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磨综合治理技术在440T/h CFB锅炉上的应用

2014-09-26 15:41闫象葵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29期

摘 要:针对440T/H CFB锅炉由于受热面磨损而影响锅炉长周期稳定运行,经过研究、分析、探索,提出解决防止磨损的方案,采用增设防磨梁加喷涂的综合治理办法,并在三台锅炉上实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CFB锅炉;防磨梁;防磨综合治理技术;喷涂

1 设备概括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洁净燃烧产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与发展。但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自身的特点,受热面的磨损制约着锅炉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国内外有关专家一直在研究,至今也未找到能够彻底解决锅炉受热面磨损的办法。但是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得到了减少磨损的很多办法,如:利用软着落、让管、增设防磨梁技术、水冷壁受热面喷涂技术等等,均收到很好的效果。

某公司热电生产中心有三台440T/h CFB锅炉,型号为UG-440/10-M,额定主蒸汽压力10.0MPa,额定主蒸汽温度540℃,主给水温度230℃,锅炉排烟温度138℃,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20℃,锅炉效率91.52%,燃料消耗量为56吨/时,石灰石消耗量4.5吨/时,一二次风量比55:45,锅炉循环倍率为25-30,脱硫效率(钙硫摩尔比为2.0时)≥90%。该锅炉由无锡锅炉厂生产,系高温高压,单锅筒,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钢架π型布置。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锅炉中部是两只蜗壳式绝热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两级三组对流过热器,过热器下方布置四组省煤器及一、二次风各三组空气预热器。锅炉采用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燃烧系统中,给煤机将煤送入落煤管进入炉膛,锅炉燃烧所需空气分别由一、二次风机提供。一次风机送出的空气经一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由左右两侧风道引入炉下水冷风室,通过水冷布风板上的风帽进入燃烧室;二次风机送出的风经二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通过分布在炉膛前后墙上的喷口喷入炉膛,补充空气,加强扰动与混合。燃料在炉膛内与流化状态下的循环物料掺混燃烧,床内浓度达到一定后,大量物料在炉膛内呈中间上升,贴壁下降的内循环方式,沿炉膛高度与受热面进行热交换,随烟气飞出炉膛的众多细小物料经蜗壳式绝热旋风分离器,绝大部分物料又被分离出来,从返料器返回炉膛,再次实现循环燃烧。而比较洁净的烟气经转向室、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由尾部烟道排出。由于采用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通过向炉内添加石灰石,能显著降低烟气中SO2的排放,采用低温和空气分级供风的燃烧技术能够显著抑制NOX的生成。其灰渣活性好,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也符合国家环保要求。本锅炉无中间再热,采用切换母管制运行方式。三台锅炉分别于2007年5月、8月、10月投入运行,自从投运以来,受热面磨损相当严重,三台锅炉先后发生过19次爆管,由于磨损爆管有16次。尤其在2009年到2010年期间,由于磨损而引起的爆管频繁发生,在2010年1月到2月份,#0锅炉连续发生过3次爆管,严重威胁着锅炉的长周期、安全运行,也影响了下游的煤化工生产线的正常供汽,生产一度陷入被动状态。

经过长期监测、对比分析发现,易磨损部位主要集中在:锅炉让管部位两米范围内,水冷壁管的磨损速率约0.1-0.25mm/月;过热屏、水冷屏穿墙管部位;炉膛出口左右侧烟窗部位(距烟窗口两米五范围内),后墙炉膛出口处(距两侧烟窗口各一米二);炉膛四角部位;#0锅炉前墙密相区0.3-0.8米处存在局部严重磨损;尾部顶棚管及转向室处。

