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西逃时曾坐骡驮轿

2014-09-25 23:53春云
文史月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木杆窝子骡子

春云+++

骡驮轿,顾名思义是骡子背上驮着的一种轿,有的地方称其为架窝子。两匹骡子一前一后,在两个骡子中间的背上搭成一种轿。前面的骡子等于辕骡,是掌管方向、择选道路的;后面的一个叫跟骡,紧跟在辕骡后面,不许脱节、保持稳定。平常没有驯练的骡子是不行的,因此这两个骡子不仅是驯练有素的,并且还是老搭档。

黄土高原丘陵密布,黄河十八弯,交通十分不便。长城沿线道路更是崎岖难走,骡子适宜在山区沟壑跋涉,城镇、乡村运输也全靠人背、骡驮才能完成,因此,当时这种驮轿成为西北地方大户人家的主要交通工具。它没有畜拉轿车那种颠簸之苦,又比人力抬轿的速度快,能上坡下坡走窄路,最巧妙的是,当头骡拐弯的时候,轿下面有个圆盘,能随着旋转,使驮轿保持平稳。

民国时期,甘肃省教育厅长马鹤天赴青海考察时曾雇乘架窝子。在马鹤天著的《西北考察记·青海篇》有这样的记述:“架窝者,系用两木杆,上搭席棚,下结绳络,内装物件,再铺以褥被,可坐可卧。木杆两端,有横杆,两骡前后架之,为西北最舒适行具。”

慈禧西逃的路上也曾坐过这种骡驮轿。

慈禧西逃时路过昌平西贯市村,夜宿村头的旧清真寺,村里的大户人家知道这批人是太后和皇上后,送来不少吃的,另外还特意奉献了三顶骡驮轿,为的是走山路方便。这三乘骡驮轿是慈禧自离宫后第一次收到别人向她奉献的东西,因此对她来说可算得上是西逃路上最宽心的一件事。

对此事,李佩伦先生的《骡驮轿·西贯市》一文中也有记述:慈禧逃出北京,第一站是在西贯市村落脚……西贯市是以李姓为大族的回民村,因它位于出西直门经海淀、温泉,北上居庸关的道上,是南来北往的要冲之一,故村里为官、经商、习武者极多。光裕行本为李家开的镖局,有东、西光裕两个字号,慈禧仓皇逃至西贯,正值光裕东家李子恒在家,便把家里的骡驮轿献出。

这三乘驮轿,一乘慈禧用,一乘给皇上,还有一乘供皇后使用。骡驮很高,在轿尾带有两个脚踏凳,每次慈禧上轿,都要宫女搀扶着她登着凳子上轿。

慈禧就是坐着这种轿子走出居庸关的。

endprint

猜你喜欢
木杆窝子骡子
被子的骡子
乐在团建中
写给不想打窝子的钓友
尊贵的骡子
打窝切忌打过量
悬坠钓打窝子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讨
一支铅笔的故事
话说套马杆
守望
立木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