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美蓉
〓〓俗话说,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往往是他们美好心灵的红光影照,是人物思想品质的凝聚点,抓住人物关键的语言描写,就能洞开人物高尚的思想境界。
〓〓一、在深挖教材中感悟
〓〓1. 从课题入手,挖掘爱国情
〓〓课文的题目,往往浓缩了作者的道德情感,挖掘这些隐性的动情点,喧染情感氛围,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染。例如:在上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千年梦圆在今朝》这一课时,出示课题让学生理解“圆”的意思,“圆”就是圆满,是周全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千年的“梦”是指什么?千年“梦”是怎么圆的?为什么千年的“梦”如今却圆了?教学时以此为突破,深入挖掘动情点,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情操的陶冶。接着进一步导入:文中有一句准确的表明题目的意思的句子——几千年的梦想终于成了美好的现实。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迫不及待地认真读起课文来。
〓〓2. 从关键词句入手,激发爱国情
〓〓在《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里,“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的说了一声:‘走!带头向前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班长坚定的态度、果断的决定,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深切的爱就在一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走”字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里虽然没有其他战士的语言描写,但仅从他们的内心状态(“热血沸腾”)和动作(“紧跟”)就能说明他们的想法和班长是一致的。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整篇文章的主旨,从而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其蕴含的爱国情感,这也是从点到面的德育渗透的具体表现。
〓〓3. 从文体特点入手,渗透爱国情
〓〓以内容归类进行教学整合。学习五年级上册描写爱国人物的课文《梅花魂》、《狼牙山五壮士》时,我打破以往的一课一文的教学思路,把同是描写爱国人物的文章——四年级下册的《小英雄雨来》、《夜莺的歌声》,整合到文本学习中来,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感受人物浓厚的爱国之情。
〓〓按单元主题进行教学内容整合。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这几篇课文都蕴含着爱国主义的情感。于是我整合了《詹天佑》《怀念母亲》《中华少年》等课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炎黄子孙、海外赤子的爱国情怀,给学生上了一堂以朗诵为主线的塑造爱国魂的课。
〓〓以某一课文为基点进行相关文章的整合。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草原》时,我整合了四年级下册的《桂林山水》《记金花的双龙洞》两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获得更有意义更充分的语言感悟与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在同步作文读写训练中激发爱国之情
〓〓作文教学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写作能力不仅反映了学生的书面语言组织能力,而且体现了学生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关键一点,便是培养学生发现、感受生活的能力。教师要想在这当中有效地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就必须在学生感受、发现生活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从而使学生在习作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特别好奇,但是注意力持久性不高,往往不太注重观察活动的过程。要想在习作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教师需要通过读写训练做有意的引导。在学习完《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后,出一道作文题目:请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地球母亲、外星人、地球自己、人类、九大行星、植物、动物等,写一篇书信、短文等,体裁不限,题目自拟,中心是“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美好的家园”。写作训练之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1)接受信息的能力(注意力、观察力,对感性材料的捕捉力);(2)加工信息的能力(想象力、创造力);(3)存储信息的能力(记忆力);(4)输出信息以指导行为的能力。学生要完成这道“课后作文”题,首先要运用“接受信息的能力”,注意观察、捕捉课文中的有关内容,然后运用“加工信息的能力”对课文中的场景展开想象,对触目惊心的社会不良现象进行概括,并对如何关爱地球家园过程作富有创造力的设计;同时还要运用“存储信息的能力”,尽可能地记住通过思维而构想出的有关内容,使之在自己大脑中内化;最后运用“输出信息以指导行为能力”,将内化言语演变成外化语言或文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完成情况出奇好。有的学生写了书信《给地球母亲的一封信》《外星人给人类的一封信》《人类给地球母亲的忏悔信》;也有的学生写了剧本《法庭审判——地球》;还有的学生编写了童话故事《选美大赛——八大行星谁最美》;甚至还有一部分写了诗歌《地球母亲的呼唤》。
责任编辑〓邱〓丽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