2 受热面磨损机理

CFB锅炉与传统的煤粉锅炉不同,炉内床料在烟气携带下沿炉膛上升,经炉膛上部出口进入分离器,在分离器内进行气、固两相分离,被分离后的烟气经分离器上部出口,进入锅炉尾部烟道,被分离出来的固体粒子,经回料阀再返回炉膛下部。在CFB锅炉的运行中,含有燃料、燃烧床料、石灰石及其反应产物的固体床料,在炉膛-分离器-返料阀-炉膛这一封闭循环回路里处于不停的高温循环流动中,并在炉内以850~950℃进行高效率燃烧及脱硫反应。除部分床料在这一回路中作外循环流动外,其余床料在重力作用下,在炉内不断地进行内循环流动。因此,在循环回路的相应部位必然产生严重磨损。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受热面材料的磨损一般规律以如下关系表达式:

E=CημV3τ

式中:

E-磨损量;C-比例系数;η-颗粒在受热面的撞击率;μ-颗粒浓度;V-烟气速度;τ-时间;

上式表明:当煤种(灰粒特性系数与其相关)和锅炉结构形式一定时,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的磨损量与烟气速度的3次方成正比。从流体动力特性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处于快速流态化状态,在快速床中,炉膛四周近壁区颗粒团(以下简称贴壁流)沿着向下加速流动,其末端速度较大,达到8m/s,并且浓度成指数增加。贴壁流速度高和浓度大是造成水冷壁过渡区域磨损严重的主要原因。

炉膛四角磨损的机理主要是:为了防止四角局部磨损,中心在机组安装期间,对四角每侧一根半管子覆盖了浇注料,浇注料施工时工艺较差,边角不平整、弧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有局部形成外弧度的部位,导致贴壁下降流流向改变,造成局部磨损严重。

炉膛出口烟窗处磨损机理主要是:炉膛出口烟气流通截面积减小,烟气流向发生90°改变,烟气流速增加,导致受热面单侧磨损加剧。

3 防磨梁技术简介

防磨梁技术是由西安热工研究院研究开发的,用于解决CFB锅炉炉膛受热面防止磨损的一项专利技术,在国内一些大型锅炉上进行了应用,有良好的效果。

防磨梁技术原理如下:由于高速运动的颗粒是磨损的主要原因,因此降低贴壁流颗粒速度是减轻磨损的主要手段。通过在磨损区域内布置多个凸台,使得贴壁流在下降过程中和凸台发生非弹性碰撞,碰撞后颗粒速度大幅度降低。另外,由于防磨凸台的高度方向伸出水冷壁的贴壁流的边界层,使得高浓度的灰粒远离了受热面,降低了受热面附近的颗粒浓度。由于受热面附近的颗粒浓度和速度均同时大幅度降低,从而使磨损能够大幅度减小。endprint

防磨梁技术原理示意图见图1。凸台主体由浇注料浇注而成,由抓钉固定在膜式水冷壁上。

防磨梁技术的关键点有:(1)内部金属件的结构及选材;(2)防磨凸台的截面形状;(3)防磨凸台的位置设置;(4)凸台内部浇注料的特有固定方法。

4 防磨综合治理技术在#1锅炉上应用

为了解决公司热电中心锅炉磨损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在炉膛内水冷壁管排上加装防磨梁,结合部分喷涂、局部进行覆盖浇注料的综合治理办法,是最佳的防磨治理方案。

4.1 防磨综合治理技术在#1锅炉上应用方案

根据公司热电生产中心440T/hCFB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际运行情况,为了解决锅炉受热面磨损问题,由西安热工研究院进行了设计,在锅炉炉膛内水冷壁管屏沿高度安装6道防磨梁(如图2所示),并对四角进行防磨处理(如图3),浇注料总覆盖水冷壁面积约28m2,覆盖面积小于水冷壁及水冷屏总面积的2%。根据水冷蒸发受热面设计余量为3~5%左右,因此加装防磨梁对床温提高影响会很小。

图3 前后墙左、右角局部防磨图

4.2 应用前的状况

在2010年3月份#1锅炉B级检修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受热面进行了综合防磨治理:对锅炉水冷壁管屏纵向间隔加装了6道防磨梁;对每道防磨梁上部200mm内进行了喷涂处理;让管上部两米范围内全部喷涂;对炉膛四角原有浇注料旁边各喷涂四根管子,不符合要求的浇注料重新处理;炉膛出口左右侧一米外及中间部位进行了喷涂处理;炉膛出口左右侧一米内覆盖了浇注料。

