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文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探究式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设计焦点问题,引导学生阅读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较多,重点、难点贯穿其中。但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课堂内,不但做不到精读,反复阅读也不可能,往往只能泛读。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读完较多的教学内容,并且有一定的阅读效果,最好是有明确的阅读目的,教师可通过设计焦点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我在上《公民要履行维护围家统一,保卫祖国安全义务》时,在基础相同的不同班级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教学。有些班级先要求学生自由阅读8分钟,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接着围绕教师的问题回答。有些班级围绕教师设计的焦点问题来阅读,时间也是8分钟。设计的问题为: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国家的统一真的那么重要吗?它应包括那些方面?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结果:前者时间到,学生能提出问题的很少,能抓住重点的不多,某些学生还没理清头绪;而后者时间到,大部分学生都能抓住要点找到答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掌握。
〓〓二、开展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道德是生活的构成要素,初中思想品德课要学的道德规范都来自生活。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探究的主要动力,它能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促使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和探究。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生活出发,设计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在挫折中奋起》时,我给学生讲了两个小故事:一个是13岁男孩,在遭受家庭变故时,自暴自弃,最终走向杀人的道路;另外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叫刘默涵的女孩,在遭遇父亲去世,母亲卧病在床,自己又因为凑不够学费,与老师发生口角,被学校开除的不幸时,经过努力重新回到学校,自强自立,考取了北京大学,并且通过勤工俭学帮助37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的故事。然后问学生:“同样遭受了挫折和不幸,他们二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假如是你遭遇这样的困境,你会如何去面对?”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讨论,得出:在不幸降临时,我们不应该被困难击倒,而应该积极乐观地面对,勇敢地战胜挫折。
〓〓三、实施主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道德存在于社会,为人而存在,道德是人的道德,人是道德的主体。一旦离开了个体,或是从个体中剥离出来,道德就就没有活性、没有力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主体化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传授知识应当为学生的学习、理解服务,教学设计要能够充分地按照课堂教学所具有的现场生成性的基本规律而作相应变化并为此留下最大的调适空间。如学生可以自己设计问卷进行相关内容的调查,制作各种墙报、上网查找资料、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改变过去被动听、被动记、被动回答的局面,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观测者和探究者,使学生感悟现实生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我在讲授完《感受青春》后,请同学以“青春、活力与激情”为主题写一篇读后感,并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与朋友或同学一起分享。在讲授完《学会交往》后,要求学生体会父母无私的关爱,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以及与父母沟通的愿望。通过表达心声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通过巩固训练,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随着新课标初中思想品德改革的深入,开放性试题日渐增多,在中考思想政治试题中占有较大分值,广大师生应引起足够重视。开放性试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它经常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且没有标准答案。许多同学在解题时感到无从下手,根本抓不住切入点。那么,为应对中考,提前做好准备,学生应通过巩固训练,使学生学会审题,更好地解答开放性试题。
〓〓总之,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关键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从“接受式”向“探究式”转变,掌握学科知识前沿,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对“探究式”学习具有“积极追求新知识”的高度自觉性,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课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提高,使学生在探究创新的境界中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邱〓丽