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玲
【关键词】《10的认识》 教学尝试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86-02
“学而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一古训揭示了认知、实践等活动的基本规律。同时,也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实践,促使学生感受学习的困惑,并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愿望,激发学习兴趣,实现有效学习。同时,也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科学调整教学方案,提升课堂的质态,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愉快。笔者结合“10的认识”两次不同的教学预设(数10,认10,说10),谈谈“以学定教”的策略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预设一:
师:我们班小朋友很聪明,你能从投影中快速地找到“10”吗?
生:10棵大树。
生:10朵花。
生:10只鸽子。
生:10个气球。
生:9个小朋友。
生:还有1个老师。
师:真聪明!那么,9个小朋友,还有1个老师,你知道一共是多少个人吗?
生(齐):10!
师:看老师是怎么写10的,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师:看老师用计数器拨出10。先拨9个珠子,再拨1个珠子,就是10了,看明白了吗?谁来把老师拨珠的情况说一遍。
(学生重复说:先拨9个珠子,添上1个珠子,就是10个珠子)
……
尽管一年级学生很小,知识面较窄,但他们却不是一张白纸,对于10的认识是不陌生的,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本次试教,学生一直围着教学预设在转,没有丝毫的灵性与活力。都在被动的听、看,而动手、动脑来主动探索的机会几乎没有,所以课堂没有活力。笔者在第二次试教前开始酝酿新的教学思路,改进教学预设,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富有个性的探究活动。
预设二:
师:老师带来了一幅图片,看看画上都有些什么啊?
生:有鸽子,有小朋友和老师,有草地,有鲜花和好多的气球……
师:这么多啊!你能看到与数学有关的现象吗?
生:都是10个。
师:是吗?和小伙伴说说,什么是10个?
(小组讨论:有10只鸽子,10个人,有10棵树等)
师:不错!但老师感觉有点乱,能有序地说一说你找到的10吗?
学生们热烈地说着:天上有10个气球,下边是10棵树,中间有10只鸽子,左边有10棵大树,右边有10座楼房……
师:小朋友们都知道有10个人,在哪儿啊?
生:有9个小朋友,还有1个老师,合起来就是10个人。
师:很好!你能把自己说的用圆片、小棒摆出来吗?试一试。
(学生小组活动,用学具把自己说的摆出来)
师:请说说这个10是怎么来的?
生:9个再添上1个就是10个。
师:不错。这儿有一个计数器,你能把你说的拨出来吗?
(学生自由进行拨珠练习,相互分析拨珠的过程)
师:拨了这么多,你会读吗?相互读一读。
师:在生活中,10有着很广泛的运用,找一找它的身影,好吗?
(生活动,找出:10个手指,教室中有10块玻璃,10本书……)
本案例的教学把看、说、想、摆等数学活动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让学习变得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同时,尊重学生的积累,用活他们的经验,给学生一个探索、实践的机会。其中用学具摆出10、自主拨出10等活动都让学习变得更加有效,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习思考的深入。
【教学思考】
一、引入学习情景设置的差异
预设一直接引入教学内容,以直接的方式引入学习,这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缺乏新鲜感和趣味性,是不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的。预设二则较好地规避了这个不足,一开始就利用读图、说图等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利用活动情境,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也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其中以图说事,引领学生说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能激发学习的动力,有效调动所有感官去感知、去探索,从而保证学习的有效,有利于打造一个富有活力的小学数学课堂。
二、实践与归纳环节的差异
预设一仅为了实现学生认10、知10、说10等学习目的,忽视了学习活动中人的因素,导致在引导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稍显欠缺,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为学而学的现象较为突出。整个教学过程,感受不到学生的热情,也体味不到学生的兴趣。预设二则巧妙地利用读图情境,满足了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让学生积极地从图中去寻找10。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摆出10、拨出10等学习活动,让学生走在学习的最前沿。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经验积累为依托,通过看、找、说、议、拨等学习活动,有机地将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提高了合作的热情,使10的认识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强化。
三、认知拓展设置的差异
两次不同的预设在学生认知有效建构层面也是具有很大差异的,预设一以讲授为主,只盯住学生认识10、知道10等,而忽视了数学学习与学生经验、认知积累等有效连接,将知识学习孤立化。预设二则另辟蹊径,以活动为统领,设置了多为的发展探究环节,既重视了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利用找10的身影活动,让学生从小就意识到生活中有数学的存在,为帮助学生确立数学生活和生活数学联系的意识,提供了必要的经验积累。这个环节不仅深化了知识的领悟,拓展了知识领域,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和勇于创新的潜能,更为学生持续学习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