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萍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地理教师,从教十几年来,我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也下决心教好自己这一学科。可是,很长一段时间,我发现我的学生只注重语数外的学习,并不重视地理学科,甚至根本不学这一学科,地理课上,我的讲授学生根本没有回应,这让我很苦恼,也一度打消了我的教学积极性。2009年,学校开始倡导打造高效课堂,我也参加了很多关于高效课堂构建这方面的学习,受益匪浅。我觉得学生不喜欢是因为我们教得方式不够好。改变从我开始,我开始探索地理学科新的教学模式,目的是让学生爱上地理学科。4年多的时间,我发现这种高效课堂的建构使我的学生有所改变,学生们喜爱地理学科了。我觉得我的改变有效果了,这条探索之路我走对了,教学中我渐渐摸索出这样5个步骤:“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汇报成果——归纳总结-反馈落实”,下面将我这点小小的成果总结如下:
一、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前阶段,让学生根据我预先设计的“导学案”先自学教材。在“导学案”里,我主要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讨论、反馈落实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
通常情况下,我会在课前一至两天提前发放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该环节我会明确时间要求和任务要求,例如:学生在学习《降水的变化》这一节时,我在“导学案”中设计5个探究题(探究一:什么是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探究二:看书P59图3.22回答:A、B两幅图降水季节变化有什么差异?探究三:如何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探究四:完成P60活动内容第二题。探究五:我们家乡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共100分,预习时间20分钟,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了,预习完毕后,我已经能够估算学生的预习效果了。
之后,学生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在学案上标出已会知识、存在的问题,并做上标记,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在此过程中,我会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必要的方法提示和指导。
二、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是检验学生预习效果的关键。在这阶段,我做的最多的是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抓好小组长的培养,明确每位学生在本组中角色的定位。小组中会者给不会者讲解,体现生教生。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与小组成员讨论,发挥集体的优势,合作解决疑难问题,或向老师提出。我也参与小组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组长结合导学案的分值能够给组员打分,我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在合作探究的后期,我会让各组的组长自由抽签,抽到哪一个探究题,本组成员就对哪一个探究题进行细致研究,学生随机应变,灵活应对。组内谁的答案明确谁就代表本组进行下一步的成果汇报。这种方法既避免学生只探究一个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学生不仅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积极性很高。
该环节我做到了及时鼓励和评价。学生在相互质疑问难、辩驳解疑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形成观点。例如,在进行地球公转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分析:(1)地球公转方向;(2)二分二至的日期;(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4)昼夜长短的变化;(5)总结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这些问题,经小组讨论学生会达成共识,有些问题,比如说(1)(5)小题学生学得轻松愉快,(2)(3)(4)学生争论得很激烈。这样难易交替,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我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及时点拨、解惑和归纳,并指导学生将探究的结果用图像、文字、图表、模型等方式表述出来,引导学生如何去做。学生能做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学习效果还不错。
三、汇报成果
这主要是各小组展示组内合作探究成果的阶段。例如5个小组,共5个探究题,每组汇报一个探究内容。其他小组进行纠正、补充、质疑、点评,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延伸。
汇报成果很重要,它使学生享受到劳动成果被别人认可的喜悦,获得自尊和自信;它是暴露问题的过程,有的学生虽然说出了答案,但不一定准确;它是确认学会的过程,别人会不断地质疑,使得自己不断地思考,加深、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真会。
在这期间,我没有一味地鼓励,我会适当指明学生存在的不足,在不打击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基于以上情况,我会注意以下几点。1.问题卡壳时,给予启发式指导;2.问题偏向时,给予规范性指导。例如:在学习《季风气候显著》时,有一位同学这样汇报大庆地区的气候特点:冬冷夏热,夏季降水多。我及时指导,“冬季降水如何?”该同学答:“冬季降水少。”于是归纳出了答案:大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问题错误时,给予科学性指导;4.问题混乱时,给予点拨性指导;5.问题深入时,给予递进式、发展性指导。这样下来,学生们既解决了问题,又弥补了不足,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四、归纳总结