4.2.1 在综合防磨治理前,锅炉整体磨损严重,平均每月磨损量为0.1-0.25mm,局部磨损量达到每月1.5mm以上,爆管频繁发生。停炉后补焊量较大,换管数量出现了递增现象。在2010年3月份B级检修期间,水冷壁让管处更换管子310根,更换高度2.5米。

4.2.2 在防磨治理前后,主要运行参数如下:

#1锅炉加装防磨梁进行综合治理,浇注料总覆盖水冷壁面积约28m2,覆盖面积小于水冷壁及水冷屏总面积的2%。根据水冷蒸发受热面设计余量为3~5%左右,加装防磨梁后对锅炉负荷及各参数整体影响不大。

在防磨治理前:2010年3月4日2:00时,锅炉蒸发量360T/h,主给水流量380T/h,主给水温度195℃,减温水流量16.9T/h,主蒸汽压力9.60MPa,主蒸汽温度538℃,给煤量40.5T/h,炉膛下部床温911℃,炉膛出口温度901℃,返料器温度916℃,料层差压10.52KPa,氧量3.5%,炉膛出口负压-20Pa,主一次风量146000Nm3/h。

在防磨治理后:2010年4月28日10:41分,锅炉蒸发量373T/h,主给水流量395T/h,主给水温度162℃,减温水流量16 T/h,主蒸汽压力9.90MPa,主蒸汽温度538℃,给煤量48.5T/h,炉膛下部床温920℃,炉膛出口温度870℃,返料器温度900℃,料层差压10.45KPa,氧量3.8%,炉膛出口负压-30Pa,主一次风量147000Nm3/h。

4.3 应用前后的分析

热电中心三炉两机属于母管制运行方式,向下游的煤化工装置直接供应高中压新蒸汽,供汽量最大可达到600T/h以上。设计给水温度为230℃,由于直供蒸汽量较大,汽轮发电机组进汽量相对减少,导致运行中锅炉给水温度较低,达不到设计要求,为防止锅炉长期超负荷运行,按照锅炉厂的要求,锅炉只能按给水温度带负荷。当给水温度为130℃时,锅炉可带负荷369T/h,;当给水温度为150℃时,锅炉可带负荷381T/h,;当给水温度为180℃时,锅炉可带负荷401T/h。从防磨治理前后的参数进行分析,锅炉蒸发量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减温水量没有明显增加,主蒸汽温度可以很好的调控,在一次风量没有改变的前提下,炉膛下部床温随着负荷的增加升高了19℃,属于正常范围之内。从运行的角度分析,防磨梁在440T/h CFB锅炉上应用是可行的。

热电生产中心锅炉受热面在防磨治理之前,水冷壁管子磨损很严重,锅炉让管部位两米范围内,水冷壁管的磨损速率约0.1-0.25mm/月;局部磨损超过1.5mm/月,每运行两个月就要停炉检查,补焊量较大,换管量逐步增加。在防磨治理之后,连续运行三个月停炉检查(见图4、图5),对100个点(光管)进行观测对比,在防磨治理后锅炉启动前进行测量,用算术平均法计算,100个点的平均壁厚为4.65mm(设计壁厚为5.0mm),最大为4.89mm,最小为4.38mm。锅炉连续运行3个月后停炉对100个观测点进行测量,用算术平均法计算,100个点的平均壁厚为4.64mm,最大为4.87mm,最小为4.37mm。三个月磨损为0.01mm。

