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全
〓〓一、教学目标,简单明了
〓〓分清各阶段教材同类型体裁课文的地位,有侧重地设计教学目标。初中三年六册的语文教材中,同类型体裁的课文会有不同程度的重复,我们在设计这些同类型体裁课文的教学目标时,不能机械的重复,要体现同类型体裁课文的序列性、层次性。把握课文突出的特点,设定教学目标。课文是教育专家反复甄选出的“例子”,我们要从课文突出的特点出发,思考这种特点最适宜何种语文能力的习得,据此确立教学目标。同时,要求教学目标简单明了,有利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好一两个问题,保证实现教学目标的效率,确保学生一课一得。摸清学生的知识基础,据此调整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必须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那种忽略学生的实际情况,照搬《教学参考书》的教学目标,是没有效率的。我们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调整教学目标,以确保阅读教学的效率。
〓〓在教学九年级上册(语文版)《孔乙己》这课时,考虑到七年级上册安排了一个小说单元,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说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八年级上册又有一单元小说,加深学生对小说的认识;这是第三次阅读小说单元,应加强学生对小说的阅读能力训练,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是在前面对小说认识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学生的阅读体验。但班里的学生在七、八年级时对小说的认识还未够,基础欠扎实。综合考虑,把教学目标设计为:1.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描述孔乙己的六个片段;2.默读课文,认识文中的三类人;3.反复朗读课文,学会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弱者和别人的不幸。
〓〓二、语言积累,形成习惯
〓〓利用课前三分钟积累字词和文学常识。开学初,制定学期积累计划,按照相邻原则把学生分成小组,引导各个小组利用课前三分钟分工合作自主积累。凡是课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字词、文学常识一定要让学生会读会写,熟读记忆。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抽查,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的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背诵精美语段。入选语文教材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特别是散文、小说、诗歌等一些文学作品,是学生积累语言、学习写作的范本。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教学要求,适当安排篇幅短小的或是经典的片段让学生背诵,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积累,在反复背诵中增强学生的语感。
〓〓引导学生开展语文活动巩固积累成果。为了防止学生的积累松散、低效,提高学生积累的自觉能动性,有必要引导学生定期开展相关语文活动巩固积累的成果。主要开展的活动有小组背诵竞赛、展示积累笔记、交流积累心得、仿写经典语段等,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总之,加强对学生积累的引导,持之以恒,使之形成习惯,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三、课文内容,理清主线
〓〓简化课文内容,理清课文主线,给学生一目了然的学习效果。这个简化不是简单、机械地减少教学内容,减少教学的知识,而是要求教师认真地钻研、解读课文,对课文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把握,在深入解读课文上下工夫,在浅出教学内容上作文章。实践证明,理清课文的主线,是简化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在讲授九年级上册《白杨礼赞》一课时,本人抓住题目关键的“赞”字,以此为突破口,理清课文的主线,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一目了然。《白杨礼赞》一课的主线可以解读为:开篇点明赞美的目的,接着赞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赞美白杨树的外形特征,赞美白杨树的内部气质,最后,强调赞美的目的。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易学易懂,同理,只要教师对其他课文多花一些心思,反复研读,简化课文内容,理清主线,化繁为简,阅读教学的效果定会事半功倍。
〓〓四、能力训练,举一反三
〓〓为了使语文教学的能力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在反复研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最突出的特点,设计能力训练题,讲到要点,变换形式,把握例题的实质,讲深讲透;同时,要有“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思想,在讲授各种能力训练题的时候,要及时帮助学生总结这种能力训练题的答题思路和技巧;要精选有代表性的习题,巩固总结出来的答题思路和技巧,实现举一反三,以一抵十的效果。在讲《孔乙己》一课时,课文的语言精练,生动传神,特别是许多动词的使用十分传神,品味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一个很好的能力训练点。在重点讲析文中的“排”、“摸”、“走”的表达效果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表达了谁,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样的特点”的答题思路与技巧。然后及时向学生展示从历年中考题中精心准备的同类型的语言赏析题,让学生练习,巩固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思路与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责任编辑〓邱〓丽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