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晶
摘要:据社科院统计,从2010年开始我国就进入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高发期,并且在2000年-2013年百人以上的群体事件有871件。突发性群体事件成为我国现阶段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之一,面对频繁发生的突发性群体事件,唯有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探析,才能找到合理有效的应对之策。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才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突发性群体事件;原因;对策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但同时带来的是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各种负面因素的不断累积,当这些负面因素达到一定量时,就会诱使突发性群体事件这一社会固有的社会现象的频发,从而对我国经济运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阻碍。正确认识我国突发性群体事件频发的原因,才能提出合理的对策去解决,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突发性群体事件频发的原因
(一) 利益分配不均
杨瑞情、辜静波曾指出,转型期社会不公平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伴随着中国社会结构和利益结构的转型,利益分化会加剧引发不同程度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也会加大社会贫富悬殊。例如:企业转制中下岗工人的生活质量下降,农村的征地补偿、城市的拆迁补偿等都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化。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利益矛盾、冲突的多元化,直接促使利益冲突快速积累。
(二)政府公权力运行不规范
部分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使公权力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怠于履行监管义务、不作为等情况,这使得官僚腐败,行政不公、侵犯群众合法的权益的问题频发,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群众对政府不信任的情绪立即升格。在状告无门的情况下,群众只能采取闹事、上访等非正常的手段表达自己的诉求,最终导致群众矛盾进一步积累。在贵州瓮安事件中,就反映了政府公权力的运行不规范以及政府执政能力的缺失,才让群众对政府失去了信心,凸显出政府与群众关系的紧张。
(三)法制不健全、不完备
我国的法治环境尚不成熟,法制建设存在较大问题,首先,我国的法制宣传力度不到位,群众法律意识淡薄,致使众多群众不懂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只能寻求一些极端途径解决自己不满的情绪。其次,我国法制制度不完善,存在着滞后性,所以对于一些新矛盾,新冲突的出现,时常会出现无法可依的问题。最后,司法腐败、程序不公正等问题的产生,一定程度上使群众失去了对法律公正性和寻求司法救济的信心。
(四)社会心理、心态的失衡
社会心理失衡是催发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主要原因。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群众的权利意识和利益意识不断的,但随着社会中金钱等利益的急剧膨胀,利益分配差距的扩大,群众也不再保持一颗平淡的心,表现出的是群众对利益的极度渴求和对利益不断进行攀比的不平衡心态,群众也出现了一种浮躁的心理。群众心理、心态的变化,使其开始对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有了过度敏感的反映,在某些情况下也容易被不法分子煽动操纵,这成为诱发社会矛盾的频繁的重要原因。
二、突发性群体事件,通常会对国家的社会秩序秩序造成严重的冲击和破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群体事件,是势在必行的。故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突发性群体事件:
(一)健全利益平衡机制,促进利益均衡分配
健全利益平衡机制需要市场、政府、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在市场对利益进行初次分配的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其进行干预,调节利益的均衡分配。1、政府在处理利益分配的问题上必须始终坚持客观公正,公开,尽量做到各方利益的均衡,通过新闻媒体等公开途径让群众及时了解利益的分配情况。2、政府在深入了解利益分配问题的基础上及时提出利益均衡方案和保证利益诉求畅通,这可以有效地预防利益冲突的激发,并将利益矛盾扼杀在萌芽阶段,同时也有利于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及时解决。
(二)规范政府行政
政府应当建立突发性事件处置预案,在事件发生后,迅速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尽力化解矛盾、平息事件,如在德江案件中,德江县公安局在发现前兆和了解案件的情况下,立即启动了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预案,政府的规范行政较好的控制了事态的发展。政府在行政中必须时刻保持依法行政和公正行政,树立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为重的观念,积极主动地监管群众事件,保证群众信访等诉求渠道畅通。据调查有近12%的群体性事件反复2次或2次以上,这表明政府的随机应对和有胆有识的解决问题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坚决防止群众合理的利益诉求得不到解决,对政府的信任危机的再次出现是政府行政中重要的职责。
(三)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
让法制与时代同步,及时完善我们的法制框架,使得群众在寻求司法救济时有法可依。不仅如此,也要对司法腐败,违法行政等问题进行严处,绝不姑息,恢复群众对司法行政机关的信任。拓宽司法救济途径,避免出现救济无门的情况也是法制建设的重要对策,如可增加司法人员下乡,院长信箱等途径。加大法制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氛围,可以有效的培养更多的懂法、知法、用法的公民。
(四)营造和谐的社会文化认同氛围
通过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树立合法、合理、正义的利益获取观念,帮助群众正确认识利益,倡导群众分享利益,同时在社会中营造一种社会文化认同氛围,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和归属感,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减少群众心中的压抑感和不平衡感。文化的影响是深层次的,从心开始,能够更有效、合理的解决突发性群众事件。
突发性群体事件是因社会、经济、文化等矛盾相互交织而发生的,故其频繁的发生,将会严重危害着社会各个方面秩序。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根据事件的具体问题正确预防和寻求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杨瑞清,辜静波 关于弱势群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透析[J] 求实,2005.
[2]杨瑞清,俞达宏 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其治理对策[J] 江西社会科学 2005.
[3]付 伟 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控制研究-以瓮安事件为例[J] 2009.
[4]蔡维波 群体性事件的国内研究综述 法制与社会[J] 2010.
[5]罗裕冲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成因分析[J] 四川经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