5 结束语

在440T/h CFB锅炉上加装防磨梁、部分喷涂、局部严重磨损区域覆盖浇注料的综合防磨技术在热电中心#1锅炉上进行了应用,经过三个月的考验,锅炉运行稳定,各项参数均在设计范围之内,受热面的磨损得到了治理,磨损量在可控范围之内,应用成功,为下游煤化工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建球,等.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改进及循环流化床锅炉新技术与工程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检修导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3]孙献斌,等.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与工程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作者简介:闫象葵(1973-),男,本科,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现在神华新疆吐鲁番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机动工程部从事设备管理工作。endprint

防磨梁技术原理示意图见图1。凸台主体由浇注料浇注而成,由抓钉固定在膜式水冷壁上。

防磨梁技术的关键点有:(1)内部金属件的结构及选材;(2)防磨凸台的截面形状;(3)防磨凸台的位置设置;(4)凸台内部浇注料的特有固定方法。

4 防磨综合治理技术在#1锅炉上应用

为了解决公司热电中心锅炉磨损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在炉膛内水冷壁管排上加装防磨梁,结合部分喷涂、局部进行覆盖浇注料的综合治理办法,是最佳的防磨治理方案。

4.1 防磨综合治理技术在#1锅炉上应用方案

根据公司热电生产中心440T/hCFB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际运行情况,为了解决锅炉受热面磨损问题,由西安热工研究院进行了设计,在锅炉炉膛内水冷壁管屏沿高度安装6道防磨梁(如图2所示),并对四角进行防磨处理(如图3),浇注料总覆盖水冷壁面积约28m2,覆盖面积小于水冷壁及水冷屏总面积的2%。根据水冷蒸发受热面设计余量为3~5%左右,因此加装防磨梁对床温提高影响会很小。

图3 前后墙左、右角局部防磨图

4.2 应用前的状况

在2010年3月份#1锅炉B级检修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受热面进行了综合防磨治理:对锅炉水冷壁管屏纵向间隔加装了6道防磨梁;对每道防磨梁上部200mm内进行了喷涂处理;让管上部两米范围内全部喷涂;对炉膛四角原有浇注料旁边各喷涂四根管子,不符合要求的浇注料重新处理;炉膛出口左右侧一米外及中间部位进行了喷涂处理;炉膛出口左右侧一米内覆盖了浇注料。

4.2.1 在综合防磨治理前,锅炉整体磨损严重,平均每月磨损量为0.1-0.25mm,局部磨损量达到每月1.5mm以上,爆管频繁发生。停炉后补焊量较大,换管数量出现了递增现象。在2010年3月份B级检修期间,水冷壁让管处更换管子310根,更换高度2.5米。

4.2.2 在防磨治理前后,主要运行参数如下:

#1锅炉加装防磨梁进行综合治理,浇注料总覆盖水冷壁面积约28m2,覆盖面积小于水冷壁及水冷屏总面积的2%。根据水冷蒸发受热面设计余量为3~5%左右,加装防磨梁后对锅炉负荷及各参数整体影响不大。

在防磨治理前:2010年3月4日2:00时,锅炉蒸发量360T/h,主给水流量380T/h,主给水温度195℃,减温水流量16.9T/h,主蒸汽压力9.60MPa,主蒸汽温度538℃,给煤量40.5T/h,炉膛下部床温911℃,炉膛出口温度901℃,返料器温度916℃,料层差压10.52KPa,氧量3.5%,炉膛出口负压-20Pa,主一次风量146000Nm3/h。

在防磨治理后:2010年4月28日10:41分,锅炉蒸发量373T/h,主给水流量395T/h,主给水温度162℃,减温水流量16 T/h,主蒸汽压力9.90MPa,主蒸汽温度538℃,给煤量48.5T/h,炉膛下部床温920℃,炉膛出口温度870℃,返料器温度900℃,料层差压10.45KPa,氧量3.8%,炉膛出口负压-30Pa,主一次风量147000Nm3/h。