我深深地知道,虽然高效课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但也并不否认教师讲解、归纳总结的作用。课堂教学重心前移,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所以最后我在归纳时,要求自己一定要充满情趣,力求言简意赅。由于课文内容不同,我采用的归纳方法也不相同,大致有以下几种:(1)列表归纳:这主要是用精练、醒目的表格,把很长的文字叙述简化,使其重点突出,一目了然。例如刚才提到的地球公转的知识,我在归纳时用了如下表格:
(2)按照地理知识体系,把分散的知识点联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树,促使学生把不成熟的点状思维串连成串。(3)典型例题的讲解:选择那些对巩固重点知识有利、题型灵活利于发展学生能力的典型题,分析其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例如热点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对社会、资源、环境带来哪些影响?我注意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去分析。①人口增长过快对社会的影响:就业困难、 饥饿贫困、 居住条件差、 交通压力增大等。②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的影响:人们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等。③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的影响:垃圾成堆、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等。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记忆,而且能做到举一反三。(4)把知识变成顺口溜让学生记忆:如识记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可记住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可记住顺口溜“太大印北”。(5)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容易出错的地方讲解强调一下。我会让学生强调,也会自己强调,这会因课的难易而定。
五、反馈落实
这是最后一个步骤,对知识的巩固提高和迁移运用至关重要。我主要采用“互讲互考”和“达标检测”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效果比较好。学完一节课,我会先让学生通过小组互讲、互述、比赛等灵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人人参与课堂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实现生生互动。这时,学生压力小,放得开,理解得深,知识掌握扎实。然后我再出示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来练习和做答,以检测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国省级行政区轮廓》时,让学生进行中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5个小组比赛,看看哪个小组速度最快,然后再出示对应的练习题。
如果当堂训练的时间短,一定要在下一节课及时巩固。保证知识点一一过关(都会背),能力一一过关(都会做,做得对,做错了要更正),学生人人过关。老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不是一部分学生,重点是后进生,通过人人过关让优秀生越学越好,让后进生能逐步赶上来。利用每天的零散时间帮助后进生,教师也可以督促组长、优秀生帮助后进生,便于“兵教兵”。 要抓落实,如果不落实,空对空,学生不紧张,不重视,就谈不上效果。
每学期初我都会制定奖励制度,一个小组为一个整体,5个小组展开竞争,每一次预习、活动、测验我都有详细记录,学期末汇总,评出冠军和亚军。
以上就是我在“构建高效课堂”中的一点做法,但我知道,我做得太少了,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改革,应当贯彻“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这一策略思想。“高效课堂”要永远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一个学生在一堂课中做到身动、心动、神动,使每一个学生肯学、想学、会学。我会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我会让每一个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地理老师变了,我们也变了”,让学生在每堂地理课后都有新的收获。
endprint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地理教师,从教十几年来,我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也下决心教好自己这一学科。可是,很长一段时间,我发现我的学生只注重语数外的学习,并不重视地理学科,甚至根本不学这一学科,地理课上,我的讲授学生根本没有回应,这让我很苦恼,也一度打消了我的教学积极性。2009年,学校开始倡导打造高效课堂,我也参加了很多关于高效课堂构建这方面的学习,受益匪浅。我觉得学生不喜欢是因为我们教得方式不够好。改变从我开始,我开始探索地理学科新的教学模式,目的是让学生爱上地理学科。4年多的时间,我发现这种高效课堂的建构使我的学生有所改变,学生们喜爱地理学科了。我觉得我的改变有效果了,这条探索之路我走对了,教学中我渐渐摸索出这样5个步骤:“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汇报成果——归纳总结-反馈落实”,下面将我这点小小的成果总结如下:
一、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前阶段,让学生根据我预先设计的“导学案”先自学教材。在“导学案”里,我主要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讨论、反馈落实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
通常情况下,我会在课前一至两天提前发放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该环节我会明确时间要求和任务要求,例如:学生在学习《降水的变化》这一节时,我在“导学案”中设计5个探究题(探究一:什么是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探究二:看书P59图3.22回答:A、B两幅图降水季节变化有什么差异?探究三:如何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探究四:完成P60活动内容第二题。探究五:我们家乡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共100分,预习时间20分钟,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了,预习完毕后,我已经能够估算学生的预习效果了。
