以滞后一定时间毕业。

运用学分制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学分制实施的可行性论证。基于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可行性论证是学分制实施的前提。首先,学校应当研究实施学分制的途径和方法,依据国家法规和相关政策,执行具有操作性的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应当契合学校的管理体制、学生的管理规定以及合乎学校现有的主客观条件,应当在有章可循的环境中,循序渐进地实施。

(2)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制订系统的教学文件,根据生产计划制订相应的教学课题,按照课题的比例配置相应的学分。具体确定每个课题的必学内容,以必学内容体现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标准,使课题转化成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3)实践教学的学分制改革。学分制改革,应当以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前上岗就业为手段,积极推进原有的固定学年制在校生与弹性学制对接。通过弹性学分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性教学活动。学校应当因势利导,基于校内生产性教学评价体系职业导向和政策导向的原则,以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前上岗就业、边工作边学习,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对接,引导学生科学、合理、有效地选择课程、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

(4)重视质量,提高效益,鼓励创新。学分制建设应重视考核标准的建设,用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双重评价指标,衡量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对于生产性实践教学来说,学生所创造的生产效益应当在学分制中体现出来,学分考核应当设立科学的生产性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对学生而言,并不是参与生产就意味着完成课程,并不是制造出产品就意味着合乎所有标准,学分制的设置应当切合企业生产的职业环境,奖优罚懒,激发学生在学分制条件下争取优秀成绩的积极性。

2.绩效考核法

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就是制订员工的绩效目标并收集相关信息,定期对员工完成绩效目标的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以达到改善员工工作绩效并最终提高企业整体绩效的制度化过程。企业绩效考核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是对员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价值进行评估,绩效考核主要包括品质考核、行为考核和结果考核。品质考核反映的是被评者的品质,如忠诚度、诚信、仁慈等。此评估方法的评价指标为描述性指标,在实际评估中,为提高评估结果的精度,我们应该尽量对这些描述性指标进行量化。行为考核通过对被评者完成工作目标过程中的行为与企业建立的行为规范或标准进行比较和评估,判断出被评者的绩效。该评估方法的出发点是:只要掌控了行为,就必定能掌控结果。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十分复杂,其具体指标的构建必须遵循考核的目标。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的特点是校内为主,企业为客,这种主客关系使得将企业绩效考核纳入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的评价体系时,必须遵循职业导向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原则。endprint

将绩效考核方法纳入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的评价体系,应当遵循如下几点。

(1)贯彻绩效考核的一般原则。职业院校培养学生从事实训生产,目的就是尽可能贴近真实职业环境,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因此在绩效考核的设计中,应当体现绩效设计的一般原则,包括。透明原则、对等原则、可行性原则、协调原则。

(2)绩效考核的标准要有合理性。合理性对于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的评价体系而言,非常重要。不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无法达成“工学结合”的基本目标。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要求包括:评价标准是基于工作而非基于工作者,评价标准是可以达到的,考核标准是清晰明确的,考核标准体现民主性,绩效考核的时间性,绩效考核的可变性,合理选择考核指标。

三、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成

1.评价主体

(1)学生。依据职业成长规律和基于典型工作任务所设计的,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性工作任务所涉及的评价主体与学习者的距离和影响是不同的。最基层的评价主体是学习者本人,这符合行动导向学习模式所提倡的自主学习,个体自我评价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2)教师。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要相应转变为具有多主体视角的指导者、促进竞争性方案的矛盾,冲突制造者,学生在真实生产活动中的校企沟通者,从过去的出卷人、阅卷人、客观无偏的观察者、裁判者转变为这些不同主体间的沟通人和联络人,以及学生参与这样的协商的能力培训者。

(3)企业专家。企业专家是指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一线工作人员,如优秀技术工人和技师,可以是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和基层部门负责人。企业专家的职业成长经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使得他们更加了解如何快速提高专业技能。

2.评价内容

生产性实训教学的评价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并制订具体的量化考核指标。

(1)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学生未来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专业能力的获得是建立在拥有该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专业实践活动锻炼而获得的、与职业岗位活动相关的能力。具体考核指标包括独立解决问题的情况、完成任务质量与数量的情况、安全意识、按照规定程序操作等。

(2)自我发展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是指通过个人有计划的学习和实践,增加学识,提高技能,并把它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有计划地优化自己的绩效,以及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发展自我的能力。具体量化考核指标包括月度总结报告、任务拓展试题等。

(3)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的规范、要求以及提升,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规范。具体的考核指标主要有工作态度(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困难等)、工作道德(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和企业制度、节约意识、保密意识等)、责任(实习过程中爱护实习设备及工具、车间卫生打扫、实习设备保养等)、遵守(遵守实习时间、尊重他人、服从实训老师或现场负责人指挥和管理)等。

四、小结

校内生产性教学模式是职业院校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中占有特殊的作用及重要的地位,构建并完善符合校内生产性教学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任务,有利于推进该教学模式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美.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2]杨琼.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10.

[3]江波.中小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

[4]张莹.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改革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

(作者单位:济南市技师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构成评价体系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