4.3 应用前后的分析

热电中心三炉两机属于母管制运行方式,向下游的煤化工装置直接供应高中压新蒸汽,供汽量最大可达到600T/h以上。设计给水温度为230℃,由于直供蒸汽量较大,汽轮发电机组进汽量相对减少,导致运行中锅炉给水温度较低,达不到设计要求,为防止锅炉长期超负荷运行,按照锅炉厂的要求,锅炉只能按给水温度带负荷。当给水温度为130℃时,锅炉可带负荷369T/h,;当给水温度为150℃时,锅炉可带负荷381T/h,;当给水温度为180℃时,锅炉可带负荷401T/h。从防磨治理前后的参数进行分析,锅炉蒸发量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减温水量没有明显增加,主蒸汽温度可以很好的调控,在一次风量没有改变的前提下,炉膛下部床温随着负荷的增加升高了19℃,属于正常范围之内。从运行的角度分析,防磨梁在440T/h CFB锅炉上应用是可行的。

热电生产中心锅炉受热面在防磨治理之前,水冷壁管子磨损很严重,锅炉让管部位两米范围内,水冷壁管的磨损速率约0.1-0.25mm/月;局部磨损超过1.5mm/月,每运行两个月就要停炉检查,补焊量较大,换管量逐步增加。在防磨治理之后,连续运行三个月停炉检查(见图4、图5),对100个点(光管)进行观测对比,在防磨治理后锅炉启动前进行测量,用算术平均法计算,100个点的平均壁厚为4.65mm(设计壁厚为5.0mm),最大为4.89mm,最小为4.38mm。锅炉连续运行3个月后停炉对100个观测点进行测量,用算术平均法计算,100个点的平均壁厚为4.64mm,最大为4.87mm,最小为4.37mm。三个月磨损为0.01mm。

5 结束语

在440T/h CFB锅炉上加装防磨梁、部分喷涂、局部严重磨损区域覆盖浇注料的综合防磨技术在热电中心#1锅炉上进行了应用,经过三个月的考验,锅炉运行稳定,各项参数均在设计范围之内,受热面的磨损得到了治理,磨损量在可控范围之内,应用成功,为下游煤化工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建球,等.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改进及循环流化床锅炉新技术与工程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检修导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3]孙献斌,等.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与工程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作者简介:闫象葵(1973-),男,本科,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现在神华新疆吐鲁番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机动工程部从事设备管理工作。endprint

防磨梁技术原理示意图见图1。凸台主体由浇注料浇注而成,由抓钉固定在膜式水冷壁上。

防磨梁技术的关键点有:(1)内部金属件的结构及选材;(2)防磨凸台的截面形状;(3)防磨凸台的位置设置;(4)凸台内部浇注料的特有固定方法。

4 防磨综合治理技术在#1锅炉上应用

为了解决公司热电中心锅炉磨损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在炉膛内水冷壁管排上加装防磨梁,结合部分喷涂、局部进行覆盖浇注料的综合治理办法,是最佳的防磨治理方案。

4.1 防磨综合治理技术在#1锅炉上应用方案

根据公司热电生产中心440T/hCFB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际运行情况,为了解决锅炉受热面磨损问题,由西安热工研究院进行了设计,在锅炉炉膛内水冷壁管屏沿高度安装6道防磨梁(如图2所示),并对四角进行防磨处理(如图3),浇注料总覆盖水冷壁面积约28m2,覆盖面积小于水冷壁及水冷屏总面积的2%。根据水冷蒸发受热面设计余量为3~5%左右,因此加装防磨梁对床温提高影响会很小。

图3 前后墙左、右角局部防磨图

4.2 应用前的状况

在2010年3月份#1锅炉B级检修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受热面进行了综合防磨治理:对锅炉水冷壁管屏纵向间隔加装了6道防磨梁;对每道防磨梁上部200mm内进行了喷涂处理;让管上部两米范围内全部喷涂;对炉膛四角原有浇注料旁边各喷涂四根管子,不符合要求的浇注料重新处理;炉膛出口左右侧一米外及中间部位进行了喷涂处理;炉膛出口左右侧一米内覆盖了浇注料。