之后,学生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在学案上标出已会知识、存在的问题,并做上标记,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在此过程中,我会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必要的方法提示和指导。
二、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是检验学生预习效果的关键。在这阶段,我做的最多的是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抓好小组长的培养,明确每位学生在本组中角色的定位。小组中会者给不会者讲解,体现生教生。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与小组成员讨论,发挥集体的优势,合作解决疑难问题,或向老师提出。我也参与小组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组长结合导学案的分值能够给组员打分,我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在合作探究的后期,我会让各组的组长自由抽签,抽到哪一个探究题,本组成员就对哪一个探究题进行细致研究,学生随机应变,灵活应对。组内谁的答案明确谁就代表本组进行下一步的成果汇报。这种方法既避免学生只探究一个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学生不仅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积极性很高。
该环节我做到了及时鼓励和评价。学生在相互质疑问难、辩驳解疑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形成观点。例如,在进行地球公转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分析:(1)地球公转方向;(2)二分二至的日期;(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4)昼夜长短的变化;(5)总结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这些问题,经小组讨论学生会达成共识,有些问题,比如说(1)(5)小题学生学得轻松愉快,(2)(3)(4)学生争论得很激烈。这样难易交替,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我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及时点拨、解惑和归纳,并指导学生将探究的结果用图像、文字、图表、模型等方式表述出来,引导学生如何去做。学生能做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学习效果还不错。
三、汇报成果
这主要是各小组展示组内合作探究成果的阶段。例如5个小组,共5个探究题,每组汇报一个探究内容。其他小组进行纠正、补充、质疑、点评,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延伸。
汇报成果很重要,它使学生享受到劳动成果被别人认可的喜悦,获得自尊和自信;它是暴露问题的过程,有的学生虽然说出了答案,但不一定准确;它是确认学会的过程,别人会不断地质疑,使得自己不断地思考,加深、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真会。
在这期间,我没有一味地鼓励,我会适当指明学生存在的不足,在不打击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基于以上情况,我会注意以下几点。1.问题卡壳时,给予启发式指导;2.问题偏向时,给予规范性指导。例如:在学习《季风气候显著》时,有一位同学这样汇报大庆地区的气候特点:冬冷夏热,夏季降水多。我及时指导,“冬季降水如何?”该同学答:“冬季降水少。”于是归纳出了答案:大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问题错误时,给予科学性指导;4.问题混乱时,给予点拨性指导;5.问题深入时,给予递进式、发展性指导。这样下来,学生们既解决了问题,又弥补了不足,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四、归纳总结
我深深地知道,虽然高效课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但也并不否认教师讲解、归纳总结的作用。课堂教学重心前移,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所以最后我在归纳时,要求自己一定要充满情趣,力求言简意赅。由于课文内容不同,我采用的归纳方法也不相同,大致有以下几种:(1)列表归纳:这主要是用精练、醒目的表格,把很长的文字叙述简化,使其重点突出,一目了然。例如刚才提到的地球公转的知识,我在归纳时用了如下表格:
(2)按照地理知识体系,把分散的知识点联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树,促使学生把不成熟的点状思维串连成串。(3)典型例题的讲解:选择那些对巩固重点知识有利、题型灵活利于发展学生能力的典型题,分析其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例如热点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对社会、资源、环境带来哪些影响?我注意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去分析。①人口增长过快对社会的影响:就业困难、 饥饿贫困、 居住条件差、 交通压力增大等。②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的影响:人们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等。③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的影响:垃圾成堆、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等。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记忆,而且能做到举一反三。(4)把知识变成顺口溜让学生记忆:如识记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可记住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可记住顺口溜“太大印北”。(5)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容易出错的地方讲解强调一下。我会让学生强调,也会自己强调,这会因课的难易而定。
五、反馈落实
