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兼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 白建华/
我国特高压工程已成功运行几年,作为成熟适用技术,可以加快推广。特高压在解决我国能源电力重大问题中可以起到中枢神经的作用、扮演大动脉的角色。特高压输电为我国能源与电力带来了重大优化发展机遇。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和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我国特高压电网发展不仅迫切需要加快,而且也是支撑我国能源电力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
特高压电网是解决城市雾霾的“快捷键”。不管是交流还是直流,甚至两三千公里的特高压输电,只要核准以后,在两年之内就可以建成,可以把大规模的西部北部清洁能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目前雾霾等污染严重的东中部地区,大大改善东中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特高压之所以能成为雾霾治理的核心举措,是因为特高压能大大改善我国煤炭消费结构和布局,推动“以电代煤”、“电从远方来”。我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较快发展时期,“以电代煤”在中短期内并不是用电代替煤炭、减少煤炭消费,而是主要体现在能源结构的调整上。
一是从终端能源消费的角度来讲,“以电代煤”就是要改善我国煤炭利用的结构。目前我国电煤占整个煤炭使用的55%左右,比重较低,不利于环境改善及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初步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终端煤炭直接燃烧大约8亿吨左右,其中有很大比重粗放的、污染排放大的煤炭利用需要加以转变,比如分散化的居民小煤炉用煤、冬季采暖用的小燃煤锅炉等等。它们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很不到位,甚至没有控制,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了。其中几亿吨的煤炭未来转化成发电,发电完全可以做到污染物排放集中控制,而且非常高效。比如发电的脱硫、脱硝效率、烟尘控制效率都很高。可以判断,未来煤电还要大规模发展,光从煤炭利用结构改善就需要有两三亿千瓦的火电建设。初步判断,为满足电力需求增长,在2030年之前我国煤电都要发展,到了2030年之后就主要是清洁能源发展了。我国降低东中部地区污染物排放,提出在东中部地区严格限制燃煤电厂建设。一方面火电还要发展,要替代低能效、高排放的煤炭利用;另一方面在东中部又没有煤电建设的空间了。因此,未来通过跨区特高压电网把煤电基地大规模建设的高效的、低排放的煤电输送到东中部地区、“电从远方来”,就成为我国治理东中部环境污染的必然选项之一。
二是从一次能源平衡的角度来讲,就是大力发展清洁及可再生能源,近中期减缓煤炭增长速度;远期逐步替代煤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电代煤”。2020年之前,甚至展望到2030年前,我国为了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加快建设大型煤电基地,通过特高压的发展,能够把西部北部清洁的电力送到目前污染严重的地方,比如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华中电网覆盖区的鄂豫湘赣。同时在2020年、2030年之前,我国的风电基地、太阳能发电基地也会快速发展。通过特高压,把风电市场扩大到全国,把西北、东北、华北北部大规模的风电传输到华北、华中及华东电网覆盖区,用全国性市场来消化清洁能源,充分发挥市场对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的决定性作用。展望到本世纪中叶,从2030年到2050年,我国西藏水电还需要发展,它也远离东中部负荷中心,也需要特高压输送。到这个时候我国的风电和太阳能将成为主力电源。到2050年,风电预期要达到8亿到10亿千瓦,太阳能发电6亿到8亿千瓦。这些风电和太阳能大概80%到90%都是在“三北”地区,当地是难以消纳的,因此在2030年至2050年,特高压为了满足西藏水电、“三北”大规模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发展,仍然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研究表明,从“三北”到“三华”的特高压输电规模,2020年将达到3.5亿千瓦;到2050年,在这个基础上还要翻一番,达到7亿到8亿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