4.2.1 在综合防磨治理前,锅炉整体磨损严重,平均每月磨损量为0.1-0.25mm,局部磨损量达到每月1.5mm以上,爆管频繁发生。停炉后补焊量较大,换管数量出现了递增现象。在2010年3月份B级检修期间,水冷壁让管处更换管子310根,更换高度2.5米。

4.2.2 在防磨治理前后,主要运行参数如下:

#1锅炉加装防磨梁进行综合治理,浇注料总覆盖水冷壁面积约28m2,覆盖面积小于水冷壁及水冷屏总面积的2%。根据水冷蒸发受热面设计余量为3~5%左右,加装防磨梁后对锅炉负荷及各参数整体影响不大。

在防磨治理前:2010年3月4日2:00时,锅炉蒸发量360T/h,主给水流量380T/h,主给水温度195℃,减温水流量16.9T/h,主蒸汽压力9.60MPa,主蒸汽温度538℃,给煤量40.5T/h,炉膛下部床温911℃,炉膛出口温度901℃,返料器温度916℃,料层差压10.52KPa,氧量3.5%,炉膛出口负压-20Pa,主一次风量146000Nm3/h。

在防磨治理后:2010年4月28日10:41分,锅炉蒸发量373T/h,主给水流量395T/h,主给水温度162℃,减温水流量16 T/h,主蒸汽压力9.90MPa,主蒸汽温度538℃,给煤量48.5T/h,炉膛下部床温920℃,炉膛出口温度870℃,返料器温度900℃,料层差压10.45KPa,氧量3.8%,炉膛出口负压-30Pa,主一次风量147000Nm3/h。

4.3 应用前后的分析

热电中心三炉两机属于母管制运行方式,向下游的煤化工装置直接供应高中压新蒸汽,供汽量最大可达到600T/h以上。设计给水温度为230℃,由于直供蒸汽量较大,汽轮发电机组进汽量相对减少,导致运行中锅炉给水温度较低,达不到设计要求,为防止锅炉长期超负荷运行,按照锅炉厂的要求,锅炉只能按给水温度带负荷。当给水温度为130℃时,锅炉可带负荷369T/h,;当给水温度为150℃时,锅炉可带负荷381T/h,;当给水温度为180℃时,锅炉可带负荷401T/h。从防磨治理前后的参数进行分析,锅炉蒸发量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减温水量没有明显增加,主蒸汽温度可以很好的调控,在一次风量没有改变的前提下,炉膛下部床温随着负荷的增加升高了19℃,属于正常范围之内。从运行的角度分析,防磨梁在440T/h CFB锅炉上应用是可行的。

热电生产中心锅炉受热面在防磨治理之前,水冷壁管子磨损很严重,锅炉让管部位两米范围内,水冷壁管的磨损速率约0.1-0.25mm/月;局部磨损超过1.5mm/月,每运行两个月就要停炉检查,补焊量较大,换管量逐步增加。在防磨治理之后,连续运行三个月停炉检查(见图4、图5),对100个点(光管)进行观测对比,在防磨治理后锅炉启动前进行测量,用算术平均法计算,100个点的平均壁厚为4.65mm(设计壁厚为5.0mm),最大为4.89mm,最小为4.38mm。锅炉连续运行3个月后停炉对100个观测点进行测量,用算术平均法计算,100个点的平均壁厚为4.64mm,最大为4.87mm,最小为4.37mm。三个月磨损为0.01mm。

5 结束语

在440T/h CFB锅炉上加装防磨梁、部分喷涂、局部严重磨损区域覆盖浇注料的综合防磨技术在热电中心#1锅炉上进行了应用,经过三个月的考验,锅炉运行稳定,各项参数均在设计范围之内,受热面的磨损得到了治理,磨损量在可控范围之内,应用成功,为下游煤化工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建球,等.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改进及循环流化床锅炉新技术与工程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检修导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3]孙献斌,等.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与工程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作者简介:闫象葵(1973-),男,本科,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现在神华新疆吐鲁番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机动工程部从事设备管理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