这是最后一个步骤,对知识的巩固提高和迁移运用至关重要。我主要采用“互讲互考”和“达标检测”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效果比较好。学完一节课,我会先让学生通过小组互讲、互述、比赛等灵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人人参与课堂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实现生生互动。这时,学生压力小,放得开,理解得深,知识掌握扎实。然后我再出示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来练习和做答,以检测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国省级行政区轮廓》时,让学生进行中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5个小组比赛,看看哪个小组速度最快,然后再出示对应的练习题。
如果当堂训练的时间短,一定要在下一节课及时巩固。保证知识点一一过关(都会背),能力一一过关(都会做,做得对,做错了要更正),学生人人过关。老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不是一部分学生,重点是后进生,通过人人过关让优秀生越学越好,让后进生能逐步赶上来。利用每天的零散时间帮助后进生,教师也可以督促组长、优秀生帮助后进生,便于“兵教兵”。 要抓落实,如果不落实,空对空,学生不紧张,不重视,就谈不上效果。
每学期初我都会制定奖励制度,一个小组为一个整体,5个小组展开竞争,每一次预习、活动、测验我都有详细记录,学期末汇总,评出冠军和亚军。
以上就是我在“构建高效课堂”中的一点做法,但我知道,我做得太少了,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改革,应当贯彻“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这一策略思想。“高效课堂”要永远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一个学生在一堂课中做到身动、心动、神动,使每一个学生肯学、想学、会学。我会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我会让每一个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地理老师变了,我们也变了”,让学生在每堂地理课后都有新的收获。
endprint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地理教师,从教十几年来,我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也下决心教好自己这一学科。可是,很长一段时间,我发现我的学生只注重语数外的学习,并不重视地理学科,甚至根本不学这一学科,地理课上,我的讲授学生根本没有回应,这让我很苦恼,也一度打消了我的教学积极性。2009年,学校开始倡导打造高效课堂,我也参加了很多关于高效课堂构建这方面的学习,受益匪浅。我觉得学生不喜欢是因为我们教得方式不够好。改变从我开始,我开始探索地理学科新的教学模式,目的是让学生爱上地理学科。4年多的时间,我发现这种高效课堂的建构使我的学生有所改变,学生们喜爱地理学科了。我觉得我的改变有效果了,这条探索之路我走对了,教学中我渐渐摸索出这样5个步骤:“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汇报成果——归纳总结-反馈落实”,下面将我这点小小的成果总结如下:
一、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前阶段,让学生根据我预先设计的“导学案”先自学教材。在“导学案”里,我主要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讨论、反馈落实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
通常情况下,我会在课前一至两天提前发放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该环节我会明确时间要求和任务要求,例如:学生在学习《降水的变化》这一节时,我在“导学案”中设计5个探究题(探究一:什么是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探究二:看书P59图3.22回答:A、B两幅图降水季节变化有什么差异?探究三:如何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探究四:完成P60活动内容第二题。探究五:我们家乡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共100分,预习时间20分钟,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了,预习完毕后,我已经能够估算学生的预习效果了。
之后,学生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在学案上标出已会知识、存在的问题,并做上标记,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在此过程中,我会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必要的方法提示和指导。
二、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是检验学生预习效果的关键。在这阶段,我做的最多的是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抓好小组长的培养,明确每位学生在本组中角色的定位。小组中会者给不会者讲解,体现生教生。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与小组成员讨论,发挥集体的优势,合作解决疑难问题,或向老师提出。我也参与小组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组长结合导学案的分值能够给组员打分,我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在合作探究的后期,我会让各组的组长自由抽签,抽到哪一个探究题,本组成员就对哪一个探究题进行细致研究,学生随机应变,灵活应对。组内谁的答案明确谁就代表本组进行下一步的成果汇报。这种方法既避免学生只探究一个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学生不仅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积极性很高。
该环节我做到了及时鼓励和评价。学生在相互质疑问难、辩驳解疑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形成观点。例如,在进行地球公转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分析:(1)地球公转方向;(2)二分二至的日期;(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4)昼夜长短的变化;(5)总结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这些问题,经小组讨论学生会达成共识,有些问题,比如说(1)(5)小题学生学得轻松愉快,(2)(3)(4)学生争论得很激烈。这样难易交替,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我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及时点拨、解惑和归纳,并指导学生将探究的结果用图像、文字、图表、模型等方式表述出来,引导学生如何去做。学生能做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学习效果还不错。
三、汇报成果
这主要是各小组展示组内合作探究成果的阶段。例如5个小组,共5个探究题,每组汇报一个探究内容。其他小组进行纠正、补充、质疑、点评,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延伸。
汇报成果很重要,它使学生享受到劳动成果被别人认可的喜悦,获得自尊和自信;它是暴露问题的过程,有的学生虽然说出了答案,但不一定准确;它是确认学会的过程,别人会不断地质疑,使得自己不断地思考,加深、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真会。
在这期间,我没有一味地鼓励,我会适当指明学生存在的不足,在不打击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基于以上情况,我会注意以下几点。1.问题卡壳时,给予启发式指导;2.问题偏向时,给予规范性指导。例如:在学习《季风气候显著》时,有一位同学这样汇报大庆地区的气候特点:冬冷夏热,夏季降水多。我及时指导,“冬季降水如何?”该同学答:“冬季降水少。”于是归纳出了答案:大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问题错误时,给予科学性指导;4.问题混乱时,给予点拨性指导;5.问题深入时,给予递进式、发展性指导。这样下来,学生们既解决了问题,又弥补了不足,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四、归纳总结
我深深地知道,虽然高效课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但也并不否认教师讲解、归纳总结的作用。课堂教学重心前移,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所以最后我在归纳时,要求自己一定要充满情趣,力求言简意赅。由于课文内容不同,我采用的归纳方法也不相同,大致有以下几种:(1)列表归纳:这主要是用精练、醒目的表格,把很长的文字叙述简化,使其重点突出,一目了然。例如刚才提到的地球公转的知识,我在归纳时用了如下表格:
(2)按照地理知识体系,把分散的知识点联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树,促使学生把不成熟的点状思维串连成串。(3)典型例题的讲解:选择那些对巩固重点知识有利、题型灵活利于发展学生能力的典型题,分析其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例如热点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对社会、资源、环境带来哪些影响?我注意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去分析。①人口增长过快对社会的影响:就业困难、 饥饿贫困、 居住条件差、 交通压力增大等。②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的影响:人们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等。③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的影响:垃圾成堆、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等。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记忆,而且能做到举一反三。(4)把知识变成顺口溜让学生记忆:如识记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可记住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可记住顺口溜“太大印北”。(5)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容易出错的地方讲解强调一下。我会让学生强调,也会自己强调,这会因课的难易而定。
五、反馈落实
这是最后一个步骤,对知识的巩固提高和迁移运用至关重要。我主要采用“互讲互考”和“达标检测”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效果比较好。学完一节课,我会先让学生通过小组互讲、互述、比赛等灵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人人参与课堂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实现生生互动。这时,学生压力小,放得开,理解得深,知识掌握扎实。然后我再出示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来练习和做答,以检测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国省级行政区轮廓》时,让学生进行中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5个小组比赛,看看哪个小组速度最快,然后再出示对应的练习题。
如果当堂训练的时间短,一定要在下一节课及时巩固。保证知识点一一过关(都会背),能力一一过关(都会做,做得对,做错了要更正),学生人人过关。老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不是一部分学生,重点是后进生,通过人人过关让优秀生越学越好,让后进生能逐步赶上来。利用每天的零散时间帮助后进生,教师也可以督促组长、优秀生帮助后进生,便于“兵教兵”。 要抓落实,如果不落实,空对空,学生不紧张,不重视,就谈不上效果。
每学期初我都会制定奖励制度,一个小组为一个整体,5个小组展开竞争,每一次预习、活动、测验我都有详细记录,学期末汇总,评出冠军和亚军。
以上就是我在“构建高效课堂”中的一点做法,但我知道,我做得太少了,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改革,应当贯彻“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这一策略思想。“高效课堂”要永远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一个学生在一堂课中做到身动、心动、神动,使每一个学生肯学、想学、会学。我会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我会让每一个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地理老师变了,我们也变了”,让学生在每堂地理课后都有新的收获。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